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依然是奇瑞的一名演員

前段時間,奇瑞又發佈了一個新品牌或者說新產品序列。在將凱翼和觀致套現之後,奇瑞的“捷途品牌產品序列”正式上線,雖然把捷途歸在奇瑞商用車旗下,但套路與凱翼和觀致大相徑庭。從奇瑞發展多品牌思路想到趙本山的電視劇《鄉村愛情》,一季接一季的拍,簡單重複和資源最大化利用,雖然沒有多少含金量,但混了個臉熟,對於演員個體來說是成功的。那觀致和凱翼算成功嗎?如果從銷量、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來說,截止目前是不及格的。無論是最初的分品牌戰略,還是觀致、凱翼項目本身,奇瑞在不停的犯同一個錯誤,口誅筆伐也是鋪天蓋地,但發展新品牌的熱情不減,內在的商業邏輯外界還無法參透。當然,也許沒有邏輯,老闆就是《鄉村愛情》的忠實粉絲。

捷途依然是奇瑞的一名演員

捷途發佈的產品戰略是SUV、MPV和新能源車,一舉包攬當下最受青睞的三大細分領域。SUV自不必說是這幾年國人的心頭好,新能源更是滿滿的政策紅利,MPV預計將是二胎時代汽車消費的下一個趨勢,捷途找了一個非常熱的切口進入汽車製造領域。可市場熱度歷來是把雙刃劍,大家都能看到的商機,試問誰不出手?當下除MPV領域競爭沒那麼激烈之外,無論是SUV還是新能源都已經是近身肉搏,各汽車品牌的佈局已經延伸到非常小的細分市場,而2018年年中才有新產品上市的捷途,車怎麼賣?賣給誰呢?

捷途依然是奇瑞的一名演員

其實不論是今年年中才會有產品的捷途,還是目前大熱的電動汽車新貴們,都面臨著產品賣給誰的問題。目前市場不缺乏產品,缺的是好產品和更細分也就是量身定製的產品,福睿斯是長安福特的頂樑柱,上市也沒有幾年,但銷量很穩健,主要是找到了細分市場,是業內成功的案例。成功的訴求意味著奇瑞要給捷途找到合理定位,產品和品牌層面都需要精準的定位,兩者也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此前凱翼定位低端、觀致對標合資品牌,可結果不盡如人意;奇瑞自己風風雨雨這麼多年,除QQ當年火遍大江南北之外,還沒有哪款車能夠稱之為爆款。品牌和產品定位是捷途面臨的第一道坎,也是它能否走的更遠的基礎之一,靠數據說話的大時代,“摸著石頭過河”怎麼也算不上高明的商業策略。

捷途依然是奇瑞的一名演員

定位只是一個品牌的起點,而產品決定品牌能走多遠。參考捷途新發布的產品,造型的確迎合了時下顏值消費的需求,但我們見過太多車展上用個漂亮空殼來哄騙大眾的案例。目前還無法得知捷途這個品牌的運作時間,希望它是經過了幾十個月的準備期推出的匠心產品;如果只是像當年的凱翼賣的是奇瑞產品庫中的舊圖紙,就毫無競爭力了。其實,國產品牌只要沉下心裡踏實造車,成功的例子很多,拿SUV來說,長安、長城、吉利、傳祺的產品在部分市場具有非常強悍的號召力,哈弗H6年銷量突破50萬輛更是鐵錘實證。合資車的品質、自主產品的價格是大家通行做法,捷途同樣也需要,如何做出合資的品質,觀致的經驗值得借鑑。

捷途依然是奇瑞的一名演員

中國是個汽車消費分層很明顯的市場,它對於新品牌的包容度是非常強的,但消費者的認知在變成熟;產品的覆蓋也更廣更細,留給新品牌的時間和空間並不多,究竟揹負奇瑞影子的捷途能否成功突圍,6月見分曉。

捷途依然是奇瑞的一名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