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古代也有一個書畫家,能“盲書”能“盲畫”,卻博得後世無數掌聲


文│李東昇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漢字書法藝術獨特而高深。

那麼什麼是書法?書法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通常的“寫字”,我們通常用的“美術字”為什麼不是書法?

電腦上,有那麼多的書體,打印出來又漂亮,為什麼不能稱其為書法?

國畫,西畫,繪畫,有個現實的自然的對照體,而書法呢?

書法與繪畫的標準有什麼區別?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幼稚,卻困擾著當下眾人。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前段時間,有一個叫邵巖的人,用注射器,射墨寫書法。

網友說,字是寫出來的。

不寫連字也不是,何來書法。

熱過一段時間後,又來了一個叫張強的教授。

閉上眼睛寫書法。

美名曰,“盲書”。

張強教授解釋說:

他是“放棄控制性,追求純粹的寫作”。

“帶有先鋒性的東西,大家怎麼罵,我都理解。”

“他們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藝術是什麼。”

網友還他兩個字“騙子”。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據總結,當下特殊方式寫字的還真不少。

有“大喊跺腳型”寫字的,專業的稱謂是“吼書”。

這種書法考驗的不僅有筆力,還有嗓子。

有倒立型的,需要體力支撐。

有矇眼型的,紅綢矇眼,嘴含毛筆。

難度係數高於不看式“盲寫”。

頭髮作筆型,甩動頭髮,“人筆合一”。

難度也不小。

此外,還有“趴地型”。

“手口並用型”。

“載歌載舞型”。

等等,不一而足。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漢字書法,只是簡單的線條。

單一的墨色。

卻有著很多制約。

一些書家,所謂的書法家,力圖突破制約。

這沒什麼不好。

關鍵是,因此而失去了漢字書法的基礎支撐。

書法,書法,不講究書法的法度。

失去了傳統。

沒有了漢字書法的味道。

已經不是寫字了。

稱不上書法了。

再創新又有什麼意義?

有什麼價值?

徒增笑耳。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有一些個性極強的書法家。

比如“揚州八怪”中的汪士慎。

這個人,傳說也能盲書,盲畫。

出身草根,四處遊歷,以書畫賣錢為生。

也屬最接近職業書畫家的古代書畫家之一。

出生於茶鄉,安徽休寧縣的富溪鄉。

從小練就了一種本事。

閉目識茶。

只要是茶,讓他閉目聞一聞。

品一品。

可說出茶的出處,採於何時。

有時甚至能說出此茶長於陰面還是陽面。

愛茶成痴,人們送他雅號:“茶仙”。

喜歡用天然山泉水煮茶。

條件允許時,採拾花枝水。

就是清晨花枝上的露水。

他時常耐心地等待露珠順著花須滴入瓶中。

冬天,落在花枝上的積雪。

更是他的喜愛之物。

有如紅樓夢中的妙玉煮茶。

鄰居焦五斗,家藏一年臘梅雪水。

汪士慎雙手捧著壇甕。

懷裡揣著《乞水圖》去和人家交換。

“抱甕柴門四曉煙,畫圖清趣入神仙。

莫言冷物渾無用,雪汁今朝值萬錢。”

這是鄭板橋寫給汪士慎的詩。

成為茶林佳話。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汪士慎37歲之前,歷史上鮮有記載。

說他37歲那年,到揚州謀生。

當時,揚州是繁榮之地。

徽商雲集。

他來揚州是看好這裡的字畫市場。

商人好儒,好字畫。

鹽商馬曰琯、馬曰璐兄弟又是汪士慎舊識。

汪士慎留居馬家。

住在玲瓏山館的“七峰亭”。

自號為“七峰居士”。

書畫,得有人捧,得有富貴人扶持。

他卻寫詩說:

懶向長官垂組綬,愛從野客話煙霞。

又云:白頭蒙見重,無志謁公侯。

不喜結交上層社會的名流,富人。

當時,揚州盛行擬古之風。

仿古之作好賣。

他的人不適應這個環境。

他的畫也不能迎合這個環境。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字畫不好賣,創作不能停。

我們見到的汪士慎的書法。

隸書居多,行書也有。

隸書,用筆挺秀纖細,結字方整。

法度嚴密。

古拙厚朴,雄渾有氣魄。

他的楷行,用筆多有漢隸之風。

書法中有著畫的意境與情趣。

總體來說,汪士慎字畫,品格較高。

師內心,師物,師自然。

他的梅畫,最為獨特。最為知名。

看字畫,似能看到他的內心。

今日之盲書引發非議,古有“盲書”“盲畫”卻受人尊敬,若何?


汪士慎54歲時,左眼失明。

但並未因此而放棄書畫。

相反,他的梅花圖,畫得更好。

稱自己是“獨目著寒花”。

67歲,右眼也失去光明。

盲於目而不盲於心。

因長年累月的書畫生涯,字畫都在心裡。

加之又有從於心,閉目識茶的經驗與功夫。

兩眼失明後,經歷艱苦練習,仍能作畫寫字。

書狂草大字,署款“心觀”,而傳世。

這時候,還戲稱自己是心觀道人。

用心畫出的梅,暗香浮動。

用心寫出的字,流芳百世。

此人,此心,此畫。

豈是當代的盲書者可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