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内部调查员工泄密 中国区高管被洗牌

《华尔街日报》最新披露,亚马逊网站员工涉嫌出售内部销售数据给卖家,并帮其删除负面评论,亚马逊公司正在就此展开内部调查。这一欺诈行为在中国区尤为严重,亚马逊已对那里的重要高管职位进行洗牌。

报导引述多个消息来源透露,亚马逊员工主要通过中间人出售公司内部数据和其它机密信息,卖给网站上销售产品的独立商家。亚马逊深圳员工的中间人通过这些动作可以换取约80美元到逾2,000美元不等的报酬。

知情人士说,亚马逊负责国际市场的副总裁Eric Broussard得知中国存在这类做法后,在5月份启动了内部调查,亚马逊此后对中国业务重要高管职位进行了洗牌。

不过内部人士担心,由于行骗者花样百出,这种诈骗很难根除,可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早前华日已报导过,一些卖家通过花钱雇人反复点击某件商品或留下虚假好评等方式作弊。亚马逊的自动系统根据已验证评论的质量、消费者点击某产品的次数以及销量等因素对产品进行排名。

而一些卖家采取的新方法之一是贿赂亚马逊员工。消息人士说,亚马逊在中国的一些中层雇员有删去负面评论的权限,并且能知道购买特定商品后留下评论的用户的电邮地址。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员工删除负面评论的市价为每条300美元左右。而中间人通常要求每笔交易至少包含5条评论,意味着卖家每次通常要支付至少1,500美元。

其它便宜些的服务则包括:卖家付钱给亚马逊员工,从而获得撰写评论的客户的电邮地址。这让卖家可以直接与撰写负面评论的客户取得联系,通过提供免费或打折商品,说服他们修改或删除这些评论。

而亚马逊禁止这种行为。

此外,知情人士还透露,中间人还提供客户在亚马逊网站上搜索商品经常使用的关键词、销量及其它有关买家习惯的统计数据。

亚马逊上的一位中国卖家表示,亚马逊网站上的竞争已经变得非常激烈,利用违规策略去获得优势对他来说很有诱惑力,而他“如果不这样做,就活不下去了”。

网购在中国普及的同时,其复杂和欺诈程度也超出人的想像。就在华日最新揭露卖家通过不当手段获利的同时,日前,媒体《新快报》也报导了网购中催生出的一个特殊职业:“职业差评师”。

在广州经营网店的张女士投诉称,此前,她的网店在短时间内收到了14条差评,导致店铺被扣24分,销量接连下滑。同时,张女士还被多名“买家”要求“退款不退货”且进行补偿,并接到了近50个骚扰

电话。张女士表示,因未及时成功向平台申诉,经营近十年的淘宝网店于8月底被迫关张。

张女士介绍,她在网店上出售的鞋子都是自己工厂设计的,在线售卖近十年,销量虽然不大,但口碑不错,没想到遭到一伙“差评师”的恶意打压,让她的心血付诸东流。

新快报记者通过网络联系上了一名“职业差评师”,发现“差评师”居然明码标价接“业务”,网店店主只要付钱,就可以通过“差评师”打击竞争对手。

有知情者透露,他所在的团队有一个召集人,以网赚为名,收取50元会费后,吸纳特定群体加入QQ群。召集人在线发布任务,在淘宝挑选星级低、出售借鉴“爆款”时尚元素产品、销量较小的店铺,集

中购买,以买到假货要求补偿为由,利用店家息事宁人的心理,用差评和语言攻击对卖家进行威胁,要求“退款不退货”,以此牟利,形成了给差评――索赔――消差评的灰色“产业链”。#亚马逊内部调查员工泄密 中国区高管被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