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一個鄉村裡的中國縮影

西山,一个乡村里的中国缩影

鄉土臨桂

點擊上方藍字或掃碼關注

西山,一个乡村里的中国缩影

△新寨村的一幢幢別墅。

西山,一个乡村里的中国缩影

△西山村新建的現代化養殖場。

西山,一个乡村里的中国缩影

△西山村民將養殖的肉雞裝箱外運。

西山,一个乡村里的中国缩影

△筆直的水泥路通向西山村,兩旁種植了大片砂糖桔。

政策紅利和村民生活需求的完美對接,讓“落後”西山村華麗轉身。

9月3日,記者乘著車子,沿著一條筆直的水泥路前往臨桂西山村。山間的田垌中,成片的果樹連綿不絕,鬱鬱蔥蔥,一派生機。

車子轉過一道彎,路的盡頭,是拔地而起的一幢幢樓房,小青瓦、馬頭牆、白粉牆,獨具特色的小別墅、平坦的水泥路、寬闊的體育場,與鬱鬱蔥蔥的青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這裡是臨桂區五通鎮西山村委的新寨村,從外面來到新寨的人幾乎都會為看到的這一幅畫卷而震撼。

然而,對於新寨村的村民來說,這一切的變化僅僅是發生在過去的6年間。村支書唐龍發跟記者聊起了村落變化的前前後後。

“我們新寨村距離五通鎮政府駐地有近10裡的路程,整個村落都是在山裡面。村裡幾年前還是泥巴路,凹凸不平。儘管毗鄰321國道,然而由於道路不通,村民進出不便。2011年前,村民還住在幾十年前建的老屋裡,到處漏雨,人口又多,大家都想建新房子。”唐龍發說。

村委把村民的意見相繼反映到鎮縣兩級人民政府,剛好趕上當時的臨桂縣想打造幾處高標準新農村示範點的機遇。縣政府經過多方調研,決定先修好通往新寨村的路,讓村裡的交通通暢便利起來;緊接著,推倒山坡下村民原來的泥巴房子,統一規劃,統一在原址進行重建。

“我們村的村民想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比較強烈,所以實施整村推進的過程中,拆遷、建設、規劃,大夥整體上都沒有什麼大的矛盾,思想上相對比較統一;同時,我們很好地利用了政府提供的政策,解決了道路修築和環村水系、排汙系統、村落綠化、體育場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平均下來,每戶人家房屋的建築面積接近300平方米,加上裝修總共花費了18萬元左右;在這過程中,政府給每戶人家補助了50噸水泥還有琉璃瓦等材料費,每戶補助的建築材料價值高達4萬多元。”村民李金旺告訴記者。

記者觀察:新寨村由於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村民的居住生活條件一度十分落後;跟政府政策的適時“吻合”,使村子的狀況實現了後來居上。

政策紅利和村民生活需求的完美對接,使新寨村實現了華麗轉身。

記者觀察發現,在高標準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如果沒有政府的統籌推進,就會出現亂搭亂建、雜亂不堪的狀況,綠化、汙水處理、道路建設等配套建設難以跟進或完善。

新寨村村民每戶僅花費18萬元就能住進寬敞明亮的小別墅,讓五通周邊村子的村民羨慕不已,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西山村委下轄自然村馬鞍村的村民受其影響,強烈要求政府也對馬鞍村整村推進,進行新村建設,如今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新寨、馬鞍村已成為臨桂區兩個高標準示範性的新農村建設點,成為當地人居環境改善的標杆。

20多年前,西山村嘗試“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小農戶”抱團走向大市場,創出了農企合作的致富路子

走訪了令人驚豔的新寨村後,記者想起從321國道路口乘車去新寨村的一路上,道路兩旁群山連綿,只有中間的田垌有少許農田,其他大多是山場,那麼當地的村民主要是靠什麼生活?

面對記者的困惑,西山村委副書記李雙桂帶領記者爬上了村子後山的山坡,一路上,一間間雞舍鴨棚在綠樹掩映下,成百上千只雞在雞棚前的小院子裡啄食。李雙桂跟記者邊走邊聊了起來。

西山村委有530戶,總人口2100多人,地處偏遠,人多地少,即便是放在整個五通鎮來說,各方面條件並不算好,如何發展如何致富多年前就成為村民們思考的大難題。

“您看到了,我們村的人大多都搞養殖,主要是養雞養鴨養豬,外出打工的比較少,每戶人家的收入從數萬塊到幾十萬塊的都有。”李雙桂聊起了西山村搞養殖的前前後後。

1995年,來自廣東的溫氏公司在五通一帶推廣“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當時,這種合作模式比較新穎,看的人多,敢於嘗試的少。五通很多村子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都比我們村的條件要好,大夥覺得一動不如一靜,還是不折騰的好。而我們西山村的情況則不同,村子位於山裡面,能利用的土地及各方面條件有限,大夥聽說公司提供養殖的種苗、技術、飼料,全程指導養殖,還保價回收,一些膽子大的村民開始嘗試著搞起了合作養殖,沒想到收益還不錯,於是大夥都跟著養起了雞鴨豬。”

一晃20多年過去了,儘管位於山裡,因為多年搞養殖,西山村的村民整體上並不窮,也成為整個桂北地區溫氏公司推廣“公司+農戶”合作模式的典範;因為搞養殖收入不錯,西山村的村民外出打工的也少,村落的發展和建設整體走在了五通鎮的前列。

