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一點小常識,知識儲備下

心肌梗死,又名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

瞭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一點小常識,知識儲備下

瞭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

急性心梗多發生於冠心病病人,發病突然,但約有 50%~80% 的急性心梗患者在病前 1~2 天或更長時間有先兆症狀,若能提高警惕,則會大大降低死亡的可能性。

瞭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一點小常識,知識儲備下


瞭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一點小常識,知識儲備下



瞭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一點小常識,知識儲備下


瞭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一點小常識,知識儲備下

急性心梗的 10 個常見疼痛部位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區和或胸骨後,表現為突發性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劇痛,可放射至左頸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續半小時以上,休息和舌下或口服硝酸甘油無效,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不敢繼續工作或活動。

但有 20%~30% 的病人症狀不典型,首發症狀表現為胸外非典型部位疼痛,這種情況極易忽視,導致誤診或漏診。當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發下面這些部位的疼痛應該警惕心梗的可能。

心梗救治,牢記兩個 "120"

眾多專家共同呼籲,應針對公眾加強救治心梗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大家牢記兩個 "120":及時撥打 120 急救電話,把握 120 分鐘的黃金救治時間。

第一,及時辨別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現疼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 5~15 分鐘或以上,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

一般來說,胸痛持續超過 5 分鐘就應提高警惕,20 分鐘還不緩解要高度懷疑心梗。

另外,有時心梗還會出現不典型症狀,表現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視。出現上述症狀時,患者本人及家屬需格外警惕,最好馬上送醫,絕不能硬著頭皮忍耐。

第二,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北京市急救中心統計發現,心梗患者中近一半自行到醫院就診,只有不到 26% 的人通過呼叫急救車到達醫院。但實際上,自己送醫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隨意搬動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動,會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撥打急救電話,醫生會在來的路上指導患者先行自救;

其次,很多人不瞭解醫院的情況,送去的醫院可能沒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沒做好人員、設備和床位的準備,從而延誤救治。

第三,平靜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存在冠心病病史,懷疑心梗時,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藥物,但如果沒有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況時,最好不要隨便給病人服藥。

讓病人平躺保持安靜,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吸氧,實在沒有氧氣,可以把窗戶打開,讓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

發生心梗後,最壞的情況是室顫,可能導致猝死。此時,最好保持病人的呼吸道暢通,並做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防止腦缺氧,以免大腦細胞迅速死亡。

第四,配合醫生的工作。

病人如確診心梗就應馬上進行手術,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屬往往不太配合,這和當下的醫患關係有關,導致寶貴的搶救時機白白被浪費。因此,為了病人的安危,家屬一定要信任醫生,並配合醫生工作,儘快簽字,儘快手術。

心梗自救,常備 "2 種藥 "

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家庭小藥箱應有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片,而且還應隨身攜帶,在 120 急救車沒來之時,先進行自救。

懷疑發生心梗後: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1 片,並同時服用阿司匹林。

第一,舌下含服 1 粒硝酸甘油,不一定能降低死亡風險,但可以緩解症狀。而且,可以通過含這片藥來判斷,患者究竟患有心絞痛還是心肌梗死。

如果是心絞痛的話,只要含上 1 片,藥快化完時患者往往就不疼了,即使含 1 片不管用,5 分鐘後可以再含 1 片。如果 2 片含完還不能解決問題,很可能就是心肌梗死,得趕緊送醫院進一步診治。

第二,同時嚼碎服用阿司匹林 300mg,並注意這幾點:

不要使用腸溶片(平時家裡需要備有非腸溶片阿司匹林)、要使用成人劑量的阿司匹林(300 毫克)立刻嚼碎吞下(如果手頭沒有水也要先嚼碎吞下再請家人拿水過來,如果體力不支不要強行起來去拿水)。

特別提醒:不要整片吞服,而是應該把它嚼碎,最短時間內被吸收,從而儘快發揮作用。不要小瞧一片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嚼上一片可能讓死亡率降低 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