你怕了嗎?李開復:AI能在15年內取代40%~50%的崗位

你怕了吗?李开复:AI能在15年内取代40%~50%的岗位

不可否認,從智能語音,人臉識別到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改變大眾生活。正是因為悄無聲息的漸變,人們才沒有感覺到大的動盪。但是,科技巨頭李開復近日闡述了自己對人工智能的開發,他表示,AI能在15年內取代40%~50%的崗位。

你怕了吗?李开复:AI能在15年内取代40%~50%的岗位

自2017年,人類圍棋冠軍先後輸給人工智能算法機器人“AlphaGo”之後,相關的話題浪潮才被正式掀起,先後催生了一批人工智能公司。在國外,微軟、谷歌、蘋果等巨頭紛紛高舉人工智能大旗,在國內,以百度為扛旗手的人工智能技術公司也是正在迅速崛起。巨頭們分屬不同的領域,智能語音、雲計算、自動駕駛等,這些領域正在各個場景逐步落地。

關於人工智能全面爆發落地後,可以勝任的崗位,李開復有著自己的見解。新書《AI·未來》中,李彥宏闡述到,人工智能的發展被大致分為四波浪潮:互聯網智能化(Internet AI)、商業智能化(Business AI)、實體世界智能化(Perception AI)、自主智能化(Autonomous AI)。每一波浪潮都運用了人工智能的不同能力,顛覆了不同的產業,讓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深入。

從目前看到的落地場景得知,諸如停車場、收費站自動識別車牌,自動收費,免去了收費員的工作正在逐步延伸開來。另外,自動駕駛物流車也在部分地區應用,快遞員正在面臨“失業”。李開復在書中著重強調了幾個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崗位。這些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工作和任務場景:

重複性勞動——特別是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地方完成的工作,如洗碗、裝配線檢查、縫紉;

有固定臺本和對白內容的各種互動,如客戶服務、電話營銷;相對簡單的數據分類,或思考不到1分鐘就可以完成識別的工作,如文件歸檔、作業打分、名片篩選;在某公司一個非常狹小的領域工作,如銀行理財產品的電話推銷員、某部門的會計;不需與人進行大量面對面交流的工作,如分揀、裝配、數據輸入。

由此來看,李開復所講到的,AI能在15年內取代40%~50%的崗位,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對未來一個大膽的預測。當然,對於醫學研究、談判專家等需要大量思維及邏輯談話的工作,人工智能暫時取代不了,李開復表示,由於人工智能不擅長提出新概念、沒有人類的情商,人類也不願“信任”機器,讓機器來處理人性化任務。

對於,人工智能搶走工作,導致崗位流失。李開復表示,應該鼓勵批判性思維和各種創造力,不僅僅是科學和工程,還有藝術、建築、音樂、詩歌、表演、講故事等。應該接受傳統工作崗位正在流失的現實。對於老年人,當需要提前退休時,請考慮接受,通過打零工和志願服務賺取一些收入並過上喜歡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