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奧迪開啓電動時代


北京時間9月18日上午十一點,奧迪全新純電動車型e-tron 在美國舊金山全球首發,預計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國銷售,2020年進行國產。發佈現場,奧迪在極力渲染其產品實力的同時,奧迪汽車股份公司技術研發董事彼得•邁騰斯更是用, “奧迪e-tron絕對是奧迪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奧迪電動化戰略的啟動信號。”來形容全新奧迪e-tron對未來奧迪電動車戰略的重要性。

根據奧迪的規劃,到2025年,奧迪將在全球重要市場中投放12款純電動車型,純電動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佔總銷量約三分之一的份額。

在此之前,寶馬、奔馳等跨國車企都已紛紛發佈最新電動車型和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從個家企業的投入和規劃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各家車企爭先搶佔的戰略前沿。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變化,曾經偏安一隅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或許將迎來一次陣痛期。

接下來,產業政策向市場化方向演變,跨國車企來勢洶洶,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哪些變化?國內新能源車企又將如何面對?對此,汽車商報特意邀請行業專家詳解未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應變之道。

e-tron有望改變市場電動化格局

專家看奧迪開啟電動時代


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 付於武

中國的新能源是全球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我們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表現是很突出的。

但是現在有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全球汽車業都有共同的一個認知,那就是動力轉型應該是電動化。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豪華品牌都開始進行電動化的戰略佈局,特別是中國的汽車市場包括新能源市場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現在競爭環境的變化給我們的本土車企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我們一定要加速自己的產業轉型。

其實,全球汽車業的電動化轉型才剛剛開始,2017年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以及插電汽車全球銷售量也就一百萬,主要市場還是在中國。雖然一些跨國車企比如奔馳、寶馬等早有佈局,但是個人認為奧迪現在發佈e-tron並不算晚,而且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奧迪是做了精心準備的,還就是媒體沒有更多報道的智能化也是相當高的水平。奧迪這款車有裡有面有顏值,各項指標表現優異,我覺得奧迪可能會改變現在新能源市場的電動化格局。

跨國車企實力不容小覷

專家看奧迪開啟電動時代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 王秉剛

可以看到的是,國際汽車企業與電池企業正在努力通過合資和地方合作等路徑進入中國市場,未來三年產業格局有可能變化。這個勢頭大家可能已經感到了,歐洲的一些汽車企業,過去對新能源汽車並不是那麼看好,現在看到中國發展這麼好,大家都在動了,近期包括奔馳、寶馬和奧迪在內的跨國車企都陸續發佈了純電動車型和新能源戰略。這對未來三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有強烈的危機感。

對於國內整車企業來說,要立足於無補貼,選擇和調整技術方案,開發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這是未來三年整車廠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因為過去很多產品是根據鉅額的補貼作為一個成本的鋪墊來設計產品,這種產品能賺錢,但是到了 2020 年以後補貼沒有了,原來的某些技術方案不能存在了,所以特別注意做好這件事情。

e-tron考慮了中國市場需求

專家看奧迪開啟電動時代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許敏

現在這些豪華品牌以及合資品牌相繼發佈純電動汽車以及電動化戰略對中國的新能源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會造成很大的衝擊。畢竟這些豪華品牌造車的經驗比較豐富,開發車的速度也比較快,有現成的平臺、品牌以及銷售體系等一整套系統,所以說影響還是很大的。如果傳統車企不做電動車,只是造車新勢力在做的話,就像當年的特斯拉一樣,只有一家在做,還是可以的,但如果豪華品牌、合資品牌等傳統車企一哄而上的話,造車新勢力的發展還是很難的。

奧迪e-tron的尺寸介於Q5L和Q7之間,尺寸其實不小,奔馳、寶馬在新能源汽車上並沒有從這樣尺寸的SUV入手。寶馬從i3、i8這一類的轎車上去做,而奧迪發佈這樣一款SUV的話,我覺得可能更多是考慮到中國市場的需求。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很少有做這麼大的SUV,奧迪填補了豪華品牌這一方面的空白。

現在每一家在中國汽車市場佔據較大份額的公司,都必須開始做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被迫去發展新能源汽車。因為雙積分政策開始實施後,新能源積分是每個企業無法捨棄的,車企也不大可能花錢去買這部分積分。在另一方面,對這些豪華品牌來講技術積累了這麼多年,如果要做新能源汽車,是不會比別的車企差的。相信很快我們就能看到外國車企在中國投放大量的電動車,並且水平都不會太差。其實從另一種意義來說,現在的局面對中國花費數年時間培養起來的新能源企業是一個衝擊,之前發展新能源的車企較少,我們還能穩步發展,現在競爭愈加激烈,如果政府在政策上沒有偏向本土企業的話,直接競爭可能還是蠻難的。

目前我們國內市場上的電動車主要還是以滿足國家的要求為準,較低的成本加上國家的補貼能讓一般的老百姓買的起用得起,這樣的電動車並不是像特斯拉這種豪華的電動車。如今市場上的電動車滿足家庭基本使用沒關係,但是對汽車有追求的比較講究的用戶來說,還是不夠的。所以這些豪華品牌不會為做電動車而做電動車,或者為了國家法規的某些要求而做電動車,它們會正兒八經的做一個各方面性能比較優越,客戶有良好體驗的電動車。這樣的話,豪華品牌的電動車與如今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還是不少差別的,個人認為未來發布的電動車會分為兩種:一種是核心技術堆積起來的性能電動車,另一種就是以性價比為主的日常用車。

專家看奧迪開啟電動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