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眾所周知,艾滋病的傳播只有三種途徑:即血液傳播(指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直接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的傳播方式)、性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科學研究表明,艾滋病不會通過食物傳播,也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傳播,與艾滋病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學習都不會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容易引起HIV傳播的高危行為

根據HIV的傳播途徑,容易引起HIV傳播的行為就屬於高危行為,比如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性交行為(包括沒有采用安全措施的同性和異性性行為),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輸入未經HIV抗體檢測的血液或血製品,使用消毒不嚴格的針具,職業暴露,母嬰傳播等。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艾滋病恐懼症,簡稱恐艾症

一般情況下,很多人是因為不瞭解艾滋病,在網上與網友們相互交流負面情緒,導致想法太多,容易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發生高危行為經過艾滋病窗口期(最長3個月)後,即使多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卻仍擔心自己感染HIV。甚至有的人在高危行為後1年、甚至10年仍在反覆檢查,還是擺脫不了這種陰影。這種情況往往是因恐艾帶來的焦慮症或強迫症,叫艾滋病恐懼症,簡稱恐艾症。有這種症狀的人會因此嚴重影響其工作與生活質量,應及時做心理疏導或者服用抗焦慮的藥物。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如何克服艾滋病恐懼症?

1. 請停止對自己過度苛求

有些恐友平時就對自己要求完美,當發生他們認為的艾滋病高危行為後,就會強迫自己去自證“清白”,從而陷入反覆的苛責。我們建議你這樣做:用一種更善良、溫和的方式和自己對話。“好了,放鬆一下,別再逼自己了。”


2. 積極的自我暗示

有些恐友總覺得自己活得比別人痛苦,他們深怕自己過得不好,就會產生了一種深層想逃離目前狀態的心理。我們建議,你需要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治癒過程中的痛苦只會成為脫恐的動力,你要有信心戰勝恐懼。


3. 不要繼續諮詢和搜索艾滋病知識

大部分恐友都掌握了很多的艾滋病的問題,並一直執拗於此,只會陷入更深的痛苦。但是這對脫恐毫無幫助,這是一個知易行難的問題,建議不要繼續諮詢和搜索艾滋病相關問題。


4.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恐友都會在腦海裡不斷的重複、回放、反覆地追憶某件令自己恐懼的已經發生的事情,並常常陷入回憶的沉思,進而開始糾結和痛苦。這時候你得轉移你的注意力,比如說看視頻、運動、聽音樂、跟人聊天等等。


艾滋病不可怕,這些接觸都不會傳染


最後,如果確實有高危行為,並且已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做過檢查的,就請信任醫院的診斷結果。如果還不能放心,存在焦慮恐懼情緒,這個時候需要的不是反覆檢查和網上亂搜信息來增加自己的焦慮感,而是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還存在心理上的問題,是否需要從心理層面脫恐。願大家端正心態,擺脫艾滋病恐懼,迴歸社會。


(供稿:艾防科 黃賽倫)

(內容參考:成都恐艾干預中心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