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毛體,淚崩的那一刻,理解了他的書法與人生

他是特型演員,又在異國他鄉,他寫的是“毛體”讓我們淚流滿面


文│李東昇


面對毛體,淚崩的那一刻,理解了他的書法與人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前不久,數十個華人,相約看展。

這是一次名為中國名人藝術家書畫展。

這是在日本東京。

面對唐國強書寫的毛主席書體,毛主席詩詞,幾個華人感動到淚流滿面。

朋友說,你不知道,在異國他鄉,能看到毛體,那是一種什麼感覺?

漢字書法,只有中國才有,是母國的標識。

毛體,毛澤東書體,那是中國的驕傲。

唐國強毛澤東的形象塑造的好。

那一刻,他就是毛主席!

他寫的字,就是毛主席的書法。

我們數十人為他的書法,集體淚崩。

也在那一刻,我們理解了唐國強的書法與人生。

面對毛體,淚崩的那一刻,理解了他的書法與人生

唐國強扮演的毛澤東主席深得人心。

前後飾演的毛主席影視作品有40部之多。

在許多場合,許多媒體上,他表現出對毛主席的無比崇敬之情。

把飾演的重點放在“神似”上。

毛主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世界上罕見的一個人物。

世紀偉人。

世界級的領袖。

過去的影視作品,太過注重形視。

而唐國強,撇開像與不像的問題。

更多地去去接近人物,追求“神似”。

他說,這樣飾演下得功夫更多,也更難,但值的。

面對毛體,淚崩的那一刻,理解了他的書法與人生

唐國強父親是個醫生。

愛好古典文學,也是個文藝青年。

愛畫油畫,也喜歡書法。

在父親的監督下,唐國強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

書路也比較正。

很長時間臨摹研習顏體,柳體。

因為飾演毛澤東而轉向草體,轉向毛體。

大家知道,毛澤東的書體難練。

沒有一定的書法基礎,沒有對人物的深刻了解,形也達不到。

更不用說神似。

面對毛體,淚崩的那一刻,理解了他的書法與人生

朋友說,唐國強是他最尊敬的演員之一。

他飾演過許多皇帝。

比如忍辱負重的勾。

雄才大略而又頗多爭議的唐玄宗。

睿智的唐太宗。

雍正。

還有深得觀眾喜歡的諸葛亮。

直擊靈魂,才能懂得角色的每一個眼神。

每一個動作。

才能讓觀眾相信他就是他演的角色。

演誰像誰,是觀眾對唐國強最大的讚譽。

唐國強對人生,對藝術的那種態度,讓人感動。

他說,有一檔節目,叫《聲臨其境》。

在節目裡,看到了一個老藝人的敬業精神。

同哭同笑,同情緒,同呼吸,共命運。

情緒是一致的,表演節奏一致。

對著屏幕聲淚俱下。

唐國強不看畫面也對上口型。

一個小小的聲音節目,唐國強那麼努力,下功夫。

確實讓人感動。

由此可以看到,他是怎樣扮演毛主席的。

面對毛體,淚崩的那一刻,理解了他的書法與人生

朋友說,明星書法在各種媒體上,炒得很熱。

在國內的時候,覺得那些明星呀,演藝之餘,寫寫毛筆字挺好的。

但是,把自己或好或差的毛筆字,當作書法,秀呀,炒呀,賣呀的,不合適。

太不尊重漢字,太不尊重書法了。

這次藝術展,異國他鄉的中國漢字書法藝術展,卻給了他另外一種啟悟。

明星書法的意義,多不在書法本身。

而在於其影響。

娛樂時代,有明星經濟,也可以有明星文化。

比如影視《盜墓筆記》,不是帶動了宋徽宗瘦金體的學寫與傳播嗎?

再說了,我們不能只把眼光,聚集在明星書法價格上。

明星書法的高價是在其名望上。

我們應該換個角度看,從正能量的角度看。

娛樂年代,書法的通俗化,大眾化,娛樂化也必不可免。

關鍵是找尋其積極的意義。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