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歲半幼兒已會辨識「強者」,這是人類天性之一嗎?

1 岁半幼儿已会辨识“强者”,这是人类天性之一吗?

嬰幼兒會有意識地選擇強者嗎?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和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BSS)主持實驗探索了這一關乎人類天性的問題後,結果刊發在了最近一期《自然人類行為學》上,標題很直白地道出了結論——《幼兒青睞贏家,但不是靠暴力取勝的那些》。研究發現,在 1 歲多的嬰幼兒還沒學會走路或講話之時,他們已經知道誰是強者,並且會有意識地選擇這群人而不是衝突中的落敗者了。

此前奧斯陸大學心理學教授 Lotte Thomsen 的相似實驗就表明,9 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理解衝突的基本定義。當兩個個體狹路相逢時,嬰兒們會自動預測體型更大的會戰勝體型較小的。

UCI 的研究者則在 Thomsen 提出的基本範式內將實驗前推了一步:先用一個“熱身”實驗展示從舞臺兩邊出發的兩個玩偶的目的均是到達對面,然後正式實驗開始,這兩個玩偶在舞臺上相向而行,在中間擋住了彼此的去路,一隻玩偶做出一個“鞠躬”的動作後主動挪到一邊讓另一隻先到達對面。將這兩隻玩偶同時呈現給圍觀全程的 21-31 個月大的幼童,23 人中的 20 人選擇了被讓路的,即拒絕屈服的那隻。

一系列後續實驗(下圖)分別探究了同向玩偶不同的速度、一方沒有到達目的地、無衝突環境、在屈服行為後中斷(即贏者並未繼續前行至目的地、雙方目的均未達成)幾個情況下幼童的選擇,以排除其他因素(比如幼童的選擇是否取決於雙方有無完成初始目標)的干擾。

1 岁半幼儿已会辨识“强者”,这是人类天性之一吗?

“你在利益衝突中行動的方式揭示了你的社會地位。在所有的社會動物物種中,那些社會地位較低的個體會主動屈服於更高階層的。” 論文第一作者 Ashley Thomas 說,這組實驗就是在探究兒童是否也會對地位不等的人做出不同反應。事實就是,他們的確青睞地位更高的玩偶。

接下來,研究人員探究了幼兒是否在乎暴力元素在衝突中的作用。第二個實驗同樣是用兩個人偶做示範,只是這次其中一隻將另一隻暴力推翻以到達目的地。新一批的幼兒被試裡,22 中的 18 人避開了贏家,伸手去拿了受害者。也就是說,他們青睞地位更高的人,前提條件是這種地位是受到其他人認可而非暴力獲取的。

1 岁半幼儿已会辨识“强者”,这是人类天性之一吗?

“我們的研究展現了,人類的一部分天性就是知悉社會地位,9 個月的嬰兒可以預測體型大者獲勝,1 歲半的幼兒主動選擇人們屈服的對象,但即便是這些最年輕的人類,也認為贏家的社會地位和優勢得受到其他人的認可。總的來說,我們會抗拒那些暴力踐踏他人的霸凌者。” Thomsen 總結道。

這種對“贏法”的關注和倭黑猩猩大相徑庭——它們在相似的情境下仍會選擇暴力取勝的贏家。

論文提出,這種差別和兩個物種對階層的不同定義有關。非人類物種中,階層通常被強制性的社會支配(“coersive social dominance”)所定義,但是人類階層不但包括“強制性”,更包含指引、保護和文化學習。人類幼體對“自願”服從更為敏感,大概是因為他們意識到只有能提供“文化利益”(cultural benefits)的個體才能收穫“自願”服從。相反,使用暴力的個體,這麼做恰恰是因為本身的地位沒有被其他人認可,這種人往往只能算危險人物。

如果說成人社會中有意識地選擇強者可以被歸結為成人們多年行走社會的經驗,那麼經驗相當少的嬰幼兒也發展出這種傾向,大概只能歸結為天性使然了。“我們的結果顯示了,那些綁定了核心社會關係的基礎社會準則和動機,可能是紮根於人類天性的,在漫長的數千年裡,它跟隨著共同生活在文化社群裡的人類進化。”

題圖來自 Pexels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