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滴滴宣布15日恢复深夜出行服务?

清幽宁静


因滴滴顺风车的乐清事件,导致滴滴开始全面整顿,先是无限期下架顺风车,后宣布在9月8日至15日的安全大整治,暂停深夜23时~凌晨5时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

今日,滴滴宣布15日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对于一星期的整改,深夜出行问题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很多夜间出行的人怨声载道,打车难、黑车、拒载、加价等现象在销声匿迹了几年后又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让人不得不希望网约车能快一些回归。

作为国内网约车头部公司,滴滴接连出现的事件,也暴露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旦有负面事件出现,必然会迅速传播,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而被众人讨论,滴滴在网约车领域占据了大部分份额,成为出行的主要工具,从停运整顿期间可以看出来,人们已经形成打车习惯,网约车突然的减少,加上现实社会中本身就存在的问题,给这些人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滴滴夜间出行服务的重新回归,对于夜间出行的人来说无疑是满足了其需求,也较少了供需之间存在矛盾。

但是另外一点是,试运行期间,快车(含优步、优享)及专车司机在深夜期间(23:00-次日5:00)需满足注册时间超过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等条件才能接单。

虽然在夜间出行上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这一策略也并不能保证同类事件不再发生,所以完善、整改是一个需要持续做的事情,不能只是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而匆匆颁布一些政策。

针对滴滴恢复夜间出行服务,肯定很多人还是希望早点恢复的, 不过对于安全问题,一是乘客、司机要时刻拥有安全意识,二是滴滴公司要持续改进服务,做好背后的平台安全保障。


王长胜


管制不创造供给,别等滴滴死了再烧纸

沈彬

积累了一个多礼拜的吐槽,借这个机会说一下,不求讨好别人。

如果说点实在话,都要冒着被网络踩踏的风险,那就没有人会踩刹车了。

出了两起凶杀事件之后,滴滴成了众矢之的,也成了惊弓之鸟。为了规避夜间的安全风险,同时为实行安全大整顿,结果就是暂停一周夜间服务。

然后第一时间夜班狗们就不干了,很多乘客晚上都打不到车了,反而是“黑车满血复活”,黑车司机都乐坏了,“正规出租车”司机随意叫价,一下子穿越到了至暗时代。

15日,也就是明天,滴滴将恢复夜间服务,夜班狗和夜生活狗们终于闯过这口气了。

(一)管制并不创造供给

很多人就说这是滴滴在“罢工”,是在给公众看脸色,利用大家的痛苦刷存在感。

反过来说,如果政府管起来,就能解决出租车供给问题,就能解决打车难问题,那么,世界上也就不会出现优步和滴滴了。

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管制本身并不产生供给。相反,管制只会减少供给,

公共选择理论之父戈登• 图洛克曾专门讨论管制政策的后果,一旦管制创造了某种稀缺性,就很难消除掉这种稀缺性,而更糟糕的是,因为不适当的稀缺性的存在,导致供给价格缺乏弹性,市场主体(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谁都得不到这块利润。

历史上,政府通过停发出租车牌照,造成出租车长期的稀缺,成为了一种“垄断资源”。这种看起来的实惠,市民们享受到了吗?

按现在的操作,政府部门直接入驻,接管后台,不许停止服务,不许提高费用,不许降低工资,更不能再出安全事故……这样的“十全大补”能够做到吗?

有人说面对“顺风车凶杀案”,就应该让政府管起来,但是政府的管制是为了实现安全吗?

事实上,2016年全国范围内放开网约车之后,各个地方按照“一城一策”对于网约车提出了事无巨细的严格规定:包括户籍、牌照、价格、排量、轴距、车型,甚至青岛还把汽车的综合工况油耗也纳为准入标准。

司机是不是本地户籍,车的排量有多大?轴距有多大?跟安全有必然关系吗??

甚至,宁波在对网约车司机的资格考试当中,要求考黄宗羲,是清朝人还是明朝人?

你知道,黄宗羲作为一个明末清初的“心理反贼”,心里是多么尴尬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个和网约车安全有一毛钱关系吗?

