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73周年|1945年《紐約時報》評日本的投降

紀念抗戰勝利73週年|1945年《紐約時報》評日本的投降

1945年9月3日,陪都重慶慶祝抗戰勝利大遊行

6年前的今天,隨著英、法兩國對德宣戰,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戰爭在歐洲拉開序幕;然而,在遠東戰場,戰爭的種子14年以前就已在滿洲種下。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作為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在一個週日的清晨,在東京灣外美國的軍艦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這標誌著作為世界的最後侵略者將放下武器,聯合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勞動節的曙光將再次以和平的光芒照耀世界。

即使在世界範圍內也不曾見證過這樣的事情,當德國還在參戰時,直到盟軍的兵鋒已經刺穿德國的心臟,甚至在勝利前最後一小時,德軍還在戰場上絕望地血戰。而日本,在有著悠久狂熱的武士道傳統的土地上,在大部分軍力保持完好並仍在作戰時卻宣佈投降了,正在建造、積累、維護長達90年的軍國主義大廈彈指之間灰飛煙滅。

事實上,對於日本的投降協議,不論古今都是獨一無二的。日本在投降協議書上闡述了它的義務,即通過天皇、日本政府、日本軍部向全日本一切職權部門通報,不僅無條件向戰勝國繳械投降,並且真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在基於民主的條件下建立新的秩序與政體。

為幫助日本履行民主義務,投降書這樣規定:“日本天皇和政府的統治權力受盟軍駐日最高統帥節制。”麥克阿瑟將軍通過這個條款將日本這個皇權帝國變成了聯合國的傀儡政權;同時,作為履行投降協議書的第一項條款,麥克阿瑟將軍為遠東地區所有日軍指揮官指定了受降人。在這樣的條款下,具有特殊意義的是規定了中國戰區內的所有日本軍隊只向蔣介石委員長投降。這標誌著為防止中國內戰所付出的努力,即通過條款儘可能阻止中共以繳械武器的目的收編在華日本武裝力量;此舉不僅意在阻止內戰的發生,同時也為蘇聯違背聯合國原則提出警戒。這是在遠東地區贏得的又一座和平的堡壘。

以上的一切都使得今年的勞動節顯得格外狂喜與感恩。但是,正如杜魯門總統在勝利日發表的演說一樣,勝利並不比戰爭減少了包袱和責任,這也使得這個勞動節竭誠為今後的每一天及更遠的未來確保和平,並接受接踵而至的挑戰。這些對和平的挑戰曾經阻斷了我們對人性的探究,不論敵我,但從今以後我們需認真地、以果敢和謙虛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然而,確保以上目標成功的第一步在於:確保不論德國還是日本都沒有能力再次踏上征服與侵略的道路,將世界再次捲入戰火。感謝盟國勝利完成了這項工作的第一步,對這些曾經的侵略者實施了裁軍,將這些瘋狂的爪牙拔出並深埋地下,直至數年也不能恢復。但是,我們再次審視不斷變化的歷史後會發現,僅僅軍事制裁是永遠不夠的。更為重要和難以完成的,正是伯恩斯局長所呼籲的: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武裝好我們人民的精神,在思想上使我們渴望和平、背棄戰爭。

我們完成了被賦予的使命,像解放德國一樣解放了日本,通過反擊那些壓迫人民的力量,領導日本人民走向民主、走向自治。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像新德國一樣的新日本,一個由全日本各行各業中走出的精英群體所領導的政體,愛好並倡導和平,尊重其他所有國家的權利。我們希望我們的同盟能夠、並且督導新的日本為世界安全與和平做出努力。這項對我們的新使命已經簽發,縱然我們已經迫使德國和日本的好戰分子們投降簽字,我們仍然要堅持,我們的努力將建立我們可以與之攜手合作實現和平的德國和日本。

1945年9月3日

本文選自《浴火重生: 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鄭曦原 編;張援遠 總譯審 譯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6年8月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抗日戰爭,《紐約時報》版的中國近代史。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百種重點圖書選題”之一。

紀念抗戰勝利73週年|1945年《紐約時報》評日本的投降

抗戰相關書單

《張發奎口述自傳》

《大師的抗戰》

《浴火重生: 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縱橫江海:抗日戰場上的粟裕》

《楊靖宇傳》

《彭雪楓傳》

《張學良口述歷史》

《孤獨百年:張學良的思想人生》

《李兆麟傳》

《左權傳》

《國共往事風雲錄(三)民族危亡之際》

《為中國蒙難:美國外交官謝偉思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