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晚上走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总是会看到有人在热情地奔跑。长跑这项原本不多见的运动,近十年来在中国生根发芽,不仅推动着围观者关注运动健康,还带出了很多高水平的国际赛事。

对于热爱长跑的参与者来说,马拉松是一种令人满足的生活方式,也就难怪在中国这项运动的拥趸越来越多了。

但马拉松的意义显然并不止于此,中国人爱上长跑还有更多原因。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关于马拉松的来历,有一个人尽皆知的传说。

2500年前,地中海东岸崛起的波斯帝国,志在统一地中海,却最终折戟于希腊人的抵抗。雅典将官派出传令兵飞奔回国,向人们宣布这个好消息。人们纷纷回头惊诧地看着一个士兵不断在希腊崎岖的山地上飞驰着,不时用手扶一下即将掉落的头盔。

跑啊跑啊跑

每一个瞬间都被雅典人民看得清清楚楚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当他跑到雅典城下,已经上起不接下气。人们纷纷围了上来,充满期待地看着这个满身血污和油污的士兵,听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宣布:“胜……胜利了!”

人们欢呼着,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位带来捷报的信使已经死去……

即使是长跑健将

在大战之后一口气跑这么远

也是要了命了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这个故事来自据说已经失传了的赫拉克利斯笔记,被后人引为马拉松之渊薮。而相传这位士兵的奔跑距离,为26英里385码,折合42.195公里,也成为了全程马拉松的里程。马拉松,就这样成为了工业社会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

黑白照片时代的美国大学生

就是马拉松的忠实粉丝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既同为人,总会英雄所见略同。和马拉松事件差不多同时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也掀起了一场锻炼长跑的热潮。

名将吴起出仕魏国,为魏文侯锻造了一支攻无不克的魏武卒,靠的就是长跑。选卒之时,参选者需全副武装“日中而趋百里”,跑到方能入选,从此免除徭役加官进爵。魏国上下,因着这股海选潮,成为战国各国中长跑成风的一个。

魏国的国土形状比较妖娆

且东西之间有复杂的山地阻隔

又要面对来自多方面的竞争

不知是否因此对长跑有特殊的需求

(有点像德国-没统一的)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后来的元人也注重长跑,甚至将长跑比赛设计成了给皇帝的献礼,健儿需得六小时跑完一百八十里,“宣抵御前,俯伏呼万岁。”

这种叫做贵由赤的活动

一直到今天都还在继续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然而此后的数百年时间,是中国人在长跑领域失去参与的时间。一直到上世纪末,刚刚脱贫的中国人也还是对长跑、马拉松这样的概念很迟钝。这是一种精神和健康的享受,与鸡鸭鱼肉、乌龟王八相比,显得那么不实在。

但是运动还是很重要的嘛

主席以身作则鼓励群众参与进来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但不断高涨的“富贵病”发病率让人们意识到,过于贪婪地享受物质生活并不是很好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动起来,在身体上获得意志的胜利。长跑,这时候才再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长跑的行列,并从这当中收获了健康与快乐,逐渐把自己推向了马拉松的赛道……

跑马的另一种快乐……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在马拉松的世界走得越远,人才越能超脱出这个纷繁的世界,越能找到自己。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参与马拉松的跑者,会找到越来越多的理由,让自己爱上这项君子一般的运动。

现代科学发现,当人体的运动量超出一定极限之后,脑中就会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产生镇静、止疼、愉悦的效果。这是马拉松参与者能够获得的最直接的快感,非内行不能体会,不足为外人道也。

内啡肽的作用原理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伴随着这种良性的成瘾,马拉松和长跑背后的体育精神凝结成了一个最坚固的内核。余者见贤思齐,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有勇气站到起跑线上,已经功成其半。

至于最后的结果,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甚至有的马拉松参与者只是报个名享受这个气氛,跑到10公里左右就直接退赛了。但纵使退赛,他们也是赢家,收获的不是名次,而是在万人丛中共享跑步乐趣的幸福。

马拉松的赛场,是最能让人沉浸于体育精神本身的。

这份快乐不分国籍不分年纪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市民们在马拉松运动中,也还能收获更多。一场成功的马拉松大赛,不仅仅是参与者的狂欢,也是展现市民们毅力和生活方式的社交场。所有的参与者都有着相似的爱好,也能在一个方向上聊得很远,增进感情。中国基层一直缺乏的市民文化,也就这样形成了。

从善如登,但习惯了马拉松比赛的人又何惧这些艰难?中国大量的马拉松/长跑爱好者民间社团成为了善行的代言人。他们进可以参加比赛夺奖,退可以参与体育公益,积善成德,聚沙成塔,塑造了最让人艳羡的市民文化。

有了丰富的市民文化和马拉松大赛点燃这些热忱,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城市马拉松赛涉及到大量城市工作,是城市治理水平的一次综合体现。能够办好马拉松赛的城市,会在参与者和观众之间口耳相传,是很好的宣传契机。

国内这么多人的活动可是不好组织的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城市近年来开始集中力量扎堆搞马拉松大赛,将其树立为城市名片。很有意思的是,那些管理水平高的城市也确实总能办出很好的马拉松比赛。

中国2018年前十大有价值城市马拉松赛事里,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全部名列其中,其他还有杭州、厦门、兰州、武汉、郑州-开封、重庆等准一线城市。万人同跑马拉松,早就成了这些城市的一张有力的名片。

不出意外的,兰州要沿着黄河往返跑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但无论是健康还是体育精神,抑或是市民文化和城市名片,马拉松都还只是一场城市居民的狂欢。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要用什么方式参与到马拉松的竞逐当中来呢?

体质各有所长,内心同感愉悦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第三个好理由

正如前文所述,马拉松并不是一场由财富和地位决定的竞赛,它的真正精髓在于参与其中的体育精神、出于共同爱好而凝结起来的市民社团和为了举办赛事而推动的城市进步。这三件事,是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的美好,不分地域,不分老幼。

但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马拉松却还是城里人的新鲜玩意。这里的人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物资的贫瘠让他们无法像城里人一样去追求乐趣、意志力和健康。很多人,一生连一次完整的体检也没有做过。

很多山区孩子梦想中的场景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想要让马拉松这个高大上的运动项目体现出它人人参与的本来价值,把城里人的乐趣和村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不容易。这样的牵线搭桥,不仅需要充足的想象力,还要有足够强大的财力和执行力,跨越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时空阻隔,让计划落地。

从天安门跑向全国各地...

所谓马拉松,是中国人对健康与文明的执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