这种“管起来”最终的结果是:大幅降低网约车供给,供给少了,打车难了,价格自然会涨上去。

你想的是把他管得更安全,而科长们想的是怎么一劳永逸地解决掉网约车这个麻烦。这才是“科长经济学”的本质。

(二)黑车和出租车笑了

集体情绪其实是很容易被操纵的,因为集体的声音必然是不理性的。

口口声声觉得滴滴应该关门的网友,就真的没有坐过黑车吗?

当然,“黑车杀人”就是“个案”,不会被记录相关职能部门的KPI中。

很多年前,我长年晚班,几乎天天要以选择坐夜宵车和黑车——对,上海有黄浦江,根本没有办法走回家,或者骑车回。

结果,我就经常被黑车司机从这一车“倒卖”到那一车。有一天晚上,被黑车司机“顺路接人”去了不知道川沙哪个地方,路灯都没有的地方。还好我是个男的,不然的话那天可能就交代了。

现在,想想,我那些上晚班的女同事们,简直“在用生命上班”,必须忍痛坐黑车。而且,因为单位在门口有一个夜总会——你懂的,所以我的那些女同事哪怕不坐黑车,拉到出租车,也总会被上海差头老爷叔们调侃一番,被充满肉欲的上下打量——做你们这个行业的收入也挺高的吧?

2017年时,在上海电视台做过一档“打车难”的访谈,另外两名嘉宾,一名是出租汽车司机,一名是某大学的交通专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两位大概的核心意思就是:在滴滴没有出现之前,上海已经准备推出一个“叫车系统”,因为滴滴的搅局,这个没有实现!所以全怪滴滴!

不得不说,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出租汽车的服务质量是最好的。但是,在网约车出现之前已经不可持续高质量经营下去了。挑客、甩客,一再出现,甚至引发,管理部门在陆家嘴等地搞大整顿。

现在,上海几乎没有多少本地司机,都是来自远郊的崇明岛了。如果不是2016年2月,发生了外地籍贯的上海出租车司机杀害孕妇案,上海还会继续放开外地籍出租汽车司机的准入。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你还真以为没有滴滴这样的搅局者,上海这样的出租车名片还能继续下去?

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模式已经穷途末路了。

(三)资本有原罪,那你用爱发电啊!

当年,年广久卖傻子瓜子赚到了五位数的钱,就有人要割他资本主义的尾巴,要动一动他】,还是被邓小平保下来的。

如今媒体上动辄【资本有原罪】的恐吓,效果是一样的。

如果【资本有原罪】这个命题,能够复活的话,那么,【私有财产有原罪】同样是成立的。

【批判资本家】成为跨越12个时区、南北半球的时尚,安全、洋气,又乖。

装36克拉的“小清新”,不愿提到一个“钱”字:资本就是万恶的,资本是贪婪的,从头到脚都是血和肮脏的东西,是人的异化……但是,没有资金投入,没有产业,怎么会有这个行业?你能用爱发电吗?

刘强东涉及性侵,

自如的甲醛房,

滴滴顺风车上的凶杀案,

……

这些企业和个体都有问题,但是该处罚的处罚,该整顿的整顿,如果升华成【资本是有原罪的】,一切企业家都是靠不住的,必须要国有化,必须政府小组入组……这样的想法既愚蠢又坏。

呼吁政府可以好好管一管,所以风雨欲来、恩威不测的对于企业的风险正在造成严重的后果,让企业家准备随时弃船逃跑。

3年前一篇狗屁不通的《别要让李嘉诚跑了》,引发过一次社会恐慌。

这几天,一篇狗屁不通的《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引发了众怒,更严重的问题是,有人把它作为了某种信号,是不是要变天?

企业不是不应该受到处罚,不是不应该被敲打,但是,把企业家弄得战战兢兢,随时都可能“突然死亡”,这样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真的好吗?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几天,很多人感觉到自己处于国家命运、社会转折的十字路口。真的不要,天真的以为社会只会越变越好。

李嘉诚已经套现跑了,这一回,轮到你们喊“别让滴滴跑了”?

