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众所周知,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除索尼善终外,其他三位不得善终。面上看鳌拜权势最大,后来也被年仅14岁康熙制服。细想想,这里面必有蹊跷。试想都是顾命大臣为何能除掉对方?14岁的康熙为何能智擒鳌拜?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这幕后必有高手在导演,在当时能担此角色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孝庄太皇太后。说到底,顾命大臣都是被孝庄和康熙用计谋一个一个干掉的,鳌拜是棋子,连年幼的康熙也是棋子,真正的棋手是孝庄太皇太后。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最滑的是位居四大顾命大臣之首的索尼,是结局最好的一位。因年迈体弱,懒于介入庙堂争斗,后来鳌拜专权,索尼已力不从心。但自从孝庄亲自到索尼家要求把其孙女赫舍里氏嫁给康熙,并直接封为皇后之后,索尼才算是彻底站在康熙这一边,帮助康熙对付鳌拜。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最笨的是位居第二位的苏克萨哈,是个政治投机分子。原本追随多尔衮,多尔衮去世后,转头揭发多尔衮,从而受到顺治的重用。苏克萨哈与鳌拜二人素来不合,而且经常针锋相对。对此索尼置之不理,遏必隆与鳌拜结盟,苏克萨哈最终落败,被鳌拜诬以欲不归政,列二十四罪,致其余死地。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最奸的是居第三位的遏必隆,他被认为是一个懦懦不争之辈,其实他最有政治头脑。他早就看明白了,顾命,顾来顾去必遭康熙和孝庄反感记恨,因此曾多次辞去顾命大臣之职,并得到许可。这就是遏必隆的高明之处,面对鳌拜气焰嚣张,擅杀大臣,明知不对,不去阻止,也不弹劾。康熙八年,康熙智擒鳌拜,遏必隆被康亲王杰书以十二项罪名弹劾。本应下狱论死,但康熙念其为顾命大臣而留其性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直至病死。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最蠢的是位居末尾的鳌拜,政治上不比苏克萨哈强多少,虽是一等爵,但只是虚衔,其实没有多大实权,根本有达到把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的程度,随着索尼老去,遏必隆庸碌无为,居功自傲的鳌拜渐渐突显出来,公开与苏克萨哈对峙。后来竟然擅杀苏克萨哈,成为跋扈专横,为所欲为,连康熙都不放在眼里的权臣。最终被康熙铲除,老死狱中。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苏克萨哈的死,表面上看是鳌拜的原因,但真正的幕后棋手是孝庄。康熙亲政后,对四位顾命大臣都觉得碍眼,鳌拜扳倒苏克萨哈,在某种程度上是孝庄和康熙有意无意的默许,试想如果祖孙二人力保苏克萨哈,鳌拜又怎敢自擅杀苏克萨哈?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打这以后,政治简单的鳌拜自以为为祖孙二人办了事,就得到了祖孙二人宠信,更加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其实鳌拜并不懂祖孙二人的心。祖孙二人对他最不放心的是鳌拜手中的兵权。最后还是以把持朝政为由生擒鳌拜。鳌拜被抓时,毫无反抗,束手就擒。鳌拜确实手握重兵,但直到被抓,未曾擅调一兵一卒。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遏必隆原本“屡乞罢辅政,许之。”但是,鳌拜事件后,还是以“缄默不加阻,亦不劾奏”为罪名,对他削职夺爵下狱,可见祖孙二人的歹毒。但后来,可能是看到这样遏必隆不太公平,又恢复了他的爵位。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其实,这些人都玩弄于孝庄的股掌之间,真正的高手是孝庄,谁能相信14岁的康熙能操纵了这个大盘?

顺治的四位顾命大臣有三位不得善终,这幕后的棋手到底是谁?

更多精彩,请关注【下午历史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