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帶一路到普惠金融,3點分析政策性銀行考情變化

人才的招聘和用人單位的需求緊密相關,那麼對於立志進入政策性銀行工作的小夥伴們需要注意啦!在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和各種改革中,我們作為要報考2019政策性銀行的考生們,更要時刻警醒,關注筆試考情變化,避免盲目備考!下面就隨著湖北中公金融人小編看一看2019政策性銀行考情有哪些重點。

從一帶一路到普惠金融,3點分析政策性銀行考情變化

政策性銀行招聘

一、農業發展銀行

在我國不斷推進"三農改革"過程中,普惠金融成為了熱點詞彙,頻繁出現在我們身邊,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優勢也越發重要和顯而易見。農發行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政策性的金融機構,其性質更像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相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商業銀行受到互聯網金融和金融機構多元化的不斷髮展,市場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特別是存貸款業務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在把握定性"服務三農"的大前提下,其筆試內容變化更值得我們注意,筆試總共有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行測,第二部分是綜合知識,包含範圍較廣,主要有為經濟、金融、財會、計算機、銀行常識、時政的組合題;第三部分是性格測試,主要考察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就近幾年的考情來看,農發行沒有考到英語專業知識,而且從去年開始取消了申論這一考試科目。這些變化都在告訴大家,面向基層的工作內容,更多的靠實踐能力,對國際業務的極少涉獵,以及對考生本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為看重。

二、國家開發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堅持改革創新,充分運用服務國家戰略、依託信用支持、市場運作、保本微利的開發性金融功能,不斷增強自身活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致力建設成為國際一流開發性金融機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永續支持。開發是其最基本的定位,無論是與國際機構的合作還是對國內基礎建設的投資和引導,其都要求工作人員要有高的職業標準,國際合作中,一帶一路等的實施使得其涉外工作越來越多,因為很多工作內容涉外相關,所以如果你英語不錯、或者有留學經歷,入職之後會發現自己的英語(外語)口語的優勢會變成上級領導的強烈需求。在筆試考察中,英語是其非常重視的一項內容。

從一帶一路到普惠金融,3點分析政策性銀行考情變化

三、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國進出口銀行改革則要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堅持以政策性業務為主體,合理界定業務範圍,明確風險補償機制,提升資本實力,建立資本充足率約束機制,強化內部管控和外部監管,建立規範的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充分發揮在穩增長、調結構、支持外貿發展、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的功能和作用。今年來,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中國進出口銀行考試內容有英語+能力測試(申論+專業知識)+性格測試,對專業、英語和材料撰寫的能力與其自身還是非常匹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