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决定定都北京(燕京)的人是谁?

这个人就是元将霸都鲁,霸都鲁是蒙古四杰之一大蒙古国太师、鲁国王木华黎之孙,孛鲁之子。

霸都鲁英勇善战,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时他与元世祖忽必烈对外征伐,并封为先锋元帅,屡立战功。一次忽必烈兵行至幽燕之地,请霸都鲁到军帐议事,问:“现在天下基本安定,我想劝主上回师到和林老家,休兵息民,你看怎么样?” 霸都鲁向忽必烈建议说:“吾祖木华黎太师国王,受命经营太行以南,至今已经三代。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天子居于其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的确,燕京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燕山,左拥太行,右濒渤海,挟五关之险而凭临中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东北和漠北的交通要道,是中原和北方王朝的重镇。霸都鲁再三强调:“我朝龙兴漠北,定鼎和林,至今已经60余年,皆因人口稀少,交通不便,难于实现对全国的统治。燕京乃山河形胜之地,应运而兴之都,驻守这里是再好不过的地方,怎么能弃之而回和林呢?”忽必烈大受启发,顿然醒悟。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1264年八月,忽必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后称燕京)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1271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忽必烈从《易经》中选择了“大元”作为国名。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1273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北京市)。大都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对于霸都鲁确定北京为首都这一高瞻远瞩的建议,《元史》、《新北京地图手册》、《中国国家地理》都做了详尽的记述和肯定。

元朝之前定都北京的政权不过是蓟燕、前燕、大燕、刘燕这些割据政权。北京在辽国时期称南京,金国时期称中都也只是陪都。只有元朝真真正正地在北京建立首都,延续至今,并越来越兴旺发达,说明选择北京作为华夏民族后来的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合理性。

元朝决定定都北京(燕京)的人是谁?

元朝疆域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