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寧陵|宋太祖趙匡胤怎爲「金廂寺」鑲金?

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

鄉愁是什麼?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席慕容說:“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鄉愁,最好的載體是故鄉。而村落是我們民族的根脈,是農耕文明的精髓,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與自然生態景觀資源,它是通向歷史連接未來的“軌道”,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沒有村落存在,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出發的,該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裡?老家在寧陵。”在豫東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著許多古村落古民居。寧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些古村民居承載著葛天氏的鄉愁、典韋的鄉愁、呂坤的鄉愁……,也留存著遠遷他鄉客家人的鄉愁和根在寧陵留居海外華人的鄉愁。

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
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

讀史覽志,以史為鏡,明辨得失,溫故知新。

讓小編帶您一起了解寧陵的“那些事”。

金 廂

地理位置

金廂村位於東經115°26′76″,北緯34°49′06″。位於石橋鎮西部,距鎮政府駐地6千米處。東至城郊鄉八里井村,西南接苗崗村,西連邏崗鎮小郭莊村,東北鄰董莊村。

名稱來歷

清康熙三年(1664),該村西頭有個寺院,裡邊佛像面部用金沫塗制,人們稱為金像寺,後來演變為金廂寺。清咸豐八年(1858)築寨,為全縣47個古寨之一,稱金廂寺寨。

基本概況

轄郭老家村、金廂寺、苗店、苗路口4個自然村,有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4.6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235畝。總戶數612戶,總人口3402人。均為漢族。村民收入主要來源務工、務農和經商。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主要特產有酥梨。有小學、衛生室各1所。縣道程(莊)—寧(陵縣)路,鄉道祁(莊)—苗(路口)路途經,境內總長3.8千米。黃茶排水溝流經,西北—東南走向,境內長2.1千米。農曆八逢集會。

歷史沿革

1949年屬五區。1955年屬石橋鄉。1958年9月為石橋人民公社金廂寺生產大隊。1960年5月睢寧合併,為睢縣石橋人民公社金廂寺生產大隊。1961年7月恢復寧陵縣,為寧陵縣石橋人民公社金廂寺生產大隊。1977年屬於金廂人民公社金廂寺生產大隊。1982年屬於石橋人民公社金廂寺生產大隊。1983年12月為石橋鄉金廂寺村民委員會。2009年11月為石橋鎮金廂寺村民委員會至今。

村名故事

趙匡胤怎為“金廂寺”鑲金。在寧陵縣城西北,有一個古村名曰“金廂寺”。據當地人講,村名原本“金鑲寺”,是因這裡有一座寺院而得名,寺院名字的由來還與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有關呢:

相傳,很早以前,在寧陵縣西北有一座小小的寺院。寺院裡只有一個當地和尚,俗名萬二,大家都叫他萬二和尚。一日,萬二正在打坐參佛,從外面慌張跑進來一個軍漢,面黃肌瘦,疲憊不堪。心懷慈悲的萬二連忙起來,端茶施飯。軍漢吃飽喝足,天已黃昏,外面風沙迷漫,就住下與和尚閒聊。當和尚談到寺院太小,和尚又少時,軍漢突然仰面笑著說:“有朝一日我能做了天子,一定把你的寺院用金子鑲起來,給你找很多的徒弟,就像你的名字那樣,一萬兩千個,以報知遇救命之恩。”說罷,二人哈哈大笑。原來,這個軍漢就是趙匡胤,在宋州任歸德軍節度使,因與敵軍交戰落難至此。後來他真的做了皇上,不食前言,專程派人送來一道詔書“御賜金鑲寺萬二長老”,並賜金帛給寺院。1981年寧陵縣地名普查卡載:“清康熙三年,該村西頭有個寺院,裡面佛像頭部都用金木塗制,人們稱為金像寺,後來演變為金廂寺。”如今,和尚早已沒有了,金鑲寺也只有遺蹟可尋,可它的名字卻流傳下來。古時“鑲”與“廂”通用,後來就寫成了“金廂寺”。清宣統三年《寧陵縣誌·寺觀》:“金廂寺:在縣西北十五里。”新中國建立後,1951年寧陵全縣6區、1鎮,轄73個鄉,金廂鄉政府駐地即在金廂寺,1955年小鄉撤併。1977年又設金廂人民公社,轄10個大隊、73個生產隊,駐地金廂寺,1982年撤銷該公社。前些年,金廂公社20世紀70年代的建築尚存,2015年被拆除。

2013年元月,商丘師院賈光專程赴金廂寺考察寺院道光年間《重修金廂寺碑記》古碑,立於村東小學前側。今人為此還特意修建了亭子,並於2004年立《復立金廂寺碑記》石碑一通,載:“左古碑於1942年被日偽縣衙強行運至衙府,去歲孟秋、馬東聲等人在縣城東街與關玉民建房挖地基時發現,碑裂三塊,石質堅,字跡清,是金廂寺160年前的歷史文物,幾位卓識老人聞訊前往觀錄,大有修復重立之想,隨即建理事會並報於村委,備受重視。”隨後籌資將古碑運回村裡並復立。

歷史事件

沙隨沙陽亭會盟。根據《左傳》《五禮通考》卷二百二十九記載:“十有六年秋,公會晉侯、齊侯、衛侯、宋華元、邾人於沙隨,不見公。公至自會。”(《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宋平公元年(前575),晉、齊、魯、宋、衛、邾六國“聯合國”國君會盟於沙隨沙陽亭,謀伐鄭國。這次沙隨會盟的成果是,六國達成共識,攻打違背與晉盟約的鄭國,以阻止南方霸主楚國對中原的入侵。這次沙隨之盟,是晉國率領中原諸侯抵抗南方楚國對中原政治軍事經濟領域壟斷地位的挑戰,召開的重要“聯合國”會議,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古蹟遺址

沙陽亭遺址《春秋地名考略》卷十:“沙隨,成十六年會於沙隨。杜注:‘沙隨,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隨亭’。”《路史》載:“沙隨,春秋地名,今南京寧陵西北七里有沙隨亭。”《春秋地理考實》卷二:“沙隨亭,今寧陵縣西六里,屬歸德府。”

古今人物

申振君.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呂 淼.邏崗鎮鎮長。

文明新風

星級文明戶:楊素玲 李喜閣 孫俊麗

好婆婆:孫志玲

好媳婦:孫豔勤

村 訓

敬老懷幼 恤寡矜孤

與人和善 助人為樂

行善積德 天佑斯人

策劃:何為

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
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
老家在宁陵|宋太祖赵匡胤怎为“金厢寺”镶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