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说起儿童失踪的案件,相信各位老少爷们儿经常在新闻里能够看到此类消息,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儿童失踪99%以上都是人贩子干的。

韩国有很多悬疑惊悚电影都是根据真实事件翻拍而成的,其中韩国的三大悬案是电影人们"最喜欢"的,分别是"华城连环杀人案"、"李亨浩诱拐杀害事件"、"城西小学生失踪事件"。

今天要说的"城西小学生失踪事件",也叫"青蛙少年事件"。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关于青蛙少年事件改编的电影有两部,早在1992年时就有部《回家吧,青蛙少年》,2011年根据此案改编的还有一部电影《孩子们》。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1991年3月26日, 5名大邱少年上山抓火蜥蜴(媒体把火蜥蜴误报为青蛙,青蛙少年因此得名),从此杳无音信。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家长报警后,官方动员超过30万人,对邻近山区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最终全无结果。

4年后的一天,电视制作人姜志胜被放逐至大邱。他发现轰动一时的青蛙少年失踪案,在当地仍有着极高的关注度。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姜志胜在事业上野心勃勃。他被放逐,正是因为搏收视率而不惜在节目中造假。如今,他期望借助调查悬案,扬名立万,东山再起。

与此同时,一个大学心理教授黄祐赫引起了他的注意。关于少年的离奇失踪,黄教授有着一套独特的构想,让姜志胜看到了事业的转机。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的黄教授,活脱脱是一个东方的神探夏洛克,气质有型,风度不凡,一言一行都像是荧幕上穿越过来的高智商破案天才。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他又是引经据典,又是逻辑推演,又是分析心理,不断指出案情中的疑点:

失踪孩子之一的钟浩才外出几个小时,母亲为什么慌忙报警?两个月后接到自称儿子打来的电话,母亲为何如此淡定?而录音中长达17秒的沉默,又藏着怎样可怕的真相?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最后,他得出结论,钟浩的父母存在重大嫌疑。

而在两人登门探访之际,更多诡异离奇的线索出现了:

钟浩奶奶对着儿子作出砍掉两人头颅的恐怖手势,其中有什么含义?黄教授上个厕所,钟浩父亲为什么紧张跟随并撒下弥天大谎?

对此,黄教授一一作出天衣无缝的推断,进一步确认:钟浩的父母一定就是杀害五个孩子的凶手。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被黄教授有理有据的分析彻底说服,同时也渴望借此重回事业巅峰的姜志胜,对此如获至宝。

两人一拍即合,制作一部揭秘真相、曝光真凶的纪录片。他们找来大批警方和媒体,在钟浩家敲墙掘地,抽干厕所,高调寻找着孩子的尸体。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然而,新砌的墙下,并无预想中的骸骨,厕所中抽出的童鞋,属于一名女孩,钟浩的父母泣不成声几近崩溃,警方已经没有再挖的意愿,媒体也开始失去耐心……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随着疑点不断排除,胸有成竹的黄教授,逐渐现出了暴躁抓狂的一面。原来他为了使自己的假设成立,刻意隐瞒了许多线索,他的理论,本就千疮百孔,不堪一驳。

最后愿望落空的他,失控呼喊着:这不可能,凶手就是孩子父母,他们转移了尸体……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媒体的镜头下,他原形毕露,宛如一个小丑。

时光荏苒十年,一次偶然,让孩子们深埋山下的遗骨重见天日。闻讯赶回的姜志胜,见证了这一时刻,也发现了新的线索。随着证据不断指向一个男人,他的女儿也陷入了危险。

影片的最后一幕,摇身变成紧张刺激的悬疑惊悚剧:姜志胜只身闯入屠宰场,跟疑凶正面对峙。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是主创脱离现实,完全原创虚构的。按照商业片走向,这里完全可以处理成姜志胜拼命制服了凶犯,给现实中未结的悬案,画上一个英雄主义的句号。

然而姜志胜与宰牛男的搏斗,却以鼻青脸肿的失败告终。对方恶狠狠地丢下一句:大叔,你有证据吗?然后扬长离去。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那一刻,姜志胜突然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中,并不是因为他没能制服凶手,而是他恍然发觉,此刻的他跟当年的黄教授一样,已经被一厢情愿冲昏了头脑。

他自认为证据确凿,判断理智,但其实这个宰牛男人,也跟钟浩的父母一样,只是他脑中的执念。仅仅凭几个疑点就咬定凶手的他,俨然成了又一个黄教授。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看《孩子们》给人一种复杂的体验:三番五次地,每当案情展现出一丝曙光,情节就会急转直下,把我们的情绪再度拉回一望无际的黑暗中。

命运如此强大而残忍,似乎它才是那个凶手,紧紧攥着孩子们被害的真相,稍微摊摊手诱惑一下我们,就藏了回去。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片中的制片人、教授和警官,分别代表了传统侦探电影中的三种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媒体人,高智商的学者型侦探,以及嫉恶如仇的执法人员。

而在影片反商业的叙述中,他们无一例外的惨痛失败,让人倍感无奈和无力。

这部韩国真实改编犯罪电影,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死刑犯的诉讼期限为15年。于是,这起发生在1991年的案件,罪魁祸首仍逍遥在法外,并且将永远逍遥法外。

很多影迷羡慕韩国,他们的电影可以改变国家。

但我更希望,那些缺少戏剧性的现实故事,那些浓墨重彩的社会底色,那些潜逃的凶手和不明的真相,也能被广大的中国观众喜闻乐见;那些不结案的华语侦探片,也能成为票房和话题的宠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