除了養殖,近幾年來,村裡還大力發展柑桔類水果的種植、苗木種植,引進鐵皮石斛、獼猴桃等特色種植產業,使得西山村實現了多元化特色發展。

記者觀察:如今,“公司+農戶”幾乎已經成為一種農村農業轉型的普遍推廣模式,利用公司的資金、技術,農村的勞動力、場地,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我們搞養殖的,特別是養雞鴨豬,如果一上規模,遇著雞瘟豬瘟發生或者養殖的低谷期,農戶既缺乏技術,更難以與巨大的市場抗衡。有了大公司、大企業的介入,技術、資金、市場等各方面都得到保障,使得小農戶得以抱團面向大市場。”李雙桂說,20多年來,溫氏公司跟當地農戶合作,總體來說公司肯定是盈利的,農戶也致富了,實現了雙贏,創出了一條有效的農企合作路子。

發展不均衡的西山村曾是貧困村,村委爭取各方支持,建立現代化養殖場扶助貧困戶,打贏脫貧攻堅戰。

西山村如果光看新寨、馬鞍村,看到山坡上一幢幢的小別墅,田垌間一蔸蔸砂糖桔樹,林下成千上萬的雞苗,感覺這裡如同世外桃源。

再看看西山村的一些數據:規模以上養豬戶16戶,年出欄16000頭;規模以上養雞戶210戶,年出欄44萬羽;砂糖桔等柑桔類的水果種植面積超過1000畝……

這是西山村的一面,而西山村的另一面是:整個村落有530戶2100多人,耕地2423畝,林地18000……地處山區,人多地少,發展不均衡。西山村總共有7個自然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27戶89人。

跟很多貧困村情況相似的是,西山村的貧困戶主要是因病、因學致貧。怎麼幫助他們實現脫貧?西山村委在進行“一對一”幫扶的同時,村幹部、村民代表和貧困戶一起協商成立了一家現代化養殖場,利用“黨支部+村集體+貧困戶+公司+養殖能手”的模式,針對27戶貧困戶的長遠增收問題,給他們創建一門產業。

在西山村後山的山坡上,記者走進了一個養雞場,近2000平方米的面積,幾千只雞養殖在裡面,卻沒有異味,雞舍內涼爽乾淨。

負責照看雞舍的村民李福妹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嘗試建設的現代化雞舍,你看雞舍內有好幾條供水線和供料線,可以給雞按時投食飲水。養雞場搞好了我們有可能增加養殖數量,擴大養殖規模。”

記者瞭解到,這個養雞場建設得跟工業生產線一樣,一次可餵養24000只雞,採用全自動的設備,投食、投水、供暖、通風都實現了自動化操作。只需要兩個人操作看管,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養殖的利潤。據瞭解,養雞場可年出欄3批肉雞,每批2萬多隻,總利潤近30萬元,這些收入全部用來扶持貧困村民。

經過一系列努力,2016年,西山村實現了脫貧摘帽。

記者觀察:在西山村走訪,村裡的別墅、桔園、雞舍,使得參觀者往往會忽視村中的貧困戶。西山村採取向政府、企業爭取幫扶政策,建立現代化的養殖場,創立產業扶助貧困戶,最終打贏脫貧攻堅戰。

緊緊依靠黨委政府,順應社會發展,敢為人先,抓大事,是西山村幾十年來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根本原因。

西山村從20多年前村民以要改變命運的魄力率先跟公司合作搞養殖,闖出一條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緊接著,藉助政策“紅利”,修路建新村,進行產業扶貧,一步一步實現了村落的跨越式發展。

做了20多年村幹部的唐龍發揭示了西山村發展的奧秘,那就是“依靠黨委政府,順應社會發展,敢為人先,抓大事,敢闖敢幹”。西山村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印證著西山村委班子帶領村民砥礪奮進的歷程。

1995年,溫氏公司在桂北推廣“公司+農戶”養殖模式的時候,農戶觀望的多,真正加入的少,唐龍發等人在多方考察和衡量之後,率先跟公司合作,結果大獲成功。身為共產黨員的他,給大夥帶了個好頭,也取得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於是這種新型合作模式很快在西山及五通其他的村落推廣開來。

經過多年發展後,唐龍發及很多村民發現傳統養殖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耗費人力大,汙染嚴重,利潤越來越薄,必須進行轉型升級。

向鎮黨委政府彙報後,村委經過多方考察,決定利用給西山貧困戶建設脫貧項目的機會,建立全自動化的新型養殖場。目前,養殖場已取得了初步的效益。西山周邊的村子看到成效後,也躍躍欲試。

西山建立的現代化養殖場,整體投資超過百萬元,資金、土地來自各級政府和社會的統籌協調籌措支持。就像村民李催貴說的:“西山村的每一處變化,如果沒有黨委政府的領導和介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村委班子,那是很難想像的。”

記者觀察:

仔細觀察西山村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發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緊緊依靠黨委政府的領導,依靠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支持。其次,村落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要有像唐龍發一樣敢闖敢做想幹事能幹事的村委幹部。

記者手記

站在西山看中國西山是桂北山區一個普普通通的傳統村落,在改革開放後的幾十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仔細考察這個小村落幾十年來的變化,就不難發現:黨的建設及領導,村落及基礎設施的改善,產業的發展與轉型,脫貧攻堅與幫扶,建設現代化示範性新農村,大時代下一系列我國農村發展改革的大動作與成績,幾乎都可以在這個桂北小村子裡找到影子。

可以說,西山村是大時代中國農村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幾乎可以看到不同階段國家發展的影子在這裡的投射。

站在小小西山村,我們感受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