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时隔60年,来自郑州市的82岁志愿军女战士李锦云站在了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旁。为了圆自己的多年梦想,她在女儿张庆娥的陪同下,第二天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去祭奠战友。

达近千米的鸭绿江铁路桥,中方所剩的四孔残桥保留至今。断桥上弹痕,至今依然可见。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当年,李锦云等志愿军战士从鸭绿江大桥凯旋时,丹东人民欢迎的盛况犹在眼前。

这次,守桥的武警官兵允许她们下车在桥上走一程。一位武警军官告诉他们,一般人不能在桥上行走,因为他们是志愿军战士,是经过特批的。武警战士还和她们留影。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1950年,李锦云随部队赴朝作战,她是志愿军独立高炮营的一位女战士。高炮营仅有5个女兵,三个是司机,两个是卫生员。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2010年7月23日,在锦江山西麓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门前,李锦云看着一门高射炮,倍感亲切,这是当年她们高炮营使用过的同一型号的高射炮。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60年一个甲子,志愿军战士有的已经去世,活着的也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李锦云多少次梦回朝鲜。这次,她随河南“赴朝祭拜英烈团”一行,终于圆梦朝鲜。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在朝鲜的几天里,李锦云等人到了志愿军烈士陵园、板门店等地。故地重回,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依山而建的朝鲜平安南道桧昌郡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最大的一座志愿军烈士陵园,苍松翠柏中,长眠着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李锦云和其他几位头发花白的志愿军战士,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祭奠战友,她们把从国内带来的粽子、水果放在墓前,把冥币、烧纸点燃,把带来的黄土和黄河水洒在了烈士陵园。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平壤市兄弟山志愿军烈士陵园里长眠着114名志愿军烈士,这是志愿军老战士去的又一个烈士陵园。

看到烈士的墓碑,李锦云神情肃穆,眼眶湿润。

时隔60年,82岁的志愿军高炮营女战士赴朝祭奠战友,此生无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