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出名的詩人,寫一詩憤激指責朝廷無能,因其辛辣諷刺千古流傳

自從漢初劉邦採用“和親”政策緩和與匈奴的關係後,後世統治者彷彿找到了解決與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相處的途徑,每當受到他們威脅的時候,“和親”政策就會被提上日程。把國家的安慰寄託在一個婦女身上,這難道不是國家的恥辱?雖然歷朝歷代都有這種現象存在,但漢唐尤盛。對於這個政策的弊端,在唐朝終於被指出,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一個不太知名的詩人——中唐詩人戎昱的一首詩,一針見血,指出這一政策的弊端和朝廷懦弱的實質,發出了反對這一政策的最強音。

詠史 / 和蕃

戎昱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詩文大意是:漢朝的史書上,記載著和親的拙劣計策。國家的安定要靠賢明的君主,怎能夠依靠婦人。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顏,去止息胡人的干戈。地下埋著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誰真正堪稱輔佐之臣呢。

一不出名的詩人,寫一詩憤激指責朝廷無能,因其辛辣諷刺千古流傳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唐代從安史亂後。朝政紊亂,國力削弱,藩鎮割據,邊患十分嚴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邊境各族人民備罹禍害。所以詩人對朝廷執行屈辱的和親政策,視為國恥,痛心疾首。詩作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指出和親是最為拙劣的政策。明確指出國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執行和親政策,實際上是把國家的安危寄託在一個婦女身上。揭露了和親的實質就是妄圖用女色乞取國家安寧。指出已成為千年白骨的主張和親者,沒有一個可稱為輔佐國家之臣。這首詩詩意淺顯直露,議論正直闊大,意氣風發激昂,揭露了和親政策的懦弱,憤激指責了朝廷的無能。可謂鞭辟入裡,一針見血。

首聯“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開門見山,直抒歷史。“和親”政策,幾乎貫穿了整個漢朝的歷史,但這種和親或通婚政策並沒能阻止大漢王朝的衰敗,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頹勢。由此可見,這種計策是極其短見和拙劣的。詩人以漢喻唐。首先回顧歷史上某些“和親”政策的教訓,對它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表明了對執行這種政策的鮮明態度。

一不出名的詩人,寫一詩憤激指責朝廷無能,因其辛辣諷刺千古流傳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

頷聯“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詩人毫不掩飾,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觀點,國家的穩定在於君主的聖明,大臣的賢能,而將一個國家的安危寄託在一個和親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極其危險的。實施這種和親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將相的無能。詩人洞察和親政策的本質,表現出了遠見卓識和對時局的憂慮。

頸聯“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鞭辟入裡,揭露實質。目睹當時的社會事實,詩人痛心疾首,對唐王朝採取這種屈辱的和親、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平的做法,很是不滿,於是在此直接大膽地給它敲響了警鐘,一個“豈”字,把和親的荒謬可恥和屈膝投降本質揭露無遺。

一不出名的詩人,寫一詩憤激指責朝廷無能,因其辛辣諷刺千古流傳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尾聯“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詩人在這裡實際上是諷刺了唐王朝所謂的國家重臣的庸懦無能,感嘆當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來維護江山社稷。其實這也是導致“和親”政策推行的原因,朝廷無謀略之賢臣,邊關無征戰之良將,國力虛弱,民心不聚,朝廷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荒謬可恥的“和親”上。最後兩句作者以歷史的名義提出責問,使詩意更宏大深廣。

這首詩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以漢朝故事來譏斥唐代君王同樣的做法,詩意顯露,態度鮮明,起到了很好的諷諫作用。語言樸素凝練,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實動人。由於感情上憤懣激越,所以這首詩似乎過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一不出名的詩人,寫一詩憤激指責朝廷無能,因其辛辣諷刺千古流傳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據晚唐範攄的筆記小說《云溪友議》記載,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於是唐憲宗背誦了戎昱這首《詠史》,並說:“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還笑著說:“魏絳(春秋時晉國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們領會聖意,就不再提和親了。這則軼聞美談,足以說明這首詩的流傳,主要由於它的議論尖銳,諷刺辛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