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經濟形勢,如何保證自己的資產不縮水呢?

蒙面曼德拉


紅鷹財眼:

用閒錢賺收益,首要原則是先保住本金,不虧錢,或少虧錢,以小博大。

我們來舉個例子:

假設,2007年10月份的時候,你有100萬,買了50萬的股票基金和50萬的債券基金。

一年之後,股票基金虧了50%,債券賺了5%。你的100萬變成了77.5萬,但如果當時都買了股票基金,那100萬就剩下50萬了。

又過了一年,股票基金賺了60%,債券基金賺了4%。你的77.5萬變成了94.6萬。如果當年全買了股票,那50萬,這一年變成80萬。

第三年,股票基金賺10%,債券基金賺6%,各買一半的方案,現在變成了101.8萬,而只買股票基金的方案現在是88萬。

這是一個極端的案例,因為他假設你買在了牛市的頂點!在這麼坑爹的假設下,只要你做最簡單的多元化資產配置,三年就能回本。

所以,資產配置最重要的一點是,哪怕你非常看好某個市場,也不要全倉或重倉殺入,因為你所看好的市場,未必真的好,你不看好的市場,也未必沒有機會。合理的資產配置最終給你的結果是:賺安穩的錢,過快樂的日子。

但又不得不說的是,現在外面的世界兇險無比。但慶幸的是,金融產品琳琅滿目,除了中國股市,還有美國股市;除了股票,還有債券;除了證券市場還有大宗商過低品和外匯市場;除了投資還有保險……

多元化資產配置很重要。

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但如果沒有把握好適應當下經濟的投資機會,而是想當然的話,那上帝在關門的同時還會夾一下你的腦袋……

從經濟週期的角度來看,經濟的週期規律大抵如下:

衰退階段:經濟增速與通脹率雙低。

在衰退階段,經濟增長停滯。通脹率低。企業盈利微弱。此時債券是最佳選擇。

復甦階段:經濟增長加速 通脹率下降。

在復甦階段,GDP增長率加速,並處於潛能之上。然而,通脹率繼續下降,企業盈利大幅上升、債券的收益率仍處於低位,但中央銀行仍保持寬鬆政策。股票是最佳選擇。

過熱階段:經濟增速與通脹率雙高。

在過熱階段,企業生產能力增長減慢,通脹抬頭。中央銀行加息以求將經濟拉回到可持續的增長路徑上來,此時的GDP增長率仍堅定地處於潛能之上。收益率曲線上行並變得平緩,債券的表現非常糟糕。大宗商品是最佳選擇。

滯脹階段:經濟增速下滑 通脹率上升。

在滯脹階段,GDP的增長率降到潛能之下,但通脹卻繼續上升。產量下滑,企業為了保持盈利而提高產品價格,業的盈利惡化,股票表現非常糟糕。現金是最佳選擇。

當下的經濟情況就是第四階段——滯漲,我們一直強調的是現金為王。但必須說明的是,現金為王並不是拿著現金不動,而是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講,此時的資金要大部分配置於安全、穩健類、低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儘量不要投資固定資產、創業、高風險領域。

從各類資產的關係來看:

美元與黃金通常來說是成反比的,美元強勢,黃金市場就弱。那麼美國經濟復甦、美元一路強勢的背景下,我們分析匯率大概率會破7,那麼假如我們10%的資金投資於外匯市場,那不如在匯率6-6.7之間時,將這其中80%投資於美元,而少部分投資於黃金做對沖。很多人認為黃金價格很低了,可以抄底了。可是你敢大幅抄底嗎?還是那句話:哪怕你非常看好某個市場,也不要全倉或重倉殺入,因為你所看好的市場,未必真的好,你不看好的市場,也未必沒有機會。

再例如:在不同的階段,股票和債券會有相反的走勢,背後根源在於宏觀經濟處於不同的週期。如過能夠根據經濟週期波動來動態調整組合配置,那組合可以獲得更好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

所以,目前金融環境迴歸中性,穩健性投資者可以加大銀行穩健型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的配置,減少對債券的配置。鑑於美國經濟的持續強勁,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下外匯市場和美股,說到這,又有人說,美股都快到頂了,還要買?可是四月份就有很多機構和專家覺得A股到底了……任何事情不要想當然,要看它上漲和下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這個邏輯能支撐多久。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少倉介入中證500和小盤績優股,做中長期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