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故事」「閘們」這個社區20年前後大對比,變化驚人!

「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

在閘弄口街道紅梅社區,當接觸了一位位老年居民後,你會恍惚觸摸到時光的力量。

這個老齡化嚴重的社區,裡面老人們的日常會是我們當中大多數人的將來。

老人們的記憶似乎停住了,每一位老人都會興致盎然地講述過往的日子。

這個20多年前的安置小區,在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巨大的城市變遷後,終於隱匿在了城市的喧囂之中。

今天,我們就講一講紅梅社區的故事,這個社區是改革開放以來,杭州城市發展、市民生活變化最典型的社區之一。

曾經異常逼仄的生活

1994年,原杭州火車站即杭州人口中的“老城站”擴建,為配合拆遷,高金坤和魏芳君一家搬離了原來的家,幾年後,他們家的原址成了新城站廣場的一部分。

「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

老城站

魏芳君早年下過鄉,返城後就和丈夫住在了老城站旁邊的房子裡,只有20多平,是當時房管局統一分配的,戶數很多,她形容當年整個居住環境,“和一部老電影《72家房客》裡一模一樣”。

才20多平方米的屋裡擠著一家五六口人,“現在想都不知道怎麼過過來的”。她回憶說:“廚房是公用的,用的是煤餅爐子,每到做飯時,場面鬧哄哄的,到處是煙”。

逼仄的空間裡,鄰里間常爆發衝突,“事都不大”魏芳君說,“大家油鹽都放在室外的嘛,誰家少了,就懷疑誰家偷用的,一句兩句不合,就吵架”。

最讓魏芳君覺得麻煩的是“倒馬桶”,每天一大早需步行幾百米到統一的傾倒點,而後折回,在院裡沖刷洗淨。

「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杭州人普遍的居住條件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杭州,大多數杭州人都過著像魏芳君一樣的生活。

市民們是如此的居住環境,城市面貌可想而知,當年有句話形容杭州“美麗的西湖,破爛的城市”。

相傳,這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遊玩西湖時留下的“名言”,讓杭州人膈應了幾十年。

「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

倒馬桶

1994年,拆遷的消息傳來,魏芳君第一反應,“好事啊,終於可以改善住房條件了”。兩年後,一家人喬遷新居,住進了三里亭苑小區,當時有人稱其為“花園小區”,很寬敞,“有50多平方呢”,也有了獨立的衛生間,“再也不用倒馬桶啦”。

曾經攤販雲集的“農村社區”

當時的“花園小區”,周邊全是農村,魏芳君算是較早一批入住的拆遷戶,她們家住進去時,有幾幢房子還沒建成,“小區裡還長著齊腰高的茅草”。

不過,因為居住面積大了,儘管感覺是從“城市搬到了農村”,魏芳君覺著還是挺美好的。

買菜看病倒是不愁的,“走幾步路,就到菜地了”,“鄉衛生院”就在百米開外,就進城太不方便,“只有一路公交車,5路車,距離最近的公交車站,要走30分鐘”。

那時候,杭州城區的概念,還只是延安路、慶春路等異常狹窄的區域。

至少在2008年之前,紅梅社區更像是個農村裡的小區。

現任社區書記孫燕芬說,社區住戶基本是老城站、吳山廣場等地拆遷的安置戶,很多人沒有固定職業,“以在火車站、吳山廣場擺攤為業”。

搬遷到紅梅社區後,隨著社區住戶的逐年增多,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重操舊業”,在小區內“擺攤做起了小生意”。

一輛三輪車就是個攤位,有的乾脆搭起了小帳篷,“算是個臨時的小商店”,販售商品五花八門,水果蔬菜、日用品、小飾品,甚至蠟燭黃紙都有。

「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

2008年前的紅梅社區

一時間,紅梅社區成了周邊小商品的集散地,聲音嘈雜,衛生髒亂。

孫燕芬回憶,因為攤販多,環境差,甚至“影響到了小區的二手房價格”,緊挨著的春暉小區要比“我們這要高一千多塊呢”。

2008年是個轉折點,社區清退掉了小區內所有的攤販,並拆除了院落間的圍牆,將空地建成綠地,並先後安置了一些健身、休閒設施。

實際上,對於當年的杭州城,2008年也是個轉折點。

這一年,以西溪溼地、錢江新城、西湖南線等為先後建成為標誌,杭州城區規模擴大,面貌越來越像個城市,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不再有人用尼克松那句話來形容杭州了。

安詳平靜的晚年生活

小區的硬件環境上去了,周邊的樓房、道路也日漸完善,“我們就開始著手小區的軟件建設”孫燕芬說,“重點是養老問題”。

20多年後,紅梅社區成了典型的“老齡化社區”。

據統計,社區總人口5600多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300多,佔比23%以上,其中80歲以上260多人,90歲以上45人,孤寡老人16人,獨居老人134人,空巢老人600多人。最近幾年,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的比例逐年上升。

而去年,杭州市的老齡化人口也歷史性地達到了21%。

老年問題主要集中於“日常照料和醫療服務”,紅梅社區的做法是“社區照料+鄰里互助+醫養結合”,最近幾年,社區先後建成了老年食堂、鄰里之家、健康小屋等設施,並結合鄰里互助養老、簽約醫生規律就診、手機APP實時關注老人身體狀況等手段,從“醫養護”方面,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全面保障老人居家養老。

這套名為原居智慧安養模式已成為全國試點,屢受好評。

與此同時,社區也關注到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他們成立志願隊,提供場地,培養老年人舞蹈、戲劇等方面興趣愛好;鄰里之家配備書籍、桌椅,隨時歡迎老人看書聊天,孫燕芬說:“這些做法是希望老人們有事做,參與社交,這對老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

宣洩室

社區甚至還安排了一個宣洩室,讓有情緒的老人釋放壓力,並配備專業的心理醫生指導。

下一步,社區正在主動聯繫多個部門,爭取經費,改善提升院落間的休閒場地,並計劃先行打造健康主題公園,“讓那些不願意下樓,不願意來鄰里之家的老人能就近休閒和社交”。

「社区故事」“闸们”这个社区20年前后大对比,变化惊人!

小區內的休閒場地

在社區內一位正在帶孫兒散步的阿姨說,“苦了幾十年,現在吃穿不愁,生活有保障,只要帶帶孩子就好嘍,晚年生活不就是應該這樣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