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理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立法、制度与教育

《法国世界报》7月30日消息,当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关于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按照新规,在校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时均不得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各种有上网功能的通信设备,除非是出于教学需要,或是在条例中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地点。法案适用于所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即3岁至15岁的学生,并将于今年9月开学时正式生效。

怎样治理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立法、制度与教育


法国禁止初中以下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手机,不是简单的出台禁令,而是通过立法,将其成为法案,这是我国在治理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时,更应该借鉴的,即对于家长和社会公众关注的教育议题,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论证,而不是拍脑袋决策。而在立法之外,还需要重视相应制度建设以及对学生的引导、教育。

我国未成年学生沉迷手游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一些学校已经出台禁令,但是,由于是学校的行政规定,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出现班主任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当事学生报复伤害班主任的事件。只有立法,才能使禁令有法律效力。而立法的过程,就是各方意见交锋、利益博弈的过程。比如,赞成孩子使用手机者认为,学生可通过APP学习,不能因噎废食,而反对者认为,使用手机学习,只是学习手段的延伸而已,当使用这一手段的弊端大于收益时,就应谨慎使用。因此,这不是是与非的问题,而是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

怎样治理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立法、制度与教育


而就是禁止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也会存在执行难的问题。诸如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学校怎么处理?学生在课堂上违规使用手机,教师能让学生交出手机吗?这需要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如果教师收缴学生手机,学生不服产生冲突,家长向教育部门举报,如果教育部门不依法调查处理,而是息事宁人处分教师,那教师就不会认真执行禁令,对使用手机的学生睁只眼闭只眼,尤其是在一些薄弱学校,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更可能如此。

这就是说,推行禁令,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需要针对现实,完善学校管理的。对于我国中小学管理来说,依法治教,才能维护学校办学秩序。

与此同时,还必须意识到,就是执行了校园禁令,这只解决了校内使用手机问题,学生沉迷网络还有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这不是靠学校禁令就能解决的,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在社会治理方面,我国目前没有游戏分级制度,这导致未成年学生,很容易接触、使用带有色情、暴力色彩的游戏产品,一些游戏运营商大赚未成年学生(家长)的钱。近年来,舆论一直呼吁建立游戏分级制度,但有关部门并未响应,如果不切实建立保护未成年人的分级制度,那么,就是校园内禁止了学生使用手机,也解决不了学生沉迷游戏,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法国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希望从形式上摆脱任何审查理念的束缚,将宗旨定位在发展经济、保护儿童上。为此,制订了3种等级:禁止不满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禁止不满16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众所周知的X级影片;TP级,即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和TP+avert级,为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内容。这种分级制度贯穿在文学、游戏等所有未成年孩子能接触的文化、娱乐产品之中。

怎样治理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立法、制度与教育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明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可是,这一禁令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往往是出问题后才治理,治理也是一阵风,治理之后又死灰复燃。在一些农村地区,离开学校的孩子马上就进网吧,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校园内治理,校园外放纵,不仅使校园治理无效,而且也会加剧师生冲突:为何不让我玩手机?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国家庭缺乏对孩子使用手机、电脑的教育、引导,是学生没有养成健康上网习惯、网瘾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家长自己忙,就用动画片、游戏打发孩子,不陪伴、指导孩子,孩子很容易被游戏情节误导,也可能陷入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在校园禁止使用手机后,由于通讯联系需要,给孩子配手机无法避免,这需要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陪伴孩子,在孩子使用手机时,告诉孩子控制时间,识别不良信息,是家长必须履行的监护、引导责任。

所以,立法、制度、教育,对治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缺一不可。我国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并建立游戏分级制度、改革学校办学制度,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