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內部調查員工洩密 中國區高管被洗牌

《華爾街日報》最新披露,亞馬遜網站員工涉嫌出售內部銷售數據給賣家,並幫其刪除負面評論,亞馬遜公司正在就此展開內部調查。這一欺詐行為在中國區尤為嚴重,亞馬遜已對那裡的重要高管職位進行洗牌。

報導引述多個消息來源透露,亞馬遜員工主要通過中間人出售公司內部數據和其它機密信息,賣給網站上銷售產品的獨立商家。亞馬遜深圳員工的中間人通過這些動作可以換取約80美元到逾2,000美元不等的報酬。

知情人士說,亞馬遜負責國際市場的副總裁Eric Broussard得知中國存在這類做法後,在5月份啟動了內部調查,亞馬遜此後對中國業務重要高管職位進行了洗牌。

不過內部人士擔心,由於行騙者花樣百出,這種詐騙很難根除,可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早前華日已報導過,一些賣家通過花錢僱人反覆點擊某件商品或留下虛假好評等方式作弊。亞馬遜的自動系統根據已驗證評論的質量、消費者點擊某產品的次數以及銷量等因素對產品進行排名。

而一些賣家採取的新方法之一是賄賂亞馬遜員工。消息人士說,亞馬遜在中國的一些中層僱員有刪去負面評論的權限,並且能知道購買特定商品後留下評論的用戶的電郵地址。

據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員工刪除負面評論的市價為每條300美元左右。而中間人通常要求每筆交易至少包含5條評論,意味著賣家每次通常要支付至少1,500美元。

其它便宜些的服務則包括:賣家付錢給亞馬遜員工,從而獲得撰寫評論的客戶的電郵地址。這讓賣家可以直接與撰寫負面評論的客戶取得聯繫,通過提供免費或打折商品,說服他們修改或刪除這些評論。

而亞馬遜禁止這種行為。

此外,知情人士還透露,中間人還提供客戶在亞馬遜網站上搜索商品經常使用的關鍵詞、銷量及其它有關買家習慣的統計數據。

亞馬遜上的一位中國賣家表示,亞馬遜網站上的競爭已經變得非常激烈,利用違規策略去獲得優勢對他來說很有誘惑力,而他“如果不這樣做,就活不下去了”。

網購在中國普及的同時,其複雜和欺詐程度也超出人的想像。就在華日最新揭露賣家通過不當手段獲利的同時,日前,媒體《新快報》也報導了網購中催生出的一個特殊職業:“職業差評師”。

在廣州經營網店的張女士投訴稱,此前,她的網店在短時間內收到了14條差評,導致店鋪被扣24分,銷量接連下滑。同時,張女士還被多名“買家”要求“退款不退貨”且進行補償,並接到了近50個騷擾

電話。張女士表示,因未及時成功向平臺申訴,經營近十年的淘寶網店於8月底被迫關張。

張女士介紹,她在網店上出售的鞋子都是自己工廠設計的,在線售賣近十年,銷量雖然不大,但口碑不錯,沒想到遭到一夥“差評師”的惡意打壓,讓她的心血付諸東流。

新快報記者通過網絡聯繫上了一名“職業差評師”,發現“差評師”居然明碼標價接“業務”,網店店主只要付錢,就可以通過“差評師”打擊競爭對手。

有知情者透露,他所在的團隊有一個召集人,以網賺為名,收取50元會費後,吸納特定群體加入QQ群。召集人在線發佈任務,在淘寶挑選星級低、出售借鑑“爆款”時尚元素產品、銷量較小的店鋪,集

中購買,以買到假貨要求補償為由,利用店家息事寧人的心理,用差評和語言攻擊對賣家進行威脅,要求“退款不退貨”,以此牟利,形成了給差評――索賠――消差評的灰色“產業鏈”。#亞馬遜內部調查員工洩密 中國區高管被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