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日本便利店竟比中國更發達

震驚!日本便利店竟比中國更發達

眾所周知,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更是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電子商務等經濟領域更是領先全球,享譽世界。然而卻在零售行業一直落後日、韓等國。

據相關機構統計,日本便利店行業規模高達 6923 億元,滲透率 8.2%;而國內便利店行業規模僅 1334 億元,滲透率 0.45%。從人口密度和國土面積來看,落後日本的可不是一點半點。一個比較生動的比喻就是,蚍蜉與樹。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原因呢?

全球零售 250 強中便利店企業共 11 家,其中日系便利店與其代理商佔據 5 席,7-11 及其代理商企業 2015 年營收 658 億美元,佔比 61%,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日本便利店行業 CR4 85%,前三大企業 7-11、羅森、全家的市佔率分別為 39%/19%/18%,而以 7-11 和全家為代表的便利店企業近年來市佔率還處於持續提升的階段,規模效應不斷凸顯。這也使得日本便利 店一直處於寡頭壟斷格局。

震驚!日本便利店竟比中國更發達

它的格局決定了它的市場一直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然而難能可貴的是日系便利店在長期經營中積累了寶貴經驗:1、提高快餐鮮食佔比能夠提升盈利能力:以羅森和全家例,其快餐鮮食銷售佔比高達 40%,毛利率接近 40%,而其他產品毛利率只有 27%;2、區域密集開店和共同配送模式可以提高運營效率;3、開放加盟是盈利和標準化擴張的關鍵:

三大便利店企業在日本的加盟店佔比均超過 95%,全家作為後進入者通過開放加盟實現了在日本和中國市場扭虧為盈,淨利率最高達 8%。

面對如此局勢,中國零售行業似乎看不見超過日本的希望。

其實不然,1976-1990 年日本便利店行業開啟高速成長期,當前中國人均 GDP 為 8516 美元與日本 80 年代水平相近,發達一二線城市人口密度高、生活節奏快,多方因素有望共同促進便利店行業加快發展。對標日系便利店,內資便利店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運營效率偏低:日本便利店的坪效和日均來客數分別為國內便利店的 5 倍和 2 倍;2、盈利能力偏弱:大陸便利店平均毛利率為 26%,而日本便利店平均毛利率為 30%;3、產品結構和門店結構不盡合理:內資便利店快餐鮮食和加盟店佔比分別為 15%和 50%,而日本本土便利店這一比例分別為 40%和 95%。未來,內資便利店通過借鑑日系便利店成功經驗,將逐步改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而在2017年,中國零售行業引入了無人超市,並在2017年年底將其變為現實。隨著無人超市在中國市場的推廣,一場關於零售行業的革命正在醞釀,中國零售行業能否超過日本,領先世界?請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