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苔——苔垢菜,紅菜苔

藻體絲狀,暗深綠色,高1-2mm,密集叢生,呈絲絨狀,粘滑。絲狀藻體中部直徑10-40μm,基部略膨大,鞘厚6-10μm,無色至微黃棕色。藻絲體變細如毛髮狀時,直徑為10-20μm。單列細胞

紫菜薹——苔垢菜,紅菜薹

,細胞長為2-3μm。基部間生異形細胞。簡稱“菜楓”等,湖北南部荊州、咸寧等地廣泛分佈,多食用,輕燒或者炒臘肉臘腸·相當美味。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在沿海中、高潮帶岩石或貝殼上。

資源分佈:廣佈種,我國 東海、 南海較多。湖北南部荊州、咸寧等地廣泛分佈

性狀

性狀鑑別 藻體藍綠色或棕黃色,成絲狀或鵝絨狀,長0.3-1cm,表面粘滑。

顯微鑑別 藻絲體由單列細胞組成,毛狀體內的營養細胞含綠色的 內含物,細胞直徑8-15 μm,長3-6μm,每條藻絲上常含有多個異形胞,形狀不一。繁殖胞常串生,呈長圓柱形,表面平滑。

紫菜薹——苔垢菜,紅菜薹

藥性

【性味】鹹;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主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

營養價值

紅菜薹因葉脈和莖杆的外表呈特殊的紫紅色而得名,舊名實為“紫菜薹。早在唐代,紅菜薹就已名揚天下,曾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被封“金殿玉菜”。而據說蘇東坡兄妹遊黃鶴樓時,為吃到紅菜薹,硬是多停留了幾日等其上市。在1907年徐毓華所著《湖北鄉土地理》中,更將紅菜薹與馬鞍之煤、黃鵠磯頭之

紫菜薹——苔垢菜,紅菜薹

鯉媲美。如此身價,蔬菜中可算絕無僅有。

都說“百菜不如白菜”,其實紅菜薹富含的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多種維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由此可見紅菜薹的營養價值不可小看。加之紅菜薹色澤豔麗,質地脆嫩,實為佐餐之佳品。

西方營養學認為,紅菜薹中含有大量胡蘿蔔素,這種胡蘿蔔素的分子結構相當於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後,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症。

吃紅菜薹可有利於身體健康,特別是紅菜薹所含的多種維生素是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很適合那些想養生保健的人食用,很多人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紅菜薹。

做法

蘑菇炒紫菜薹

準備好 紫菜薹和 海鮮菇

菜薹摘好洗淨, 海鮮菇切段

炒鍋放油,大火。放入 海鮮菇翻炒

再放入菜薹,一起翻炒

加入鹽調味,翻 炒後放入雞精。

蘑菇 炒 紫菜薹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