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經典永存,常寶華先生簡介

2018年9月7日上午10點46分,常爺爺於北京海軍總醫院逝世,享年88歲。

斯人已去、經典永存,常寶華先生簡介

常寶華中國共產黨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歷年來創作(包括合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授業徒弟包括:趙福玉、牛群、包長春等。退休後仍繼續進行創作、撰文著書、教學。曾參加相聲、小品、話劇、電視劇等演出。

常寶華自幼隨父親常連安、兄長常寶堃(藝名“小蘑菇”)學習相聲;八歲時,到北京西單商場啟明茶社相聲大會學徒;九歲開始登臺表演,受到相聲老前輩的薰陶和傳授達十年之久,學習和演出過七十餘段傳統相聲。1942年,還曾拍攝參與電影《錦繡歌城》、《花田八錯》的拍攝。

1951年,21歲的常寶華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並加入“天津市曲藝工作團”,參於表演並創編了很多新的劇目;曾獲天津市文藝工會“三等勞動模範”稱號。1951年4月23日,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兄長常寶堃不幸犧牲。這極大的刺激了常寶華;他堅決要求到朝鮮戰場去。

1953年在參加抗美援朝慰問演出回國後,常寶華放棄了在曲藝團的優厚待遇,決定參軍;隨即進入“海政文工團”直至退休。 在“海政文工團”期間,常寶華曾多次榮獲全國和軍隊文藝會演創作、表演等方面的獎項;曾榮立二等軍功兩次、三等功一次。他的作品還受到如趙樹理、老舍等文藝大師的好評。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常寶華受到衝擊,被分配到“天津機床廠”當了四年的搬運工人。儘管日子清苦,但四年中的經歷也為他日後的藝術創作和事業的另一高峰奠定了基礎。

1976年,常寶華和侄子常貴田創作演出的相聲《帽子工廠》轟動一時,成為當時相聲直接介入重大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後,常寶華不斷地以相聲、小品、快板等文藝形式創作一百七十多篇。此外,他多次舉辦相聲培訓班,在北京大學、北方曲藝學校授課;培訓軍隊內外大批專業和業餘的演員與作者。2006年8月,常寶華被授予中國曲藝界的最高榮譽——“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處女作

1942年曾拍攝《錦繡歌城》(時裝喜劇片主角)、《花田八錯》(古裝戲曲片演配角)兩部影片。

1949年參加相聲改進小組整理編寫相聲《字象》為處女作。

1950年參加北城遊藝社演出相聲,同時演出文明戲(目表戲)《鋸碗丁》、《春阿氏》、京劇《打麵缸》、《紅鸞喜》、《挑簾裁衣》等劇目。

1951年參加天津市曲藝工作團演出相聲,同時演出曲劇《新事新辦》、《工人新村》、《羅漢錢》等劇目。

參加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曲劇《新事新辦》獲集體三等獎。

1951年獲天津市文藝工會二等勞動模範小組(任組長)三等勞動模範稱號,獲北戴河休養半月獎勵。

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赴朝鮮慰問演出,回國後,參加海政文工團演員兼創作。

1955年獲海軍直屬機關先進工作者稱號。

1958年合作並演出相聲《水兵破迷信》,參加全同第一屆曲藝會演獲創作和表演優秀獎。

作家趙樹理為此作品論著《我愛相聲“水兵破迷信”》。(趙樹理曲藝文集)

1959年合作並演出相聲《昨天》參加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獲創作和表演優秀獎。

作家老舍先生為此作品論著《談相聲“昨天”》。(老舍曲藝文集)

相聲《昨天》曾為國家領導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演出過,周恩來總理曾對《昨天》提出修改建議。

榮立三等功

1961年創作和演出成績顯著榮立三等功。

1962年赴西藏演出達幾個月並創作《學藏話》、《兵站之家》等作品,創作和演出成績顯著榮立二等功。

1964年創作並演出相聲《說洋》參加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獲創作和優秀表演獎。

1977年合作並演出《帽子工廠》、《狗頭軍師張》參加全軍第四屆文藝會演獲創作和優秀表演獎。

1978年創作相聲《四人幫辦報》、《解剖》、《兩張照片》《非砸不可》分別在全國、全軍評選中獲獎。

1980年全國曲藝短篇作品評選,相聲《帽子工廠》獲一等獎,部隊榮立二等功。

1983年在長春市評選全國十大笑星,被評為十大笑星之一。

1992年創作相聲小品《追溯》參加中國建設杯相聲新作名家邀請賽特別榮譽獎。

1994年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中國曲藝薈萃獲伯樂獎。

1995年參加第二屆中國曲藝節演出《追溯》獲牡丹獎。

歷年來創作(包括合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相聲《昨天》英文版在國外發表。相聲《帽子工廠》、小品《語言醫生》在‘香港大公報”發表,合著《常氏相聲選》。

斯人已去、經典永存,常寶華先生簡介

斯人已去、經典永存,常寶華先生簡介

斯人已去、經典永存,常寶華先生簡介

斯人已去、經典永存,常寶華先生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