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并没有蒋方舟说的那么简单。

「讨好型人格」并没有蒋方舟说的那么简单。

前段时间,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分享了一段关于自己是如何克服「讨好型人格」的演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关注。

蒋方舟在演讲中,提到自己把自己判定为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冲突,即使自己不喜欢对方的言论或者行为,也不会表达出这种情绪。

「讨好型人格」并没有蒋方舟说的那么简单。

然后她讲到自己的自我改变行为,是去东京住了一年,在一个突然各种社会关系都减少的环境中,逐渐摆脱了原来的心理束缚,终于在一次骂人的过程中,她感觉到了自我解放,认为自己终于摆脱了「讨好型人格」。

这让我想起俞飞鸿之前在《十三邀》中讲到的自己的故事。

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毕业后在北影留教,但她似乎感到压抑,孤身去美国留学。

终于在留学的第三年,在马路上差点被一辆车撞倒的时候,她用了平生所学的所有脏话去谩骂。

这个和蒋方舟说的例子特别的相似。

看了那段演讲的人,会把这个话题看作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问题,而其实,在心理学中,无论是迈尔斯·布里格斯16项人格还是20世纪60年代由南美洲智利的心理学家 Oscar Ichazo九型人格,「讨好型」都不是其中的一个分类。

也就是说,相比严谨的定义,「讨好」更像是我们自我感知到的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式的定义」在蒋方舟的演讲中,十分的明显。

很明显,她所谓的「讨好」,具化到生活中,是不耐烦,是不争辩,是不表达,而这种「情境」,其实是每个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会遇到的,小孩子不想写作业,但不敢说,大人们不想开会,也不敢说。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种「讨好」,不如说是一种「隐忍」。

有的人隐忍度高,有的人隐忍度低,有的人敏感,对这种不舒服的感受力强,或者是因为自己到了某个可以选择不隐忍的阶段,把这一部分从人际关系中摘出来剔除掉。

在某种程度上,演讲者口中的讨好和拒绝讨好,只是自我涵养和对长期生活环境中人际关系反应的一种突破罢了,并不是真的存在某种疾病。

而她对讨好型人格的定义,还处在「个人性格」的范畴,而真实的讨好型人格,并非如此。

心理学上有个接近的定义叫做「讨好者」,真正的病态讨好,有下面几个行为:

首先,「讨好者」并没有这么轻松,很多病态的讨好已经进入了非正常,不可控的范畴。

常见的有被家暴的人帮助家暴者隐瞒家暴的事实,即使被家暴ta也觉得是应该的,是自己不够好,且从来没想过离开。

比如陷入一段虐恋中的人,即使对方百般虐待自己,自己也不想结束这段关系。

比如在被人看来ta深受原生家庭的困扰,而自己却意识不到,成人后依然对原生家庭的父母或者姐妹百般奉献,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其次是,很多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自己也意识不到这是不正常的,即使意识到,有的人也无力改变。

他们一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都比较低,具有「低自尊」的一切特征,一切出了差错,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失恋了,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对方才离开自己,比如失业了,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行。

而真相有可能是对方是个花花公子,而你的公司只是在调整业务。

但他们意识不到或者是不回去相信真正的原因,只会百般为难自己,陷入一个自我评价的困境。

最后,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很多还经常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

人是经不住每天自我反省的,如果你每天都在为难自己,最后极有可能变成焦虑症或者抑郁症。

而这种现象的解决办法,也没有蒋方舟说的那么简单。

前段时间,我们还在奇葩大会上看到刘可乐关于躁郁症的演讲,其实我很欣赏她的勇气和自我救赎。

但如果你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她所得到的及其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资源,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花一年的时间去国外调整自己。

虽然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的囚徒,但首先是你有的资源别人未必有,其次是你所提到的自救方式,未必是真正有效的。

最后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蒋方舟 在 #奇葩大会# 讲了 #讨好型人格#,成了一个听热门的话题,@简单心理 也随即发了相关科普文章。看了她的演讲,感觉稍微有点复杂,在这里一吐为快吧。

