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誕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預言中美未來

李光耀诞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预言中美未来

今天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先生誕辰95週年。1923年的9月16號,李光耀在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號出生。2015年03月23日,李光耀因病醫治無效去世。

儘管李光耀先生已經逝世三年了,但他對於新加坡的巨大貢獻以及對世界政治的影響不會因時間流逝而消失。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獨具慧眼的觀察家、思想家。在其2013年出版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他對世界大國和國際趨勢的很多見解至今仍對現實世界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我們現在所好奇的很多問題,譬如“中國未來會怎樣”、“美國未來會怎樣”、“世界未來會怎樣”等等,李光耀都在書中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今天,讓我們在緬懷李光耀先生的同時,重溫其思想的魅力。

中國未來會怎樣

中國在未來二十年內發展成什麼樣?你想要了解中國,就必須瞭解中國的人民和社會。

五千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為,只要中央政權是強大的,這個國家就安全。如果中央虛弱了,國家就會紊亂。一個強大的中央帶來一個和平繁榮的中國。每個中國人都這樣認為,這是他們從根深蒂固的歷史教訓中吸取的基本原則。在短期內,人們不可能背離這一原則。這種心態比共產主義的歷史要長,已存在數個世紀,甚至數千年了。

西方一些人希望看到中國實現西方傳統的民主,這是不可能的事。中國沒有這樣的傳統。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擁有13億人口、人民具有不同文化和歷史傳統的國家。它將會走自己的道路。

中國的開放正在緩慢而又確實地改變中國社會的面貌。1976年我第一次訪華時,中國是一個非常封閉、僵硬的社會。街上的普通中國人穿著藍色或黑色服裝,看上去幾乎一個樣。

那天雖然不是學校的假日,但他們帶著一大群學童來歡迎我。孩子們唱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我在想:“他們應當在學校中讀書,不應該浪費他們的時間,從學校來到機場,再回到學校,耽誤了一整天的學校課業。”

這個制度確實有些死板。他們迎接客人,試圖讓人對他們顯示的熱情友好有好感,同時也要對歡迎的人數、規模以及他們做事的整齊劃一留下印象。

李光耀诞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预言中美未来

李光耀與毛澤東

我想,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他們已明白這樣做並沒有給客人留下任何印象。此外,藍與黑的制服也沒有了,現在你在街上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服飾。西方奢侈品牌發現,中國是一個可以賺錢的市場,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市場,僅次於日本。

由於送禮文化,高檔手錶和皮革製品在特殊需求之列。奔馳和寶馬汽車雖然在很多發達國家的訂單滯銷,但在過去兩年裡,在中國的銷售量翻了一倍還多。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追求美容、昂貴的服裝和舒適的生活。他們已經認定,簡樸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創造一個幸福的社會。

中國越來越強盛了,這對明天的中國意味著什麼?我們在30年內會看到一個更為獨斷、更加民族主義的中國嗎?有可能。我在這個新中國的第一階段,看到不斷滋長的民族主義,這是因為中國人感到他們有實力了。

但是,當他們開始意識到能做的還是有限時,就會停下來進行反思。由於他們已認識到,展示實力並不能使美國人離開這個地區,因此他們將適度地展示力量。他們將會意識到,他們對比他們小的鄰國越施加壓力,這些國家就越會向美國靠攏。

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不可能是不容變更的。在今後幾十年裡,如果不發生意外,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持續。但是數個嚴重的國內挑戰將消耗中國政府大量的精力、時間和資源去處理。如果任何一個挑戰失去了控制,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經濟衰退或社會動亂。

即使保持了穩定,也還會有一些限制的因素。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例子吧,為何蘋果手機不是在中國發明的?中國的知識產權法進而企業制度目前還不能提供足夠的獎勵,去解放我們從歷史上明確瞭解到的中國人民擁有的創造力。

但是我樂觀地認為,目前中國的領導層有足夠的意志和能力,理智地處理這些國內挑戰。在過去的改革開放中,中國已證明能夠對錯誤的政策反省,及時予以制止和避免造成更大的問題。

李光耀诞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预言中美未来

李光耀與鄧小平

美國衰落了嗎

美國並沒有逐漸式微。因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拖拉又凌亂的軍事佔領,以及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使它的聲譽遭受了打擊。但是,具有洞察力的歷史學家會指出,目前看似變弱又疲憊的美國曾經從更為嚴峻的局面中回彈。

在人們的記憶裡,它面對過不少艱鉅的考驗和挑戰:大蕭條、越南戰爭、戰後迅速崛起的工業強國日本和德國。每一次,它都能重拾意志和毅力去恢復其領先地位。美國最終會克服困難,未來也將是如此

美國的成功在於活力十足的經濟,而這活力的來源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不僅能以更少資源去實現同等的產出,還能不斷創新,創造出很快被世界認為有用、可取的全新商品和服務。蘋果手機、蘋果電腦、微軟、互聯網——這些都是在美國而非其他地方創造的。

