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兩山」理論指數監測指標體系

乌当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两山”理论指数监测指标体系

在全國首批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中,烏當區率先提出並擬訂“兩山”理論指數監測指標體系

乌当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两山”理论指数监测指标体系

岑繼維/製圖

該指標體系分六個部分50餘項,分別涵蓋資源利用、環境質量、保護治理、綠色增長、綠色發展、“兩山”教育等六類內容,既有約束性指標又有預期性指標,既有共性指標也有區域特色指標,其中前三類指標側重於綠水青山保護,後三類指標側重於金山銀山的轉化。

具體而言

資源利用指標將重點監測能源、土地、水等自然資源的轉化利用效率,以期從總量上對區域發展的自然資源損耗進行總體監管,從而更好把握區域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選擇;

環境質量指標將圍繞“藍天”“碧水”“綠地”“清潔”“田園”五項保護計劃的內容,更好地監測區域環境質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

保護治理指標將重點對生態紅線、森林覆蓋、垃圾處理、石漠化治理、礦山恢復等方面進行監測管理,重點側重於生態治理與修復,不斷厚植區域生態底色;

綠色增長指標將重點對人均GDP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科技進步水平、高技術產業發展等區域經濟綠色升級轉型發展進行指標監測,將高質量發展真正落實到工作之中;

綠色發展指標將重點對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進行監測,內容涉及生態產品認證、綠色出行、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等方面內容;

“兩山”教育指標將重點對領導幹部培訓教育、幹部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知曉率、“兩山”理論研究成果、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等方面進行監測,從體制機制保障的角度對貫徹落實“兩山”理念進行監管考核。

乌当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两山”理论指数监测指标体系
乌当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两山”理论指数监测指标体系

該指標體系的構建和實施,將進一步實現烏當區“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的動態監管和有效調控,及時發現和反映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為全面加強“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提供精準的決策依據和參考。

來源丨貴陽日報

烏當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兩山”理論指數監測指標體系

歡迎掃碼 關注我們

黔中秘境 生態烏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