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於癌症的真相與謠言,我們希望你能正視它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不知何時起,我們發現自己的親朋好友中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將原因歸咎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安全的食物以及被汙染的環境等。儘管我們也都知道“人有生老病死”,可是每當我們談及癌症或是直面癌症時,還是充滿了恐懼和悲觀情緒。

我們之所以懼怕癌症,是因為對癌症瞭解得不夠多

著名的癌症科普作家、畢業於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專業的李治中(筆名“菠蘿”)博士在演講中提到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有助於我們更加客觀地瞭解中國癌症的現狀。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他說:“現在每一年中國新診斷的癌症患者數目已經超過了400萬,因癌症去世的人超過280萬。也就是說,每分鐘會有超過8個人被診斷為癌症,會有5個人因為癌症去世,所以我們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會遇到這樣的人。”

但是,“中國的癌症發病率現在在世界上其實是排在近70位,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高。事實上全世界癌症發病率最高的20個國家,大部分是歐美的發達國家。”某種意義上,中國的癌症現狀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峻。

之所以歐美髮達國家癌症發病率更高,是因為癌症發生的最大風險因素是壽命。發達國家人們生活和醫療條件更好,因此壽命更長,得癌症的幾率也就更高。

癌症發生最大的風險因素不是大家想象的空氣汙染、轉基因食品,而是壽命。無論男女,當超過55歲以後,癌症發病率就開始指數性地上升。”李治中如是說。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中國人的壽命也越來越久了,這是我們能真切感受到的事實。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得癌症的人會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不必因此感到恐慌。癌症並不一定是治不好的絕症,得了癌症也不意味著很快就會死亡。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日本癌症病理學家樋野興夫在其著作《你不是病人》一書中,提到了日本的情況:

日本一年間的死亡人數約為130萬(2016年推算),其中癌症的死亡人數約為37萬。也就是說,每3.5位死亡者之中約有1位是因為患癌症而去世的。據推測,日本有一半人口在一生中有可能患癌。

即使被診斷為癌症,以現在的醫療技術,已經有超過半數的患者能夠治癒。餘下無法治癒的患者,如果能早兩三年診斷出,據估算其中約70%也能得到治癒。將來癌症將不再是致死的疾病,即使被診斷為癌症,很多患者都會與癌症長期共生。

可見,現實中癌症的治癒率還是比我們想象的更樂觀的。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癌症患者將越來越多。當癌症已變成一種常見病、慢性病,對癌症的理解會直接影響到人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和價值判斷。對疾病的瞭解,可以使人們消除對它的恐懼,從而正確地對待它。

因此我們需要加深對癌症的理解並把正確的知識傳播出去,這關乎社會整體思維方式的變革,也將促使患者及家人理性地接受癌症,並與癌症共生。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為了更好地幫助人們直面癌症,樋野興夫創辦了“癌症哲學門診”。因為現行醫療體制還無法應對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和煩惱,如何消除這種隔閡,探索實際的解決方案就具有重要意義。

在一項針對癌症患者的問卷調查中,當被問到“目前在醫療中最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時,90%的患者回答是“有一個能暢所欲言談論癌症的地方”。患者有自己的主治醫生,日常生活中有親人和朋友,此外還有病友會等,為什麼還會感到無處訴說呢?

這裡隱藏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患者到底希望從“能談話的場所”中得到什麼?

先從醫生的方面來看。本應傾聽患者煩惱、幫助患者緩解憂慮的主治醫生往往忙碌不堪,沒有足夠的時間聽患者訴說。有些患者甚至感到很難與主治醫生相處,醫生的一些細微的言行都會令患者不安。醫生工作繁忙,雖無惡意,但確實存在沒有足夠體諒患者心情的地方。

再從親友、病友方面來看。與醫生相比,通常認為患者比較容易與親友或其他患者朋友建立親密的溝通關係,但實際上很多患者感到溝通困難。

正因為是親人或朋友,很多患者傾向於避開癌症的話題,以免增加親友的不安,影響他們的情緒。而同樣作為癌症患者的病友,因為病情千差萬別,在缺乏專業知識的情況下,考慮到談論自身經驗可能會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出言謹慎。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患者很難找到一個場所,可以安心地談論癌症,傾訴煩惱。當然這樣的場所並不應只限定於醫院、家庭、朋友關係或病友會組織等。“癌症哲學門診”就是一個能讓癌症患者傾訴煩惱的地方。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癌症哲學門診之所以能彌合醫患間的隔閡,為患者提供“能說話的場所”,是因為它不僅傾聽患者的訴說,更是醫患之間的對話;不僅安撫患者的心靈,更能促使患者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人生

