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的「紙牌屋」 混官場看這部電影就夠了

中國版的“紙牌屋” 混官場看這部電影就夠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國產經典黑色幽默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背靠背 臉對臉》。這部影片堪稱中國版的“紙牌屋”,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官場的人情冷暖、爾虞我詐,人際關係的波譎雲詭,人生命運的起伏變化,都蘊含在影片的劇情轉換之中,看完心情會有點壓抑,又覺得無比真實。

電影《背靠背 臉對臉》圍繞某地代理文化館館長王雙立展開,王雙立一心想把自己職務上的“代理”二字去掉,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權謀鬥爭。當了三年代理館長的王雙立,市委組織部在單位內部搞投票選舉文化館館長人選的時候,王雙立給自己也投了一票。

本以為自己轉正是勝券在握、十拿九穩,沒想到上頭卻找了一個理由,空降了一個基層的大老粗馬鄉長到文化館當館長,王雙立的館長夢泡了湯。

不甘心就此失敗的王雙立,憑藉自己在文化館多年的人脈經營,多次給初來乍到的馬館長使絆子,給他在單位內部樹敵,在工作上出難題,在上級面前製造出糗的機會。

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市裡組織抗洪救災,馬館長喜歡拍照,拍了一些領導奮戰在抗洪一線的照片。單位的臨時工攝影師猴子讓王雙立挑一張領導的照片去參加攝影展,王雙立挑了一張領導在抗洪前線由下屬打著雨傘,身上一點泥水都沒有的照片。

等到領導參觀展覽的時候,上級領導冷局長看到了這張照片,很是尷尬,也讓冷局長在市領導面前丟了臉面,冷局長對馬館長很不滿。最終馬館長順利被趕走,王雙立又成了代理館長。

王雙立後來幹了不少政績工程,滿心期待著下一次能轉正,沒想到事與願違,上面又空降了一位年輕人來當館長,這個人正是冷局長的秘書小閻。於是王雙立又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第二輪鬥爭。

主人公王雙立不能說沒有能力,他跑貸款、蓋歌舞廳、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利益爭鬥都是一把好手。他能夠出政績,在官場又長袖善舞。

但正是這樣的一位能人,在經歷數次失敗之後,終於悟出來一個道理:在官場上混,走上層路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沒有靠山,沒有人替自己說話,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所以,影片的明線是王雙立為謀取文化館館長職務進行的鬥爭,徐副局長與冷局長之間的高手過招,是影片的一條暗線。

經歷過幾番掙扎和努力之後,後來王雙立也想開了,就算當了館長,也只不過是個正科級,也算不上出人頭地。於是王雙立徹底變得佛系,每天練習書法,修身養性,對館裡的事不聞不問。

就在這時,事情卻出現了轉機,文化館館長小閻因為與女下屬私奔,出了生活作風問題,文化館的館長又出現了空缺,在家裡修身養性的王雙立被組織找去談話。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最終王雙立有沒有當上館長,我們不得而知,留下的卻是深層次的思考。

這部影片的風格非常樸實,樸實的演員,樸實的劇情,樸實的對白,表現手法生活化,在豆瓣的評分卻高達9.2分,秒殺了百分之九十的國產電影。但正是因為電影的樸實和情節刻畫的真實,卻更能讓人感覺到真實。

影片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背靠背,臉對臉,隱喻了中國官場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職場的殘酷,

面對面的時候笑臉相迎,背地裡的時候卻各自心懷鬼胎、明槍暗箭。

片中對體制內仕途競爭的描述、對中國官場人情世故的描寫,可謂是鞭辟入裡、入木三分,看完讓人拍案叫絕又感慨不已。影片描寫的人和事,即使放在今天看來,仍然能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讓人感嘆一直以來體制內的運行規則還是沒有變。

1994年在電影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爭奪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同一年,中國也湧現了多部經典的影視作品,比如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藝謀的《活著》、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李安的《飲食男女》等等。導演黃建新拍攝的這部反映中國基層官場權謀鬥爭的電影“背靠背 臉對臉”,堪稱是中國版的“紙牌屋”,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也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力作,強烈推薦給大家。

中國版的“紙牌屋” 混官場看這部電影就夠了

中國版的“紙牌屋” 混官場看這部電影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