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打破了國際壟斷,還玩起了共享經濟,這家脫胎於數控工具機的企業不簡單!

在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為銘記上海產業在艱難中起步,在探索中發展,在新的起點上揚帆再啟航,傳承上海產業工人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黨委與人民網上海頻道、上海廣播電臺、解放日報社,聯合推出“改革開放再出發,上海製造新徵程”主題報道活動。活動貫穿全年,在

人民網上海頻道、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黨建網、“上海經信委”、“人民網上海”微信公眾號、上海廣播電臺990早新聞、《今晚》欄目等平臺陸續推出。

數控機床行業,是我國工業產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產業。機床是製造業中關鍵的一環,人們普遍使用的手機、電腦等產品的模具、外殼等都需要使用機床來進行加工。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我國都不具備自主生產機床核心數控系統的能力,機床數控系統完全依賴於從國外進口。也正因如此,即便是遇到了國外企業漫天要價的情況,國內企業也只能忍氣吞聲地為設備買單。

直到2014年,瀋陽機床上海研究院(智能雲科起源單位)所自主研發的i5數控系統推向市場,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中國機床數控系統市場的壟斷。“國內曾經有一款系統,一直是從日本採購的。當時日方給國內企業的售價是15萬元一臺。當i5數控系統推向市場之後,對方的售價直接調整到8萬元。”智能雲科總經理朱志浩表示,i5數控系統對標的都是國外進口的系統,從性能、價格的指標上都可以與之匹敵。因此,自主研發的國產系統的推出,受益的是整個中國的裝備製造企業。

不但打破了国际垄断,还玩起了共享经济,这家脱胎于数控机床的企业不简单!

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旗下產品在工廠車間的應用

七年磨一劍中國智造終破國際壟斷

2007年,瀋陽機床上海研究院初創團隊——瀋陽機床上海研發中心正式組建,朱志浩和他團隊成員們決心研發出真正的國產機床數控系統。然而,機床數控系統並不簡單,它是一個強大的系統集成工作,其中涉及了包括軟件、電子、電器、算法、機械模型等在內的各種與控制相關的內容。而要實現完全的自主研發,團隊必須從系統開始,一步一步地從代碼、硬件開始慢慢摸索。朱志浩回憶,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他們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失敗和重來,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相比較於技術上的困難來說,對未來的迷茫更讓人感到焦慮。畢竟,最後能不能成功,是誰都無法預見的。”

苦心人,天不負。在經過了長達4年的鑽研後,i5研發團隊終於在2011年實現了首臺原型機的突破。這款被稱為“i5”的系統不僅可以完全替代進口系統,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接入雲平臺來實現遠程設備診斷維修,大大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和壽命。2013年,“i5”遠赴德國參加了德國電子信息展,備受當地企業和媒體的關注。“當時德國剛提出工業4.0的理念,但我們已經做出了符合他們理念的模板。”朱志浩自豪地說。儘管“i5”在國外出盡了風頭,但這並不意味著最終的成功,因為它尚不具備產業化的標準。“我們又用了兩年的時間,對生產工藝等內容做了很多優化,為產業化做準備。2013年,我們在一些合作用戶上做了測試,並最終於2014年開始對外批量銷售。”朱志浩回憶道。

最終的結果是令人振奮的:2014年,i5智能機床就達到了2000臺的銷售量,到了2015年則達到了6000臺。從2016年至今,每年都保持在10000臺左右的銷售規模。這些數字聽上去似乎並不多,但對於機床產業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銷售量了。這個銷售量也意味著,i5數控系統在國內市場已經有了很高的佔有率。

隨著i5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智能雲科這家基於“智能終端+工業互聯+雲服務”創新模式的公司也應運而生,秉承“讓製造更簡單”理念,打造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製造企業提供一站式工業服務。

不但打破了国际垄断,还玩起了共享经济,这家脱胎于数控机床的企业不简单!

