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凭一句诗,让人们敬佩有加,但全面了解他后,就会大失所望

我们很多人了解李绅,都是从他的两首《悯农》诗开始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但在学习唐诗的时候想到它,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它。这两句诗家喻户晓,人人使用,仿佛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更是每个食堂餐厅必备的标语之一。这让我们对写《悯农》诗的李绅充满了敬意。设想一下,能够写出这样诗句的人,必定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人,这样的人做官之后,必定会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勤俭节约,一心为民。是的,李绅后来真的做官了,而且官做得还不小,从国子监助教一直做到宰相。但是,他并没有成为我们想象的那样的生活简朴的官。做官之后也再也没有写出《悯农》这样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而是 “渐次豪奢”起来。

此人凭一句诗,让人们敬佩有加,但全面了解他后,就会大失所望

高髻云鬟宫样妆

据传他在当宰相后,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并且他好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李绅同一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一个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诗人竟然如此奢靡,真是天大的讽刺。这个时候,不知他还记不记得他的成名之作,还记不记得皇上因为读到他的《悯农》诗而赏识他。

据《本事诗》记载:曾经做过司空的李绅,一次邀请时任江南刺史的刘禹锡到府中,大摆筵席,款待刘禹锡,并使府中歌妓歌舞助兴。席间,酒宴之风盛,歌妓美女之众多,歌喉舞姿之美妙,令刘禹锡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刘禹锡不仅吃到了以前从未吃过的山珍海味,而且被李绅府中的歌妓杜韦娘妙曼的身姿和迷人的歌喉所吸引,对她迷恋不已。他感慨于李绅生活的奢靡,迷恋于杜韦娘的美丽,当即在席上赋诗一首:

此人凭一句诗,让人们敬佩有加,但全面了解他后,就会大失所望

春风一曲杜韦娘

赠李司空妓

刘禹锡

高髻云鬟宫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江南刺史肠。

虽然说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李绅奢华生活的谴责,但李绅毫不见怪,而且把杜韦娘送给了刘禹锡。

这首诗并没有对李绅起到劝诫作用,但是,“司空见惯”一语却流传下来了。今天人们考查“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的出处,就要追溯到这首诗。很显然,司空见惯最初指的是官场上已经养成的奢华风气,对当时宴会上的排场,已经见怪不怪了,却不理会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今天多指对某些事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此人凭一句诗,让人们敬佩有加,但全面了解他后,就会大失所望

司空见惯浑闲事

当然,李绅除了生活上非常奢侈以外,据说还是一个酷吏,并且热衷结党,滥施淫威,一意孤行,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写出《悯农》这样的好诗呢,真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