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临死前为何仍命其为辅政大臣埋下祸根呢?

carleo


曹睿是一个明君,如果我们说曹丕对司马懿是充分的信任的话,那么曹睿对司马懿就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了,有信任,也有戒心。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他让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司马懿成为辅政大臣,辅佐曹睿。曹丕临终前,交待曹睿说:这几个都是重臣,一定要信任他们,不要怀疑他们。

而事实上司马懿得到重用,还是在曹睿时期,孙权知道曹丕去世后,就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攻打襄阳,自己攻打江夏郡。司马懿率军斩杀张霸,击退孙权与诸葛瑾,升任骠骑将军。

公元227年,司马懿驻扎在宛城,督荆豫两州的军事,之前投魏的蜀将孟达在曹丕死后失宠,又想反魏投蜀,司马懿千里奔袭,只用了八天的时间赶了一千两百里,就从宛城赶到了新城之下,将孟达斩杀。

诸葛亮在公元231年至公元234年的多次北伐,都是由司马懿抵挡的,司马懿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最终耗死了诸葛亮,公元235年,司马懿升任为太尉。

公元前238年十二月,曹叡病重,让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其中夏侯献是夏侯霸的儿子,夏侯渊的孙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

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与曹丕临终前是两个曹氏宗亲,两个士族代表完全不同,只有曹家与夏侯家,也就是完全的曹氏宗亲,将司马懿完全排除在外,由此可见曹睿并不信任司马懿,即使司马懿现在高居太尉之职。

但是夏侯献、曹肇给刘放、孙资有矛盾,打算在曹睿死后,除掉这二人。刚好曹宇在辞让,曹睿就问刘放、孙资:燕王曹宇一直是这样的吗?刘放、孙资就说:是的,燕王知道自己不能胜任,才如此推迟的。

曹睿就问:那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当时只有曹爽在旁边,曹爽与两人的关系也还不错,刘放、孙资就说:曹爽可以,他们也觉得曹爽不够格,又说:还得再加一个司马懿,曹睿同意了。

但过了一会儿,曹睿觉得这样反而不妥,觉得还是原来的安排比较合适,刘放、孙资又进去游说,曹睿又再次听从他们的意见,刘放说:最好写一下诏书。曹睿说:我有点累了,写不动了。刘放就把着曹睿的手勉强写下了诏书。


历史简单说


曹叡并没有终其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很复杂,开始是信任,然后是依仗,然后是怀疑,然后是无奈。临死前,曹叡任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也是机缘巧合,只能说司马懿运气太好了。而司马懿后期的篡权之举也是被逼的,我们不能先入为主的用有色眼镜来看司马懿!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是怎么一步一步转变的呢?听我慢慢细说!

应该说曹家对司马懿是世代猜忌,早在曹操时期,曹操就曾经告诫曹丕,一定要防止司马懿干涉曹家内政。因此曹丕终其一生都控制司马懿很严,考验了一辈子也没发现司马懿有什么越轨行为。

但是曹丕仍然对司马懿不放心,于是在临终前选派了四名顾命大臣,分别是:曹真、曹休、司马懿和陈群。陈群是个忠臣,主管尚书台,其他三人各有军务在身。

曹叡即位初期对曹真、曹休和司马懿都很讨厌,觉得三人架空了自己的权利。于是将三人分别外派,其中曹真镇守关中,曹休镇守淮南,司马懿镇守荆州。此时的曹叡对司马懿是信任的,司马懿的表现也不错,在任期间多次击溃吴军的进犯。

后来,曹休中了东吴的诈降之计,差点死在夹石。回来后郁闷不已,背部生痈而死。三年之后,镇西大将军曹真也病逝。四名顾命大臣,只剩下两位。其中一个陈群还是个纯粹的文官,没有办法,

在军事上曹叡只有依仗司马懿。

这时的司马懿既负责防守关中,也负责防守荆州。可谓是责任重大,威望也日渐盛隆。司马懿在和诸葛亮的交锋中威稳持重,颇有章法,获得了曹叡的好感。以至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又被曹叡派往辽东去平叛公孙渊的叛乱。