智能雲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前臺由一部老機床改造而成

從IOS到Android,數控機床玩轉共享經濟

無論在哪種行業,“個性化”永遠都是最受歡迎的。如果能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為其實現產品的“私人定製”,往往可以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想做到這一點,一直以內部封閉生產為主的“i5”系統就勢必要進行改革換代。朱志浩說:“我們發現,其實這個系統是可以其他裝備上去的。像一些激光的切割、折彎以及木工的雕刻、切板等產品都可以使用i5系統。”2017年開始,i5研發團隊將底層技術包裝起來,把通用技術以APP的形式向社會提供服務,希望由行業專家開發更多面對行業的應用,以APP的方式搭載在i5OS的平臺上。“這樣一來,i5系統相當於從相對封閉的IOS系統變成了更加開放的Android系統,得以實現更多的差異化功能。”朱志浩表示。

這樣的轉變無疑使i5OS平臺變得更加開放和多元,企業可以像在手機應用商店裡下載APP一樣,在i5OS平臺上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序。例如,某企業需要使用視覺識別系統,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做這樣一個軟件需要地推、搭建銷售渠道等繁瑣的過程才能實現。但如果該企業使用了i5OS平臺,就可以自主搜索“視覺識別定位功能”,平臺會自動匹配不同廠家提供的不同類型的視覺識別軟件供企業選擇。不僅如此,企業甚至可以使用其他廠家提供的PC平臺,只要經過企業認證,就可以使用i5OS平臺,通過功能鍵來切換桌面和APP的應用,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通過智能雲科的“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於裝備互聯,可以實現數控機床的共享生態,將製造生產能力匯聚到平臺,將有製造需求與製造能力的企業匯聚在一起,“我們聚焦機加工垂直領域,通過工業基礎裝備(數控機床等)的實時互聯技術,實現了製造過程數字化分享,以裝備全生命過程數據為依託,為裝備製造商和裝備使用者提供裝備診斷數據和可預防性數據服務,為裝備用戶提供設備增效工藝數據服務及管理數據服務和加工訂單推送服務,為從業人員提供雙創數據服務,最終,為我國製造體系提供系統化的能力提升的服務平臺。”朱志浩介紹說。

不但打破了国际垄断,还玩起了共享经济,这家脱胎于数控机床的企业不简单!

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數據

目前,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範圍已涵蓋26省、161市,服務企業客戶2000餘家,已連接智能設備12500多臺,累計服務機時4000多千時;智能雲科的技術及服務方案被廣泛應用於汽車剎車盤、鋁雕、消費電子、珠寶等行業。智能雲科正逐步創建一種開放智慧的共享工廠模式,形成扁平靈活、協同有效的共享智造生態,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從多維角度提升中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用實力說話,中國製造要走向國際

機床是製造業的“工業母機”;數控系統是機床裝備的“大腦”。從2007年至今,十餘年的光陰,智能雲科並不簡單滿足於裝備製造本身,它身上肩負的是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的光榮使命,代表了國家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憑實力說話,靠技術贏得戰場,真正推動中國製造走向國際,這是屬於智能雲科的底氣。

不但打破了国际垄断,还玩起了共享经济,这家脱胎于数控机床的企业不简单!

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業務全體系

智能雲科參與了很多國家工業雲標準的制定,是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及雲平臺標準起草單位,是工信部雲計算服務能力標準首批試點單位;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還成為了“中國五大可信工業雲服務互聯網平臺”之一。與此同時,智能雲科還計劃基於i5OS來打造“i5教育”、“i5學院”等更多教育平臺,讓更多人瞭解和學習數控機床,讓“中國製造”真正走向國際。

“智能雲科要打造的,是一個完善的工業互聯網雲平臺。當然,這無論對線上的系統、軟件,還是線下的裝備、工藝、製造能力的提升都有更高的要求。但我們有信心把它做好。”面對未來,朱志浩充滿希望。

改革開放再出發 上海製造新徵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