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1954年7月3日,一个震惊中外的消息从江西迅速传遍海内外,

由现在的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的前身国营320厂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经过首次升空试飞获得成功,

开启了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到仿制再到自主研发的历史进程,也成为创立一个航空新时代的标志。

毛泽东也亲自签署了嘉勉信。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中苏谈判协议达成后不到两个月,中央于1951年4月17日作出 《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几天后,

确定在南昌建立新的飞机制造厂。 1933年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时,曾跟意大利合作,

在南昌市东南近郊建造了“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1949年,飞机厂的主要设备和大部分人员被国民党运往台湾。

解放军接管了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1500米的碎石跑道、指挥塔台以及没运走的30多台旧设备,成立了“南昌航空站”,

并与国民党留下的南京航空配件厂(22厂)合并。 1951年5月,何长工来到南昌,对红军时期的老战友、江西省省长邵式平

说:“我党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在南昌打响,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要出在南昌! ”邵式平向中央立下“军令状”,亲自挂帅建厂。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当时,几间厂房是在废弃的厂房上改建的,机械加工主要集中在“八角亭”式厂房内,而飞机的修理、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挤在一个2500平方米的机棚内。由于没有图纸和资料,修理全凭经验。有些钣金件和蒙布损伤,无法更换,只能采取挖补的办法。

热处理只有一个锻工出身的老师傅带两个学徒,技术员只有几个人,调度员仅有一个。生活条件更苦,

职工住在简易篷里,南昌夏天蚊子特别多,许多从北方调来的技术人员一开始无法忍受。尽管条件艰难,

他们也用神话般的速度57天就创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1954年7月26日,三二0厂在试飞站隆重举行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庆祝大会,3架军绿色初教五飞机发出轰鸣,

腾空而起。数千双眼睛注视着用自己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第一批飞机的起飞、编队和作各种特技飞行。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以后,人们尽情欢呼!欢呼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的诞生。

8月1日,毛泽东亲笔签署了给三二0厂全体职工的嘉勉信!1954年8月26日,彭德怀批准同意初教五飞机成批生产。

初教五飞机从制造成功到1958年10月奉命停产,总产量379架。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从南昌起飞,中国最早的航空基地

曾经创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八角亭”厂房依旧默默无闻,八幅向心、钢骨铮铮,它见证了共和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犹如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投身国防,献身航空。

初教5,敢为航空写第一!它的诞生历程如潮一般的壮美,如火一样的热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