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在明定陵的地宫中,埋葬着明神宗万历皇帝,以及他的两位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两位皇后都姓王,死后又一起埋葬,表面上看似乎地位相同。但其实,这两个女人的人生经历却大不一样。孝端皇后乃是神宗原配,生前享尽恩宠,很早便被封为皇后。而孝靖皇后却极其不幸,一生都备受凌辱和迫害,惨死后才得以被追封为皇后。

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孝靖皇后王氏,出身于宣府都司左卫(河北张家口怀安县)一个中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名为王朝窭,曾中过武举人,官任锦衣卫百户。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王氏一家搬至京城。万历五年(公元1577),朝廷为万历帝大婚做起准备,开始在民间广选美人。其时,王氏年仅12岁,却被选中入宫。最终,却因未能进入三甲,只得留宫成为宫女。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她被分配到慈宁宫,侍奉万历帝生母李太后。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王氏年仅16岁,却在被万历帝临幸后,“意外”怀上“龙种”。在明朝皇宫中,宫女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因此,宫女怀孕对万历帝来说,并不是一件光彩之事。于是,万历帝对此便一直避而不提。然而,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很快便被万历帝的母亲——李太后知道了。借着一次酒宴机会,李太后便问起了此事,可万历帝却佯装糊涂,不愿承认,便使尽办法、百般抵赖。

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可在明宫中,有专人负责将皇帝的生活琐事记入《起居注》中,以待后查。于是,李太后就差人拿来《起居注》,皇帝见此才无话可说,只得勉强认下此番“过错”。对此,李太后并未责备儿子,只是安慰道:“我已经老了,却一直都没有孙子,若是能诞下男孩,也算是祖宗之幸、社稷之福。至于是哪个女人生的,便不用计较了。”就这样,王氏有孕之事,终于得到了万历帝的承认。然而,万历皇帝却始终都不喜欢她。当时,万历帝独宠郑贵妃,对其言听计从。但郑贵妃在后宫作威作福,却偏偏一直都没诞下儿子。

其实,皇帝家是最现实的,嫔妃有无儿子的待遇截然不同。有了儿子,日后就可能被立为太子,将来更有机会登基称帝。而后宫中都是母凭子贵,女人的身份和地位从此也就大不一样。所以,王氏宫女一有身孕,自然便遭到郑贵妃的百般妒恨。按照明朝的宫廷习惯,宫女虽然身份卑微,但怀孕后也会被赏下封号。可万历帝本就不喜王氏,而郑贵妃又在其中多加阻挠,于是王氏不但未能获得封号,反而频频遭到摧残和迫害。

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直到王氏临盆之际,万历帝的朝臣们终于看不下出了。他们轮番上奏皇帝,纷纷为王氏请愿。而迫于朝臣压力,万历帝也只好将王氏晋封为恭妃。不久,她果然诞下一个男孩,便是万历帝长子朱常洛。可是,只过去四年,郑贵妃也随即诞下皇子。万历帝高兴坏了,并为其赐名朱常洵。有道是爱屋及乌,他不但立即晋封郑贵妃为皇贵妃,还想把次子朱常洵立为太子。

若是按照明朝祖制,立朱常洛为太子是无可争议之事。但万历帝却极不喜出身卑微的王氏,自然也不喜长子朱常洛。而郑贵妃又想让儿子朱常洵当太子,在万历帝耳边吹的枕头风就从没断过。因此,册立太子的问题,竟迟迟都未进行。后来,有大臣上奏万历帝,建议立朱常洛为太子,结果却遭到无情贬斥。而李太后闻知也很恼怒,寻机质问万历帝:“为何不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回道:“他只是个宫女生的。”

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李太后闻言不禁大怒,指着儿子脑门气道:“我本来也是宫女,你也只是个宫女生的。”万历帝听后既尴尬又害怕,无奈只好将朱常洛立为太子。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朱常洛正式成为明帝国储君。此时,他已20岁了。由于郑贵妃专横妒忌,在后宫又一手遮天,再加上万历帝对其言听计从、宠爱偏信,所以朱常洛在被立为太子后,其生母王氏的境遇非但没能好转,反而更加受尽歧视和折磨。她长期被幽禁在深宫中,根本就不能和亲儿子见面,而进封皇贵妃之事则更是无从谈起。

后来,朱常洛有了长子朱由校,再加上朝臣们多年来的竭力劝谏,民间也对此议论纷纷,万历帝迫于各方压力,这才不得不给了王氏一个皇贵妃名位。王氏生下皇太子,又被册封为皇贵妃,听起来似乎已位极尊贵,但事实上却始终饱受摧残和迫害。她长期被幽禁,最后竟哭瞎了眼睛。她忧郁成疾、重病不起时,万历帝从没去看过一次。直到弥留之际,她的亲儿子朱常洛才被允许破锁而入,去看将死母亲最后一眼。

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在临终前,王氏总算能见儿子最后一面,却已是双目失明之人。她只能摩挲着朱常洛的双手,垂泪痛哭道:“你已长大,又被立为太子,我死了也算瞑目。”朱常洛闻言悲痛欲绝,而一旁侍立者也无不黯然落泪。王氏去世时年仅47岁。而更悲哀的是,她生前饱受摧残,死后的丧事竟也办得极不顺利。万历帝对王氏葬身之地的选择,可谓是极尽刻薄。

按照万历帝的意思,只把王氏草草安葬便算了事。对此,大臣们又都看不下去了。再怎么说,王氏也是太子生母,应按照贵妃规格办理身后事。可万历帝对此却置之不理,一直拖延着不予下葬。就这样,王氏的棺椁被停放了10个月,尸身早已变得腐败不堪。最终,也只好草率地葬于陵区东井附近。后来,万历帝驾崩,朱常洛登基,是为明光宗泰昌帝。他自然想给生母一个公道,要将王氏的棺椁迁入定陵安葬。

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然而,王氏生前却只是皇贵妃,而按祖制却只有皇后才能和皇帝同葬。于是,朱常洛便想追封母亲为皇后。不料,这位泰昌帝却是史上有名的“一月天子”,在位只28天便暴崩离世。随后,王氏的孙子朱由校登基称帝,是为天启皇帝。他这才正式追封祖母为皇太后,又将其葬于东井的棺椁迁入定陵地宫,和万历帝葬在一起。

其实,万历帝驾崩前,念念不忘的仍是郑贵妃。他曾留下遗诏,要晋封郑贵妃为皇后,以便日后能同葬地宫,依然和自己相守一室。不料却事与愿违,郑贵妃后来并未被封为皇后,死后自然也没能入陵安葬。而与之相反的却是,宫女王氏生前虽饱受摧残和迫害,死后却凭借皇后的身份和地位,最终得以葬入定陵。这自然是万历和郑贵妃,甚至王氏自己都从未想到之事。

宫女被临幸诞下太子,结果饱受凌辱、悲惨死去,尸身十月未能下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