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論壇|踐行「兩山」理論需求真務實

點擊上方 “河南環境”

關注我們瞭解更多

生态论坛|践行“两山”理论需求真务实
生态论坛|践行“两山”理论需求真务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和新修訂的黨章,標誌著“兩山”理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來,各地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但是,也有個別地方滿足於“拿個牌子”或“開個會議”,求其名而不求其實,還沒有將工作深入下去。筆者認為,推進“兩山”理論實踐創新,更要科學嚴謹、求真務實。

踐行“兩山”理論,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的客觀規律。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踐行“兩山”理論的重要制度保障。改革沒有捷徑,改革也是發展,不能一蹴而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在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不會有任何一個改革方案既可以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又可以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不產生新問題。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搞清楚,解決的舊問題是不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產生的新問題是不是發展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問題,不能因為產生新問題而否定改革、否定發展。在踐行“兩山”理論的過程中,治理汙染可能會帶來短期內經濟增長速度減緩,但從長期看卻可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淘汰低端落後產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效的顯現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更需要腳踏實地推進,保持信心和定力。踐行“兩山”理論,還要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不能簡單地將發展生態經濟理解為只搞生態農業,還要注重三大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

踐行“兩山”理論,要注重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生態環境質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就是要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真正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下大力氣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盡力而為不是亂作為,要充分認識到GDP增長不完全等於經濟社會質量提升,要不斷優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調整發展目標。量力而行,就是要有科學審慎的態度,結合地方經濟社會實情,一步步紮實推進工作。同時,要不斷克服領導幹部內心不正確的政績衝動,不能為了政績大幹快上,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最終建了一批汙染治理設施卻不能運行,成了“曬太陽”工程。

踐行“兩山”理論,要切實解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需要準確認識金山銀山的要求和內涵。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條件,其金山銀山的本質一樣,但具體的目標定位卻不盡相同。對於經濟相對落後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貧困人口狀況和教育、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障不到位,實現金山銀山就是要按期完成扶貧攻堅等任務,堅守住生態底線。對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產業水平不高和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等,實現金山銀山主要是要優化產業結構,建立高水平的增長模式。踐行“兩山”理論,要注重實現普惠民生,不能只是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更多關注區域內的發展落後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公共服務要逐步實現全覆蓋。

作者系生態環境部生態司綜合處副調研員

生态论坛|践行“两山”理论需求真务实生态论坛|践行“两山”理论需求真务实
生态论坛|践行“两山”理论需求真务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