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帝王很难活过40岁?五点原因让你明白为什么皇帝会短命

华夏悠悠五千年朝代史,共出了八十三个王朝,五百五十九位帝王(包括一些天子与地区王),其中皇帝有397人,地区王王162人。在这些皇帝和国王中,他们的寿命跨度能有多大呢?仅仅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清朝的末期,皇帝们寿命最长的是清朝乾隆帝了,他活了八十九岁; 寿命最短的是东汉的小皇帝刘隆,仅仅两岁。史书上记载的能够确认的出生年代的帝王有209人,他们的平均寿命是39.2岁,这样算起来这很多皇帝活就四十岁就是个坎儿。现在网上传说着说古人平均的寿命是35岁,按照这个数据,皇帝们的寿命还是高于平凡老百姓的。


为什么古代帝王很难活过40岁?五点原因让你明白为什么皇帝会短命


其实,古人平均寿命35岁的说法是不没有依据的。准确的说,古人与现今人们平均寿命还是有差距的。古时,许多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死亡的百姓,也计算入了平均寿命,所以就拉低了古人的平均寿命值。古代多乱世,国家常年杀伐,对抗外敌、国家内哄,形成大量人口折损,平均寿命过低。如果排除战争死亡人口,古人的平均寿命也会提高些,可能会达到57岁,这样算起来,古代的百姓们还算是长寿的,而皇帝们的39.2岁的寿命,显然是显得刺眼了许多。按理说,皇帝行动一国天子,繁华、权力享之不尽,那么,因何会这样夭殇呢?主要有这五大源由。

非寻常死亡——所谓非正常死亡,当然要脱节“生老病死”中的“老病”,跳出了这个人命轮回,出现死亡,便就是非正常死亡。古时谁能具有皇位,便即是拥有天下,在皇权的吸引下,不免会野心之辈以身犯险,掠夺皇位,这种事情在南北朝时期最为多见。中国古代死于自尽或被谋杀的皇帝达272人,占帝王人数的43%,比例近一半,由此可见,皇帝并不好做,有时候压不住各方实力,随时都有被代替的或许。


为什么古代帝王很难活过40岁?五点原因让你明白为什么皇帝会短命


焦灼心理——看了第一条便可知道,身坐高位势必没有那么轻巧。他不单要防备国内权贵势力,更要担心外部蛮族侵犯,有时候还要抑遏手握兵权的大将抗争,每天都心力交瘁,必然会摧残身体,浪费寿命。

费力工作——历史上除了极少数愚蠢笨拙无道皇帝之外,更多的帝王们则于累倒在繁重的政务上,特别是那些开国君主,征战新的江山后,国家百废待兴,自然要勤于朝政,关心民生。这些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只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然而,若是在一位帝王身上,他必要用数年以致数十年的心力,去执掌国家,方可换来天下必定。身为一国之主,继承和发扬的压力与挑战是百姓们难以想象的,凡是在历史载入史册的建立下功勋的帝王,都有着本人努力部分。例如:秦始皇就有个习惯,每天需要看完120斤的信件;朱元璋每天夙起收拾政事,继续到夜间才停;雍正勤政在历史上极为闻名,不外出游猎、不留恋酒色,勤于朝政,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的蓬勃才安乐持续到乾隆时代。可是,儿女后代由于出生在优厚景况,没有接触过社会和权力圈的蛮横,从生下来就养尊处优,除了象清朝的康熙那样的少年英才外,大部分都是安于享乐型的,这些就容易导致大权被大臣掌握,从而导致非正常死亡。


为什么古代帝王很难活过40岁?五点原因让你明白为什么皇帝会短命


精气消耗——皇帝之所以令人仰慕,除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自然再有后宫三千佳丽,妃嫔众多,这也间接造成了帝王短寿的原因。皇帝也是凡人,也是肉身,身后有三宫六院,佳丽三千,能被选进宫内当妃子的,容貌定然是极端出色,皇帝自然会耽于后宫,耗神伤身,甚至造成灭国丢命。历史上因贪恋美色而丢国的皇帝,也不在少数啊。在各式因素下,皇帝沉浸纵欲也就可以知道。如此一来,帝王们身体调养的再好,也抵不过一次次消耗,久而久之,身体更加亏弱,带来的便是精气大量损耗,影响寿命。


为什么古代帝王很难活过40岁?五点原因让你明白为什么皇帝会短命


遗传因素——清朝皇帝最典型了。如光绪皇帝由于遗传因素及朝政压力,他患有肺病等疾病。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只活了51岁,他有11个儿子,长到16岁以上的七位,四个早夭;女儿14个,一个早夭,后代早夭比例为20%。顺治皇帝终年时23岁,子女早夭比例为43%;康熙帝寿命68岁,子女早夭比例是51%。看看,这样的遗传基因,怎么能生出长寿的皇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