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協助力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標誌著中國科協去年年底批准設立的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意見》圍繞“加快建立與世界接軌的柔性引才新機制,探索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新模式,形成海外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在肥聚集效應,助力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這一目標,明確了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的總體要求、空間佈局、重點措施、建設步驟和保障措施。這是繼《合肥市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及其實施細則出臺之後的又一專項政策。《意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靶嚮明確,目標精準。《意見》重點圍繞探索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機制、構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離岸模式、建立柔性引才新機制,集聚海外人才和創新資源,促進海外科技成果產業化,明確到2020年,引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50名(個);柔性引進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量子信息、大數據、機器人等領域海外優秀人才200名;在發達國家、知名院校、創新園區、海外機構佈局離岸基地服務機構50個,合作共建離岸創新合作經濟體100個;每年重點支持10個左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一流或國際先進科技成果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肥創新創業;協助成立200家離岸人才創新創業企業;力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把合肥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海外創新資源集聚中心和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示範基地。

二是資源整合,政策集成。《意見》明確,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政策集成、機制創新,強化統籌、上下聯動”的原則,推進基地建設;圍繞“探索創新創業離岸模式、加速海外人才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建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政策支撐體系”等四個方面,提出了16條政策措施;突出資源整合,整合中科大校友會、合肥歐美同學會、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海外資源;整合涉外的公共服務機構資源;整合現有的政策體系;實現政策疊加效應,合力推進基地建設。

三是合理佈局,示範引領。《意見》結合合肥市產業、雙創和人才等實際,空間佈局上,以合肥高新區為基礎,打造核心區,將合肥經開區、合肥新站高新區和安徽巢湖經開區和縣(市)區作為拓展區,再向合肥都市圈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進行輻射;建設步驟上,分建設和推廣兩個階段;保障措施上,強化組織領導、建立聯動機制和強化組織分工等。

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是2017年11月17日經中國科協批覆同意設立的。省委省政府和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基地建設,省市領導李國英、信長星、鄧向陽、宋國權、凌雲等均對合肥國家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作出批示,要求做好推進工作。基地工作列入《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8年工作要點》,由省科協配合合肥市政府實施。合肥國家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是省科協落實省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深化科協系統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團結引領廣大海內外科技工作者來肥創新創業,助力合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國際部、合肥市科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