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治療,規範治療遠比「好藥」有效


乙肝治療,規範治療遠比“好藥”有效


很多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時,總想追求好藥,其實規範的抗病毒治療遠比“好藥”更為重要。

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複製,減輕肝細胞炎性壞死及肝纖維化,達到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及其它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在治療過程中,對於部分適合的患者應儘可能追求慢性乙肝的臨床治癒,即停止治療後持續的病毒學應答,HBsAg消失,並伴有ALT(谷丙轉氨酶)復常和肝臟組織學的改善。(《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5版》)

主要根據血清HBV DNA水平、血清ALT和肝臟疾病嚴重程度來決定,同時結合患者年齡、家族史和伴隨疾病等因素,綜合評估患者疾病進展風險後決定是否需要啟動抗病毒治療。

動態的評估比單次的檢測更加有臨床意義。

為什麼乙肝病毒攜帶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療?

慢性HBV攜帶者多為年齡較輕的處於免疫耐受期的HBsAg、HBeAg和HBV DNA陽性者,1年內連續隨訪2次以上均顯示血清ALT和AST在正常範圍,肝組織學檢查無病變或病變輕微。慢性HBV攜帶者因處於免疫耐受期,一般情況下患者肝內無炎症活動或僅有輕微炎症,且此期患者抗病毒治療效果欠佳,所以目前不推薦抗病毒治療。

但相當一部分免疫耐受期患者在成年後隨著免疫耐受的打破會出現肝炎活動。

因此,對於HBV攜帶者應每3-6個月進行血常規、生物化學、病毒學、AFP、B超和無創肝纖維化檢查等檢查,必要時行肝活檢,若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徵,應及時啟動治療。

目前有哪些針對乙肝的抗病毒藥物?

目前乙肝的抗病毒治療主要是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還有一些其它藥物,比如胸腺肽、IL、中成藥,但目前尚缺乏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

2、提高免疫:高HBeAg血清學轉換率(HBeAg轉陰,Anti-HBe轉陽),少數病人可以獲得表面抗原HBsAg血清轉換(HBsAg轉陰,Anti-HBs轉陽)。

3、有停藥後效應,停藥後療效持久,複發率低。

4、沒有病毒變異。

1、皮下或肌肉注射。

2、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較多(典型的不良反應如發熱、關節痛、肌肉痛、乏力、血白細胞或血小板下降、抑鬱等等),少數病人不能耐受。

3、不適合妊娠,未能控制的癲癇、失代償肝硬化、干擾素過敏、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精神病史、伴有嚴重感染、視網膜疾病、心衰、慢阻肺等基礎疾病。

核苷(酸)類似物的優點:

1、口服方便,一天一片。

2、服藥期間不良反應少,耐受性較好。

3、適合干擾素有禁忌的病人。

核苷(酸)類似物的缺點:

1 、需要長期維持用藥。

2、有些病人停藥後出現復發,肝功能惡化,甚至死亡。

3、長期用藥容易出現病毒變異而導致耐藥,影響後續治療。

評估治療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是否有肝功能持續正常,病毒持續低於檢測下限,HBeAg、HBsAg血清學轉換是否完成,肝臟彈性是否有改善,組織學是否有改善,生活質量等,且上述指標的穩定應持續一段時間。

注意

抗病毒治療早期,肝功能異常,或肝穿提示炎症活動時可以考慮給予保肝治療。

由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療時間一般比較長,原則上要求:

1、患者依從性好,按時用藥;

2、定期複查(常規檢查和定期大查);

3、需要一定毅力堅持;

4、定期和醫師就治療事宜進行溝通。(肝膽相照-肝膽病在線公共服務平臺www.igandan.com)

乙肝治療,規範治療遠比“好藥”有效


陳曉蓓,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湖北省醫學生物免疫學會傳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常務委員。發表論文20餘篇,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擅長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害等相關疾病及不明原因發熱的診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