與美國相比,中國有才華的人更多,可是他們為什麼就沒能有類似的發明?顯然的,他們缺乏美國人所擁有的思想火花。

這點思想火花,意味著美國人能夠不時想出可改變遊戲規則的新發明,使這個國家又走在前沿

即使衰退論者是對的,美國的確正在走下坡路,但人們必須記住一件事,即它是一個大國,衰退將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如果新加坡是大國,我就不會那麼擔心我們是不是採取了錯誤的政策,因為弊端會很慢才顯現出來。然而,我們只是個小國,一旦錯了,就會很短時間內帶來災難性後果。反觀美國就像一艘大油輪,它不會如小艇那樣,說轉身就轉身。

李光耀诞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预言中美未来

李光耀與奧巴馬

但我認為衰退論是錯的,美國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相對於中國,它可能變得不那麼強大。它在西太平洋發揮的影響力可能會受到影響,它可能在數量和國內生產總值上不敵中國,但是美國人的關鍵優勢,即它的活力不會消失。迄今為止,美國社會還是更富有創造力。事實上,美國人針對國家是否衰退正在進行辯論,這本身就是一個健康跡象,顯示他們沒驕傲自滿。

美國擁有一種頌揚勇於出去闖天下者的文化。他們如果成功了,就會被視為優秀的企業家,受人欽佩並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和認可。如果失敗了,就當做是很自然的中間階段,是通往終極成功的必要過程。所以他們會振作起來,重新開始。

這種文化有別於英國文化。在英國這個比較靜態的社會里,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所處的身份和地位。在這方面,英國深具歐洲特色。英國人有過不少偉大發明——蒸汽機、紡織機和電動馬達,他們獲過許多諾貝爾獎。但是他們的發明很少成功地被開發成商業項目。為什麼會這樣呢?

跨越兩個多世紀的大英帝國造就了一個崇敬舊富豪和地主階級的社會,暴發戶受到鄙視。年輕聰明的學生立志要當律師、醫生和專業人員,即那種因為智力和動用腦筋而受人景仰的人,而不是那種苦幹和運用雙手的人。

相反的,美國是一個新型社會,沒有階級障礙,每個人都頌揚起家致富,都想發財,從而形成一股強有力的衝勁去創業生財。在美國企業,年輕人往往在會議上有更大的發言權,而他們洋溢的生氣會被疏導以幫助公司變得更具創造力。

李光耀诞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预言中美未来

李光耀與小布什

全球經濟何去何從

世界經濟的重心已明確地從大西洋轉向了太平洋。如今,後者是世界最大貿易網絡的所在地。在不久之前,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曾在政治和工業方面引領世界,然而德國人戰敗了,美國人在此後的數十年取得了超群的地位。

三十年後,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大概是中國。一體化的歐洲或許會是第二大經濟體,但非一體化的歐洲就只是27個無法掌握各自命運的經濟體。屆時,中國和美國兩大經濟強國的決定將是最重要的。全世界會密切關注它們的一舉一動,因為它們的任何動作都會造成廣泛而長遠的影響。

太平洋以西的亞洲地區雖會維持強勁增長,卻還需數十年的時間才能趕上美國的消費水平。這有其文化因素。中國人經歷了天災、戰亂以及劇烈動盪的生活,而一個人或一家人必須自力更生,靠在順境時所省下的一切賴以生存。要說服他們大量消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儘管如此,即便亞洲人繼續將相對大部分的收入留給下一代,亞洲仍然會是帶動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主要引擎。我們應該會看到股市起落日益更多地受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所影響,而更少地受到歐美的諸如央行的宣佈,或它們發佈的經濟數據所影響。

正在增長的國內市場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它也被廣泛認為是協助亞洲從2008年和2009年的衰退中迅速復甦的主要動力,並預示了未來的事態發展。亞洲不一定會在瞬間就和美國經濟脫鉤,它有一大部分出口仍輸往美國市場。不過,兩者之間的關係將更趨平等,而亞洲國家的政府將更有信心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也能取得不錯的增長率。

李光耀诞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预言中美未来

晚年李光耀

世界未來會怎樣?世界各國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是任何人都無法給出確定並且正確的答案的。李光耀先生也只是基於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不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緊跟乃至引領各種變化。

正如李光耀先生在書中所說的:“這個世界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了我們豈可當做從未發明飛機、互聯網、蘋果手機和蘋果平板電腦?你只能接受眼前的世界就是這樣,儘可能改善整個社會的命運,否則就跟不上其他地方瞬息萬變的步伐,被拋在後頭。地球可不會為你停止轉動。

本文觀點資料來自

《李光耀觀天下》

李光耀诞辰95周年,生前著作曾预言中美未来

《李光耀觀天下》

作 者:(新加坡)李光耀

新加坡開國元首生前絕筆

洞察天下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