虽然我认可蒋方舟借着奇葩大会和大家探讨讨好型人格的问题,但我不太喜欢她将这个问题简单化浪漫化的呈现。她说改变自己讨好型人格的方式就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呆一年,并且回国之后就学会骂人了。这样的神奇转变在路人看来固然是有趣好玩,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参考价值,也可能误导人们对于讨好型人格的理解。

真实的情况是,心理咨询中讨好型的人经常出现,而且讨好行为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大的,包括临床上的焦虑和抑郁。如果回溯产生原因,这样的讨好行为和原生家庭以及成长中的人际关系经历有很大关联,而且来访者十有八九经历过某种形式的人际关系创伤。

讨好的本质是交换和需求满足,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合作方式。我们通过提供他人所需,建立良好印象来满足自己的目的,例如讨好心仪的姑娘,讨好即将签单的客户。在东方文化里,讨好也是面对长辈和权威时必要的礼仪。所以讨好型人格这个标签,蒋方舟选的非常取巧,因为实际上每个人都多少可以被视为讨好型人格。

但是真正受到讨好型人格困扰的人们,并不仅仅是包容对方,不表达情绪和怕起冲突。病态讨好行为的背后,可能是严重受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水平。

表达自己想法感受,维护个人界限和利益,是心智健康的成年人自然会去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这些,并且是不加区别地在所有社会关系里都无法做到,往往是长期塑造甚至关系虐待的结果。

病态的讨好者,会无法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无法体验愤怒和难过,用强烈的自责和自我批判来压抑个人需求,在关系中选择对自己极为不利的相处方式。我所帮助过的讨好型的来访者,有的成为家暴和情感操纵受害者,有的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深陷抑郁,有的对自己的厌恶和否定强烈到产生自我伤害行为。

而这些现象背后,往往站着许多缺乏良知的父母,老师,同学或者伴侣。为什么说缺乏良知呢?问题有这么严重吗?绝对有!因为病态的讨好型行为极少出现在“无知型”原生家庭,也就是那些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所以抚养过程中犯了一些常识性错误的家庭中。会让一个人产生病态讨好行为的关系里,往往存在着刻意的、持续的、缺乏反思和悔过的关系虐待。

这些情况都是我在和来访者的工作里需要逐一面对,梳理和克服的,过程非常艰难,有时候也让我感到愤慨无比。所以当我看到蒋方舟用这样轻佻的方式去描述讨好型人格以及自己的改变过成时,会感到十分不适。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当我们探讨自闭症的时候,一个人说自闭症要变好,你只要多参加社交活动就好了一样。这样的表达,传递出的是对这个问题的不了解,以及对真正受困于这个问题的人群的忽视和不尊重。

蒋方舟的演讲,我觉得像是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勾勒出一个人人都可以共鸣的标签,用下大包围的方式引起所有热门讨论和点赞转发。如果你真的在乎这个问题,那么在探讨之前是不是也应该做些功课,请教一些心理学专业人士,把这个问题讲透彻一些,深入一些,把改善的方法讲得科学一些,似乎才是对这个问题认真负责的态度。

你可能说我这样是不是太挑剔,别人只是说说自己经历,干嘛这么认真。我觉得名人比普通人更有话语权,所以当名人在探讨关乎身心健康的话题时,自然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如果她是个普通人,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我觉得那是勇敢。但是她是个名人,她的观点会因为她的名气而更容易影响大众,所以她对与这类问题的言论必须尽可能的科学谨慎。

你也可能会说我这么批评是蹭热点,内心阴暗,或者太挑剔。实际上我讲这些的动机全部都是出于爱,对我的来访者们的爱。我是和他们一起分享各种心灵痛苦的人,我太知道他们委屈、伤心和绝望的体验。所以我不忍心看到他们所面对的问题,被用这样一种毫不费力的方式勾勒出来。

你可以随便谈论你自己的心路历程。但是当你试图去概括所有人的心理问题时,最好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

希望大家能够区分一下心理学范畴内的「性格」「情绪」和「病态」的区别,如果你觉得自己克服不了,这并不可耻,不妨求助专业的人来帮助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