而司马懿由被依仗变得被怀疑也是源于此时,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懿用一年时间击溃了公孙渊,胜利后,司马懿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而是独断专行的屠杀了7000多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将公孙渊任命的官员全部斩首,一个不留。这对曹叡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战后处理需要皇帝同意,尤其是涉及到平民和官员的事情。而司马懿蔑视皇权,独断专行,大肆屠杀,让曹叡心生不满。于是曹叡改变了对司马懿的态度,渐渐的不再信任他。

公元238年,曹叡病重,任命燕王曹宇、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此五人共同辅政。由此可见,当时曹叡并没有把司马懿考虑进去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司马懿能够被托孤是机缘巧合的原因。

后来,曹叡的宠臣刘放和孙资与夏侯献、曹肇之间产生矛盾,刘放和孙资担心夏侯献、曹肇成为托孤重臣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劝曹叡改变决定。于是曹叡问两人谁可以托付。当时在场的只有曹爽一人,于是两人极力推荐曹爽,另外加上德高望重的大臣司马懿。曹叡经过考虑再三,无奈的同意了。为什么呢?

托孤重臣历来人选都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因此司马懿当选肯定是合适的。但是曹爽年轻,曹叡怕曹爽斗不过司马懿,于是安排了孙礼来帮助曹爽。孙礼被任命为大将军司马懿的长史,说白了,就是曹爽的智囊。曹叡还是不放心,又任命蒋济为中领军,用来制衡司马懿。

曹叡死后,事情发展的出乎意料。司马懿并没有谋反,曹爽率先谋反。曹爽表司马懿为太傅,架空了司马懿。提拔蒋济为太尉,夺了中领军之职,改由曹爽之弟曹羲担任。又将长史孙礼外放到扬州担任扬州刺史,将太后软禁至永宁宫,从此皇帝成为曹爽的掌中之物。

后来,司马懿在隐藏实力之后突然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夺权。但是权利这东西不受控制,尤其是至高无上的权利。

司马懿夺权后,得罪了太多皇室权贵,因此,只有一条道走到黑,手握至高权利不放手,否则就有性命之忧。一句话,司马懿骑虎难下,造反是迫不得已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曹叡并没有终其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相反的,曹叡对司马懿一开始很信任,后来曹真和曹休死后,更是在军事上很依仗司马懿。司马懿在辽东大肆屠杀之后,曹叡开始怀疑司马懿的忠心,在最初托孤时并没有考虑他。由于宫廷内臣刘放、孙资和皇亲成员夏侯献、曹肇之间的内斗,司马懿意外的成为了托孤忠臣。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至于后来的造反,完全是曹爽挑起的,司马懿被迫迎战而已。大家不要再黑司马懿了!


每日趣评


历史中,魏明帝曹睿托孤两次,第一次托孤大臣之中并没有司马懿,但因为各种原因,曹睿第一次托孤很快就流产了。

238年年底,年仅36岁的曹叡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入木。曹睿为何正值壮年就垮了身子?原因很简单:

纵欲过度。曹睿很聪明,但很好色,这和他爷爷很像。好色是学了曹操,但生育能力却比曹操差远了,直到曹睿病逝,竟然没有养成一个儿子。没有后继人,这是作为帝王的曹叡最大的败笔。

所以曹叡只能从宗亲里选了一个曹芳作为养子继位。关于曹芳的出身,也有很多说法,陈寿也不好猜测,只能说“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

曹叡的第一次托孤人选是这样的:大将军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这套托孤班子名单有很大的问题:全部源自曹魏宗亲。曹宇是曹操的儿子,夏侯献虽然身份不明,但夏侯氏也是曹魏宗亲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曹睿的发小。