很多90后的小朋友们,总是羡慕当年爹妈能够分房的时代,觉得生不逢时。我是用过粮票的人,所以我知道什么叫吃不饱,我更知道计划经济时代意味着什么

好心办坏事儿、烧香引鬼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过很多次。

滴滴必须敲打,但不要犯中二病。“资本原罪”这种幼稚的、假装时尚的,并且最终是烧香引鬼的话少说——特别是自媒体和评论员们。

别等滴滴死了,再烧纸。

——你知道,当年上海坐出租车还需要开单位介绍信吗?


沈彬说话


滴滴深夜出行服务取消的这些天里,长期以来饱尝滴滴“一家独大”之苦的其他网约车平台,纷纷加大夜间运营力度,订单量猛增。

滴滴夜间停运后,在北京三里屯出现黑车、出租车司机“一口价、不打表”乱象。

总的来说,出租车的需求增加,其他网约车平台订单量增三倍。举例来说,易到的市场占有率在滴滴停止夜间营运后也飙升,自9月8日以来,易到平台夜间单量大幅增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夜间订单量环比增长均在300%以上,成都、哈尔滨、温州等地订单量增长超一倍。

深夜出行服务可以说是硬性需求,取消带来的不便很快就会由其他平台来弥补。

滴滴15日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其调整之后服务情况如何,仍有待检验。


全天候科技


我的观点:滴滴果真是舆论的焦点,停止深夜出行服务被质疑“偕用户和舆论逼宫”。总算等来了滴滴恢复深夜出行服务的消息,对饱受黑车困扰的吃瓜群众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

滴滴的关注度高是因为滴滴确实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滴滴停止深夜服务的时间内,也确实出现了黑车漫天要价,打不到车的情况。所以滴滴经过整改,恢复深夜服务,可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滴滴的整改当然也不能是以时间换空间,滴滴必须拿出切实的安全保障。此次滴滴宣布的新增一键报警,司机安全运营1000单以上才可以接深夜订单,确定也显示了滴滴的诚意。

但是希望滴滴的安全措施真的有效,例如1000单应该能够识别真正的订单,而不是可以通过刷单达到。司机的人脸识别能够真正锁定注册司机。一级报警能够真的有效等等。总之希望滴滴不要再成为惨案的平台。


律师独角兽


LazyBears:深夜服务可以恢复,但安全服务超1000单这个标准到底是如何制定的?注册满半年这个条件其实十分简单,要知道早期注册了滴滴(包括现在)不跑车也不能注销,只能说预防了一些新的犯罪分子利用这个渠道去犯罪。

事实上,看到滴滴整改措施迅速出台并且有一系列数据佐证有效,甚至让人有些怀疑此类措施“是否本来就有备案”,因为可能会产生的潜在影响而并未公布?


其实滴滴整改是个好事,但最后的恳求社会各界献计献策参与共建,在我看来就是空话,事实上去网上搜一下,诸多网友献策都是很好的。

一个好的可以上线执行的安全方案,不是闭门造车空想几天就能出台的,就像法律都要经过反复论证决策投票通过才能生效,而滴滴这才几天就公布了1234567七条措施还起效果了……这到底是骗大众还是骗自己?

产品新功能上线并有效,一定是需要时间进行A/B test,并且有数据论证其有效才能说公布有效,否则就是个骗局!

滴滴敢将这几项功能启用后所有的数据公布么?滴滴敢将这些“整改措施”制定的过程写明么?所谓的注册满半年、1000单到底是企业负责人拍屁股想出来应付的,还是有数据支持的结论?

说实话,宁可滴滴不要这么着急赶着恢复上线功能,也希望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将“靠谱”的司机画像描绘出,在此之上进行条件限制。连微信的信息流功能都要测试几个月之久才敢说有效,滴滴你的安全措施就这么着急公布?

确实,不尽快公布安全措施,少赚一天的钱对企业都是损失。

但比起企业这几天盈利的损失,品牌形象的倒塌足以让企业陷入万劫不复。


懒熊带你看热点,涨知识。保障自己的权益,看社会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