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上战场前战友总互留老家地址,免得阵亡了家人都不知……

昨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回顾历史沧桑巨变,我们不能忘却那些曾义无反顾加入革命队伍,奋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老兵。如今,他们已是耄耋之年。但只要提起那段烽火岁月,他们仍会挺直微驼的腰板,举起右手,敬礼,仿佛回到了那个驰骋沙场的年代……

△视频:温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来瑞看望慰问抗战老兵

9月1日,温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安阳、汀田的4位抗战老兵家中,为他们送上抗战老兵纪念牌匾并致以深切的慰问。

抗战老兵:上战场前战友总互留老家地址,免得阵亡了家人都不知……

△老兵合影,敬礼致意

我们常常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参战老兵们为共和国的存续与尊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然而在影视作品之外,参战老兵的口述则常常因真挚的情感打动着每一位听者、读者,从他们的口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今天我们来倾听瑞安老兵谢楼弟的口述故事。

抗战老兵:上战场前战友总互留老家地址,免得阵亡了家人都不知……

谢楼弟(1922年9月27日),1939年抽丁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陆军102师,参加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抗战六年。

谢楼弟住在瑞安市马屿镇黄甲村,1922年出生,属犬。因长期从事竹篾编制手艺,身材略佝偻弯曲。耳朵较背,听力不好。气色与精神还很好,提起当年从军抗日的往事,他能清楚记得师长、连长的姓名及部队番号。对战场的情形,他只能讲述总体印象,具体作战细节、地点、时间皆比较模糊。据其口述,整理记录如下。

口述历史

我现年95岁,从小只读两年书,13岁就跟师傅学打篾。到17岁时,因我共有三兄弟,我排行老三,按当时三丁抽一的规定,我被派上壮丁。那年同乡一起去当兵的5、6人,记得有林培南、林昌弟、林发弟、谢庆连。 除庆连外,我们都开拔到前线。到抗战结束,只有我独自回乡,他们都无音信,大约是阵亡或失踪了。庆连在后方还安全,直到前几年才年老去世,现在剩下只有一个我了。

我们先集中到瑞安呆了一个来月,开拔到丽水,后又到江西南昌,一路行军。到南昌后我被编入102师第一营第二连,师长叫柏辉章,连长名刘少钱。部队在南昌防守三江口,驻防一年多。后被调防到湖南省长沙、岳阳一带,只记得在洞庭湖边一个叫八角山的地方驻得最长久。

在这一带,前三年打了三次大会战,基本是一年一次。每次战役都有二、三个月之久。因为守防线很长,每次打仗投入的兵力总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师。日本兵武器装备好,每次进攻总是上有飞机扔炸弹,地面炮火轰炸,坦克前面开路,骑兵快速突击。我是步兵,使用中正式步枪,每次作战都是跟随部队行动,听从上级指挥。我们有时无法兼顾,被攻破防线,日军占领主要道路,就只好退到山区,采取埋伏游击方式。见日本兵少,伺机发动攻击,兵多就隐伏不动。那时日本人筑起碉堡,我们只是挖条壕沟,机枪阵地盖起泥掩体,用木条泥土筑成,经不住日寇炮火轰炸,防守很难。

战斗最激烈的是第二年。我方发起进攻,尽管死了不少人,仍坚持不退却。我们一个连一百多人,最后剩下仅20来位。我左腿受伤,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二个来月,伤愈重返前线。那时,每次大战结束,总有大批战士阵亡,我们只能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挖坑埋葬,来不及细加辨别。所以每次上战场前,同乡或认识的战友,总是相互交换姓名,留下老家地址,免得阵亡了连通知家人也办不到。

那时生活很艰苦,正规军饭是吃饱的,菜平时大多只有一盘,大锅煮炒好,7、8个人为一桌,蹲在地上吃。有时部队行动,只能在行军路上吃,半斤米吃两顿,量也不足,就要饿肚子。师管区的兵比我们正规军还差,粮食被克扣,时常吃不饱。穿的也不行,冬天发棉衣、棉领甲,平时布衫头,热天2套汗衫,时常破了没得换,我们也就自己缝几针对付。那时每月4、5元草鞋钱,后来每月有5、6元工资,仅夠买日用品。因为经常行军,我们只能穿草鞋,有时一天磨破好几双,我们好几个人都学会打草鞋,节省费用,不会打草鞋的就只好光脚走路,冬天有布袜、绑腿,靠绑腿保暖。穿草鞋的好处是,我们转移爬山快,不比日本兵穿皮靴,爬山笨拙,一下雨路滑,更赶不上我们穿草鞋的。当了排长以上军官,军装四个兜,穿得好点。平时连长、排长对下面弟兄也还和好,至于团长等,除了训练,平时较少见到。

提到打仗的详细情形,记不清了。我亲眼看到同是马屿黄岙的老乡黄云卿,就战死在战场。地点在岳阳的一个桥边,大约是关云桥。打死的太多了,惨啊!

我前后在部队当了8年兵,没升什么官,也就当了两年班长。到日本投降后,就向上级请假回家了。因当兵8年与家中全无音讯,一到家,才知父母皆已去世,悲不自胜。就留在家乡不再归队了。

回家后重操旧业,做篾匠。解放后,办过竹器合作社,我在里面当计工员,职工以件计酬,收入很低,每月仅十几元钱。几十年来,我主要靠打篾为生,农忙时也种田,农闲到人家中帮忙编簟箩、筺等农具,也有在家做篾器,直到70多岁才歇手不干。乡亲们对我很好,经过这么多的运动,从没有谁说我当过国民党的兵,歧视我,更不用说批斗什么的。

(据与谢老有亲戚关系的人以及邻居说,他们一直不知道谢老曾经当过8年兵,与日寇浴血奋战过。在乡亲印象中,谢老勤劳肯干,打篾手艺精湛,平时手段也很巧。)


口述资料整理|施正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