所以这份名单一出,曹宇怎么也不肯接受,百般推辞。曹叡没办法,询问孙资和刘放。

PS:孙资和刘放虽然在三国中默默无闻,但这两人却是并掌机要的权臣,相当于秘书处处长和副处长。

孙资和刘放两人与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不和,因害怕他们辅政后加害,于是趁着机会就向曹叡说,先帝有遗诏,藩王不得辅政,陛下刚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语,这等人辅政,必然对社稷产生巨大危害。曹叡听闻大怒,问谁能替代?这两人建议让曹爽代替曹宇为大将军,又举荐司马懿为副手。曹睿点头同意。

孙资刘放出来后,曹肇立马进去劝阻曹叡收回成命,曹睿又改变了主意。孙资刘放又进去劝曹叡,曹叡被搞的没办法,最终同意了两人的意见,并由两人执手,写下了手诏,最后敲定了由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的方案。眼看木已成舟,曹宇等人只能围在一起哭着回到了家中。

曹叡的第一套托孤方案虽然对拱卫曹魏宗室集团有利,但很不平衡;第二套方案,宗室和士族各占一半,有利于制衡朝政,要合理许多。曹叡虽然一生都在牵制司马懿,但临死前还是受到了孙资刘放两人意见的左右,不得已让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


石头说历史


1、曹丕、曹叡父子一生在用司马懿,同时也在猜忌防范着司马懿,防止司马懿一人独大。到曹叡时,曹休、曹真、张郃相继去世,能够抵挡诸葛亮北伐的人除了司马懿,基本没有人了,所以,曹叡临终前,只有让司马懿为辅政大臣,这是为了保住魏国,若魏国被诸葛亮攻占了,魏国就灭了,任用司马懿为辅政大臣,他若不反魏国还可保住,我觉得曹叡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任用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是很对的。



2、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各个王朝都有,臣子太有能力,功高盖主,连皇帝都怕,怕有一天,被拉下马,但又因为很多情况下不得不用这个臣子,因此十分矛盾,我觉得曹叡最后任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也是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如我上段所言的更为急迫的原因因素。


这就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小伙伴们怎么认为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哦!


他山之石gj


说白了就是没有人制衡司马懿,可以跟司马懿争权夺势的人都小0他而去,曹爽政治上太幼稚,倒行逆施,得罪不少人


惊涛启航工作室


其实曹叡临终前立遗诏本来没有让司马懿当辅政大臣,而是让燕王曹宇为大将军,领军将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5人共同辅政。但是参与立遗诏的两个宠信的心腹,刘放和孙资建议让太尉司马懿也当辅政大臣。而期间又发生了一些变故,最后由曹爽

司马懿二人辅政。

详情如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扫荡群雄,统御北方,建立魏国。之后继任的魏王曹丕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曹丕死后,其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这三代君王,圣明睿智,统御有方,政权比较稳固。

众所周知,魏明帝曹叡临终前立下遗诏,让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政,辅佐年仅八岁的少主曹芳。此事不假,但其实魏明帝立遗诏时,本来是选了5个大臣一起辅政,并且司马懿还不在其中。

可是魏明帝立遗诏时,发生了一些变故,这才让曹爽和司马懿二人辅政,并因此埋下了灭国祸根。如果没有那些变故,就不会有司马懿诛杀曹爽的政变,司马懿难以篡权,西晋也难以建立。那么,魏明帝立遗诏时,发生了什么变故?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想封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和领军将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辅佐太子曹芳。燕王曹宇性格谦恭善良,上书表达心意,坚决推辞,不想当大将军。

魏明帝曹叡有两个宠信的心腹,一个是刘放,另一个是孙资。刘放是汉室宗亲,当初劝渔阳王刘松归附曹操,有大功。魏文帝和魏明帝时,刘放和太原人孙资得到曹魏重用,在朝中掌管机要,参预国事。

魏明帝曹叡对燕王曹宇拒绝当大将军的做法感到疑惑,于是召刘放、孙资到床前。

曹叡问道:“燕王那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放、孙资回答:“燕王自知难当大任,所以推辞。”

曹叡又问:“曹爽可以替代曹宇当大将军吗?”

