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協副主席宣家鑫教你:書法入門「九言十二招」

上海市書協副主席宣家鑫教你書法如何觀展入門,如何臨帖,傳統書法技法的借鑑與發揚,各時代書法的特徵,練書法的好處。

九言主要指:

1、如何觀展:觀展之前,要先熟悉古代經典碑帖,以及展覽作品的背景知識,在欣賞中才能與書法作品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夠學習到參展作品的精華所在,不斷在藝術上獲得進步。

2、書法入門: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學書法,尤其對於想要在書法道路上取得成就的人,在入門時取法要高,甚至可以說是“從難到易”,這樣經過千錘百煉後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3、科學學書:學書法要師法古人,打牢根基,先通過讀帖透徹理解,再勤加練習,最終才能創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如果一開始就學習當代個性過於鮮明的書法,不容易開闊思路,藝術之路容易受到限制,卻無法走出框架進行創作。

4、如何臨帖:在本次書展中,有不少臨帖作品。臨帖的作品其實是作者對碑帖理解的反映,臨帖分實臨和意臨兩種,臨帖如何進行呢?首先,要對臨,就是照著寫,掌握筆劃和字型結構,然後背臨,通過記憶重現,再進行集字,做到字形爛熟於胸,最後通過偏旁部首,字形結構對原貼中沒有的字進行創作,整個過程臨帖至少100遍以上,這樣才能做到融會貫通,掌握字帖的精髓。

5、傳統書法技法的借鑑與發揚:傳統書法技法,學書者應該要充分理解,例如顏真卿書法中的外拓結構,歐字中的內擫結構,又例如筆法中的中鋒運筆、“折釵股、屋漏痕”等等,這些傳統技法,在當代的書法中也應該要多多繼承和發揚。

6、各時代書法的特徵:大家在欣賞作品的時候,要充分欣賞作品中的意蘊,各時代的作品,各有他們自己的意蘊:晉人重韻,唐人重法,宋人重意,明人重態,當代重趣。

7、筆法的繼承:隸書通篆才顯得高古,楷書通隸顯得高古,如果隸書中使用楷書的筆法,邏輯上就有問題了,因為楷書是後於隸書產生的。

8、書如其人:學好書法,一是臨摹時要耐心,二是創作時要靜心,三是長期堅持要有恆心,四是寫好書法要有決心,所以書法好的,在學習和生活中也一定不差,因為意境是相通的,書法能夠塑造人格。

9、如何選帖:選帖對於學書者極為重要,尤其是對於入門的人,選帖主要根據學書者的氣質來進行選帖,這樣在練習時“意”容易到位,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海書協副主席宣家鑫教你:書法入門“九言十二招”


上海書協副主席宣家鑫教你:書法入門“九言十二招”


上海書協副主席宣家鑫教你:書法入門“九言十二招”


上海書協副主席宣家鑫教你:書法入門“九言十二招”


上海書協副主席宣家鑫教你:書法入門“九言十二招”


十二招主要指:

1. 小尺幅創作是書齋藝術,主要用於把玩,大尺幅作品講究展廳的效果。中國書法是線條藝術,是點線藝術,明朝王鐸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漲墨法,使用漲墨法以後,使線條、點線具有了塊面效果,塊面藝術會有視覺的衝擊力和震撼力。

2. 書法的變化:包括線條的變化、字體形態的變化、章法的變化、墨色的變化。

3. 在欣賞藝術作品之前,可以先讀一點背景材料,對書法家事先有一定的瞭解,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就可以產生審美共鳴。

4. 張大千與畢加索的故事。畢加索說:世界的藝術在東方,東方的藝術在日本和中國,日本的藝術是學習中國的,中國的藝術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我是中國人,一定是個書法家,中國書法是中國的文化之根。

5. 最早楷書的演變是晉朝的鐘繇,帶有隸書的韻味,沒有隸書的韻味就沒有趣味,就不高級。晉人重韻,唐人重法,宋人重意,明人重態,當代重趣,反映了各個時代的藝術特點,呈現百花齊放。

6. 學書法要了解中國的用筆方法:屋漏痕和折釵股。

7. 學隸書要學漢碑,女生可以學習曹全碑、華山碑、乙瑛碑,男生可以學習禮器碑、張遷碑、石門頌、史晨碑。張遷碑多用方筆,曹全碑多用圓筆。方筆奇絕厚重有古拙特點,而圓筆有厚實的特點。

8. 學習書法,不要學習書家太早或太晚的作品,早期作品風格未形成,晚期作品風格過於鮮明容易套住。如學顏體可以學習勤禮碑,既有顏體的特點,又比較有個性,富有變化。

9.臨帖要有選擇性地臨帖,要選擇好的古代經典字帖,忠於筆畫、字形、章法、韻味。小孩子學書法可以從臨摹開始,臨帖分為:摹、臨(對臨、背臨)、集字,學習是轉化的過程,要學以致用,建議一本字帖寫百遍不要隨意換帖。

10. 隸書通篆顯高古,楷書通隸才顯高古。

11. 寫書法有4個心:靜心、恆心、耐心、決心。書法塑造人格,讓人格更完善,從小學好中國字,長大做好中國人。

12. 個人八字寫字箴言:讀讀、寫寫、看看、想想。做到理解性臨習,個性化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