一般的心理諮詢大多僅限於傾聽來訪者的訴說,總結並引導和督促患者進行內心的反省,這對緩解不安、煩惱的確是有效的手段。癌症哲學門診的談話時間約為1小時,前半部分與一般的癌症諮詢相同,以傾聽為主。

但重點是後半部分,樋野興夫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這是雙向的溝通,他希望藉此能找到適合患者的有核心力量的箴言。他會引用了《聖經》上的一些話,如“萬事都相互效力”,為癌症患者帶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多麼精闢的語言,出自何人十分重要。每次面對患者之前,樋野興夫常常告誡自己,這是個考驗人格的領域,不是簡單的文字遊戲。

在後30分鐘,同樣作為“人”(而不是“病人”)的患者與樋野興夫之間進行的是一場嚴肅平等的交流。這是癌症哲學門診超越了安撫患者心靈的層次,進入哲學思考領域的原因,而雙向的平等對話正是達到這一境界的形式。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實際上,日本的癌症5年生存率已經超過50%。即使被診斷為癌症,已經有50%的患者可以治癒,或與癌症長期共生。值得注意的是,50%是個微妙的數字,也就是說剩下的50%的患者短期內將被癌症奪去生命。癌症被視為不治之症,原因也在於此。

不同於其他疾病,癌症的“確診”有時被稱為“宣判”,患者通常會遭受巨大的精神打擊。經常聽到患者說,頭腦一片空白,甚至不記得當天是怎麼從醫院回的家。還有些患者會患上抑鬱症,難以對治療保持積極態度。

要真正從消極的不穩定情緒中走出來,需要患者重新肯定自我存在的確定性和重要性。為了重新找回自我,從某種意義上說,“忘卻疾病”是必要的。被診斷為癌症的患者容易焦慮,傾向於自己收集相關信息,但往往是越收集越不知道該相信什麼,反而更加焦慮不安,陷入惡性循環。

這裡所說的“忘卻疾病”,是指不要讓疾病佔據全部的生活,適當降低疾病在生活中的優先程度。如果沒有對人生以及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優先順序進行過深入的思考,患者很容易被不安的情緒所左右。相反,如果能看清自己要完成的使命,使“現在”這個瞬間能為完成這個使命而努力,那就自然能超越疾病所帶來的焦慮不安。

癌症患者應從“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的角度來思考。不安是對“未來”的不安,感到不安時心已不在“今天”。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也就沒有對明天的不安,應該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會浮現在眼前。

這不是意識決定一切的唯精神論。忘卻病痛在醫學上並沒有證據證明能夠延長壽命,但意識能夠影響行動,改變生活從改變意識開始。

這種改變會使人生變得幸福,會令患者更積極地面對治療,會使一些患者患癌卻能頤養天年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來癌症哲學門診的患者通常都由家屬陪同。當患者被診斷為癌症時,家人也同時面對如何接受癌症、配合治療的問題。然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親人的言語態度有時反而會增加患者的負擔。作為親人,有時言語中難免會帶有說教的口氣,比如“你為什麼就是戒不了煙、戒不了酒呢?”這當然有道理,但卻令患者難以接受。患者已經明白會被指責,但真從親人口中聽到,只會更加消沉。

同時希望親人理解,有時同情與擔憂也並不是患者所能接受的愛。被人同情、被人擔憂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但同時也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有些患者不願看到自己給周圍的家人、朋友增添麻煩,反而事事小心,結果適得其反。親屬有必要認識到過度的擔心對患者是一種負擔。

當然陪伴患者時間最長的還是家人。作為患者如何與家人相處?作為家人又如何與患者相處?我認為,關鍵是相互原諒

癌症是一種不得不面對死亡的疾病,同時也給了患者和家人一個反省人生、了卻恩怨的機會。正因為身處一種親密的關係,有些歉意和遺憾難以表達。雙方把至今都無法開口的情緒表達出來,互相原諒,對患者來說,也許是人生中最後的一件大事。患者將因此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無憾地離開人世,而與患者度過的時光將為家人留下美好的回憶。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癌症需要被治療,患者因為癌症而產生的心理問題也需要被治療。如果能夠醫好患者們的“心病”,即使身患癌症也能夠開心樂觀地過好每一天。正如樋野興夫在《你不是病人》中所說的,“哪怕明天會死,今天也不要忘記澆灌生命之花”。

本文觀點資料來自

《你不是病人》

那些关于癌症的真相与谣言,我们希望你能正视它

《你不是病人》

作 者:(日)樋野興夫

“與癌共生”的時代

如何更好地認識癌症、面對癌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