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爲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an書叔&一年好時光

讀過的書轉眼就忘,為什麼還要讀書?

在知乎、悟空等問答平臺,問這個問題的大有人在。

不同的人應該會有不同的答案。在這周的書單裡,我發現了俞敏洪的答案。

俞敏洪在回答看後就忘的千古難題時說,讀書不光是為了智慧,不光是為了知識的擴展,讀書還可以奠定你內心某種真正自信的基礎,而一個人的自信是走向未來更遠的、更重要的基石。

我曾經在問答平臺回答過這個問題,也引用了類似“你的氣質裡藏著你看過的書”這種虛無縹緲的話。只是,就像安慰人的話都是正確的廢話一樣,絲毫不能解決我自己在堅持每晚看一本書的困惑。糾結這麼久以來,我覺得看過的書會塑造內心的自信,可能是最接近這個問題本質的答案。

就拿我自己來說,最近看了不少心理學書,書中的理論大多看過就忘了,但是我發現,對內心情緒的覺察和控制能力,正在慢慢增加。有時候,即使仍會被負面行為和情緒困擾,但我多半能找到問題的癥結,自己開導自己。

還有,在家庭生活方面,在親子教育方面……讀書,已經在慢慢改變我看待問題的思維模式。讀書,正在改變我的生活,以及我自己。

所以,哪怕你僅僅把讀書當作是一種姿態,只要讀了,也終會在將來讓你心生還好讀過的幸運。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週日:《西班牙旅行筆記》

當個揹包客四處旅遊,是我的夢想。但也許夢想太多,沒能成為唯一且最重要的那一個,所以一直沒有真正實現。

好像是有人說過,如果你能夠為沒有做某件事找到理由,那就證明你對那件事並不是真正的熱愛。這話說得我無法反駁。因為要養家、養娃、養房、養車……總之一句話,沒錢,所以沒辦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真不是理由嗎?

可是當我看了這本書後,我發現了內心對旅遊的嚮往一直都在。旅遊不是到此一遊,而是用心感受和擁抱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這樣的旅遊,才是對時光負責,對生命尊重。這樣的旅遊,我心嚮往之。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週一:《夫婦的格式》

如果我不說,你會知道作者是曾經在國內風靡一時的《阿信》、《血凝》、《冷暖人間》的編劇嗎?

就算我說了,估計你也不知道,而且還有暴露年齡的風險……所以我會說我也不知道,我是通過書中的作者介紹知道這一切的。

作為一位閱歷並不豐富的女性,劇作的原型大部分來自身邊人,卻對人性的把握入木三分。這是作者的天賦和本事。因此,她對夫妻關係的理解和做法,總有出人意料之處。在日本那種男尊女卑觀念非常強烈的國度,作者真是很奇特的存在啊。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週二:《5公里的快活與智慧》

運動與健康的關係,不說你也應該知道。但大部分人的反應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種事。當然,這本書不會解決你能不能堅持的事,而是告訴你運動會怎樣與大腦親密互動,建立良好的回饋機制。

讓人分裂的事情就來了。明明書中把運動效果說得那麼好,可是為什麼運動過程又是如此痛苦不堪呢?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每天下班後都要在運動場跑10圈。堅持了一段時間,身體的累倒是刻骨銘心,內心的充實卻沒怎麼感受過。

我們常說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看完這本書,我想也許是當時只顧埋著頭咬牙切齒趕著自己拼命跑,沒有了解運動的原理,也就體會不到它的樂趣吧。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週三:《時間投資法》

又是一位讓人汗顏的女性達人。手上同時有幾份工作,還要照顧三個小孩,還要寫書、運營博客……關鍵的關鍵,生活沒有亂套,人是看起來悠閒得不得了。

尤其知道她寫一本暢銷10萬冊的書只花了兩個星期,視寫東西如畏途的我立刻凌亂了……

嗯……我在豆瓣上架的兩本電子書,已經五六年了還沒寫結尾。

趁我心中熊熊的嫉妒之火燒起來之前,你趕緊把這本書拿走。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週四:《華為哲學概論》

關於華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泊裡的黑天鵝,是買個寬敞的陽臺好曬錢的傳說。我只是覺得,在陽臺上曬錢,於我而言可能就是一個概率極小的黑天鵝事件。

市面上關於華為的書很多,據說能得到任正非認可的幾乎沒有。這本書卻……還是沒能逃過這種宿命。作者是華為前員工,雖然沒有走“我與華為不得不說的故事”路線,但即使是局內人,三言兩語也是說不清華為的。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週五:《夢想合唱團》

如果你想驗證一下內心是否麻木不仁,可以看一看這本書。但我相信,總有一個故事,就算不會讓你流淚,也會在你心裡紮下一棵刺,微微刺痛你的神經。

我覺得,小人物永遠沒有大歷史。平凡人在歷史的洪流中,永遠是身不由己的。他最多能做到的,就是在大部分人隨波逐流時,努力嘗試著遊向自己認定的方向。因此,當有些平凡人用一種悲壯的方式堅守內心的信念時,你會動容,會肅然起敬。

每個人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當你看到一些人放棄優渥的工作,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在另外一條几乎看不到希望的道路上磕磕絆絆前行時,你也許無法理解,但一定會認可他們就是“平凡的英雄”。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週六:《俞敏洪非常道:我在痛苦中前行》

雖然我不推薦這本書(主要是出現了重複、缺頁等嚴重裝幀事故,如果不是從正規渠道拿到書,說它是盜版也不為過),但是俞敏洪的所思所想確實值得學習。

說句不敬的話,俞敏洪演繹了一出醜小鴨變天鵝的現實童話。一個什麼優勢都沒有的人,卻在人生舞臺上大放異彩,光芒蓋過了很多知識精英。原因可能是他自己所說的笨鳥多飛,也許是跌倒一千次也會爬起來的可怕自信,也許是什麼都沒有的破釜沉舟……

重要的是,世界上只能有一個俞敏洪,你可以學習,但不可能複製。人是如此,事業也是如此。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每晚一本書」第22周書單:讀過就忘,為什麼還要繼續讀書?

無閱讀,不成長。

這是2018年第22周的#每晚一本書#。

2018,閱讀的人,相逢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