刘放、孙资二人附和曹叡,赞同曹爽当大将军。他俩又郑重陈述意见,建议召太尉司马懿进宫,护持皇室。魏明帝曹叡向来依赖司马懿,所以接受了刘放、孙资二人的建议,然后让刘放起草诏书。接着,曹叡又召见了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这些辅政大臣。

刘放、孙资走出皇帝寝宫,准备去起草诏书,忽然得知皇帝改变了旨意,不再召见司马懿。一会儿,魏明帝曹叡再次召见刘放、孙资二人,并说:“我自己要召太尉司马懿,而曹肇等人反而阻止我,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魏明帝曹叡又更改诏令,召见曹爽与刘放、孙资一起接受遗诏,并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四人的官职。司马懿也来到了,跪在床下接受遗诏。公元239年正月,曹叡就驾崩了。

《魏晋世语》说:刘放、孙资久掌中央机要,夏侯献、曹肇等人对此不满,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所以力劝曹叡改任曹爽、司马懿辅政。

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开始曹爽礼敬司马懿,不敢独断专行。但曹爽的心腹何晏等人想提高曹爽的威望,劝曹爽专权,政事很少让司马懿参与。于是,司马装病避开曹爽。

曹爽专政,违犯法律,作威作福,百官敢怒不敢言。司马懿联合不满曹爽的众臣,趁曹爽随魏帝曹芳出城去高平陵祭祀时,发动政变,占领了京城。曹爽窘迫不知所从,便投降了,不久被诛三族。

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后窃取了曹魏政权,他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最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效仿曹丕,逼迫皇帝禅位,登基称帝,建立了西晋。

这一切,可以说,在魏明帝立遗诏时发生的变故,改变了司马懿的命运,也埋下了曹魏灭国的祸根。

参考史书:《三国志·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檐雨坠珠,转瞬流年千秋。阶苔行蚁,方寸浮世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檐雨阶苔


曹叡压制司马懿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我觉得应该是戒心与信任同在。两种矛盾情绪的冲突,让曹叡在对待司马懿的态度上摇摆不定,而他最终选择了信任。

曹叡即位后很快政由己出,司马懿辅政也只是个名号。而且司马懿留在洛阳的时间并不多,曹叡先是让他镇守宛城,而后伐蜀、抵御诸葛亮北伐,再之后就远赴辽东讨伐公孙渊了,这应该是曹叡戒心和提防的一种体现。然而期间司马懿的职务不断上升,由抚军大将军到骠骑将军、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再到大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又体现出曹叡的倚仗和信任。

蜀国问题解决之后,曹叡改任司马懿为太尉,而将更为重要的大将军一职空缺,再次彰显了这种矛盾。或许曹叡在那个时候就有了将该职留备托孤的想法,而司马懿并不是最佳人选。事实也大抵如此,曹叡托孤时先将大将军之职授予燕王曹宇,让他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韂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一起辅政,没有司马懿的身影。4天之后,曹叡又改封曹爽为大将军,并让司马懿一同辅政。

据《汉晋春秋》记载,曹叡做出这种改变,是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操作的结果。二人与夏侯献、曹肇、秦朗不和而与司马懿亲善,便大力举荐曹爽和司马懿。当时曹叡病重“困笃”不能书写诏令,刘放于是上前“执帝手强作之”。司马懿胜出诚然是刘放、孙资起了作用,但也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即便昏迷中的曹叡被钻了空子,但清醒之后依然可以做出改变,那曹宇不就是这样被免的嘛。之所以没变,说明他本人是认可这种安排的,也说明他内心已经偏向于对司马懿的认可。

司马懿作为权臣和世家大族的代表,有追随者也有利益共同体。托孤辅政其实是把双刃剑,既有坐大的危险,也是稳定的需要,就看被托孤之人的态度了。而曹叡对司马懿是有善后的,曹爽作为第一辅臣,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实际掌控军政大权,对并无实权的太尉司马懿是有牵制的。

此外曹叡还对司马懿展开了感情攻势,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说“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裴注三国志引《魏略》还记载了一些细节,比如“教齐王令前抱宣王颈”。8岁的太子曹芳像孙子对爷爷一样吊在司马懿脖子上,无论史家还是坊间都会引为佳话的。

曹叡在权力牵制、情感注入以及舆论监督上做足了功课,司马懿即便有异心也被封死了。不过他能做的也仅止于此,至于下一代的事,他是想不到也左右不了的。


路卫兵


曹叡怀疑司马懿,难道他就信得着曹爽?依我看,任命曹爽辅政才是埋下祸根。

曹叡是个聪明的君主,继位后,辅政大臣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他任职期间,愈发的见不到曹氏亲贵,不得不说,他肯定向曹家亲族收回权力。等到曹真、曹休死后,曹氏贵族掌实权者更少。这应该是他父亲曹丕做法差不多。

(《军师联盟》吴秀波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

曹叡不同于曹丕的是,他一改魏武、魏文两帝的勤俭之风,大建宫殿,为他母后建的陵寝也是规模宏大。

曹叡死前和司马懿抱头痛哭,似乎看起来君臣关系还算不错。司马懿可能那时候还没有反心。

司马懿被记载成“鹰视狼顾”,描述他身体不动,头向后看,那岂不是成了恐怖片?可以理解,但凡封建帝王,长得都必须与众不同。

曹叡留下司马懿、曹爽互相牵制这是他的主要目的,没想到,司马懿先失了一招,而曹爽也不是什么忠臣,他自己纵情享受,“纵享丝滑”,最后朝廷很多人都对他不满。

司马懿由此才趁机造反。

要是曹爽换成曹仁一样的人,事情未必到此地步,曹爽为了建功要去打蜀国,司马懿劝阻,但是他不听,最后大败而归。司马懿要是早有反心,那还劝什么,让他打就是,颜面扫地的又不是司马懿。由此可以看到,司马懿虽然贪权,有野心,但是反心并非蓄谋已久。


大眼大世界


所谓曹家皇帝猜忌司马懿只是司马家篡位后为自己找的蒙羞布,实际上司马懿在曹丕曹睿年代一直都是官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根本没被降过职也没有被削过权,曹家父子对他只有恩没有任何一点怨,只是白眼狼养不亲,你对他再好他也要反咬主人一口,最后还编出自己被猜忌的故事来洗白自己


康夫大大


曹丕、曹叡父子一生在用司马懿,同时也在猜忌司马懿。到曹叡时,曹休、曹真、张郃相继去世,能够抵挡诸葛亮北伐的人除了司马懿,基本没有人了,所以,曹叡临终前,只有让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曹叡,也算上一代明君,在他执政时候,蜀汉诸葛亮屡次北伐。在抗击东吴和蜀汉中,曹氏稍有能力的曹休、曹真相继去世。后来就连忠于曹氏的张郃也去世了,面对蜀汉、东吴、辽东的威胁,曹叡没有办法,只能重用司马懿,让司马懿当曹魏政权的救火队长,也正因为如此,司马懿一天天做大。



面对司马懿家族的做大,魏主曹叡也是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比如战时让司马懿领军实权,闲时给予虚衔。曹叡临终前,为了牵制司马懿,认命时有贤名的曹爽和司马懿一起辅政。可惜,魏主曹叡机关算尽,却没有发觉,曹爽是一个庸才,他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



那么,为什么曹叡死前,非认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呢?

第一、曹氏、夏侯氏能人相继去世,到曹叡时,忠于曹氏政权的,能力都在司马懿之下,没有能力也没有威望抵挡蜀汉和东吴的威胁。

第二、司马家族,为当时的大家族,而曹丕、曹叡父子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证大家族的利益,很多大家族支持司马家族,曹叡也是万般无奈。



第三、魏主曹叡用人不察,曹爽虽然开始的时候很多能力,能够任人唯贤。曹叡去世之后,曹爽就排挤司马懿,欺压少主,藐视后宫,导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居然很胜利就夺得政权。

第四、司马懿此人,太能隐忍,能够承受能力太强,他一身起起落落,被贬后又东山再起,此人抗击能力太强,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所以,他熬死了曹丕、曹叡、诸葛亮、陆逊等人,其他的一般人,当然不是他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