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卸任,張勇接班,會計也能出任CEO?


馬雲卸任,張勇接班,會計也能出任CEO?


阿里巴巴在昨天也就是教師節宣佈馬雲老師即將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追求人生的第二春。

阿里巴巴官方稱,2019年9月10號,馬雲將不再擔任董事局主席,CEO張勇接任。在2019年9月10日後,馬雲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直到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馬雲除了繼續擔任阿里巴巴合夥人和為合夥人組織機制做努力和貢獻外,將回歸教育。


也正是昨天阿里巴巴的官方通稿,讓一直默默無聞的阿里巴巴CEO張勇,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張勇是誰?怎麼從來沒聽說過,感覺就是像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一樣。

本文將根據已知的公開信息和張勇本人的演講採訪,來帶大家深入分析他的職業履歷,得出可以被我們所學習的通用規律。

馬雲卸任,張勇接班,會計也能出任CEO?


希望大家能注意到,張勇不是一位馬雲劉強東式的創業者,草莽江湖打天下,身家性命都交付,腦袋別褲襠之類的衝鋒冒險和他無關,他的履歷是非常標準的職業經理人樣板,安全穩定,保險係數較高,哪怕工作黃了換家大公司再上班就是了(事實上他之前確實有家公司黃了)

這麼一個經理人的簡歷,更符合大家定義中的考上好大學,畢業後從底層職員幹起,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成功模板,對大家的參考價值和學習意義,都非常大。

1


張勇,1972年生於上海,1994年左右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持有金融學士學位,

1995 - 2002年,就職於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一步步做到審計經理,

2002 - 2005年,擔任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和企業諮詢部門高級經理,

2005年9月加盟盛大,擔任財務總監一職,

2007年加入淘寶網,出任首席財務官,

2011年6月,出任淘寶商城CEO,

2015年5月,接任阿里巴巴集團CEO,

2018年9月,宣佈將於2019年接任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雲卸任,張勇接班,會計也能出任CEO?


這部分履歷可說是穩紮穩打,令人佩服,實在是厲害的不得了。

咋看之下,一般人只能看出名校,名企,外企,大佬,然後盲目崇拜,雙腿發軟。

先彆著急跪,深呼吸一下,然後跟著我一起去仔細的分析張勇的履歷。(以下內容會結合他的採訪和演講,全部是通過真實信息得到的常識認知)

張勇畢業的學校並非北清復交,而是上海財經大學,這所大學在我心目中是全中國最好的大學,因為我見過的大多數能讓我跪拜的大牛,都是這個學校畢業的。

我畢業時候做獵頭,遇到的老闆就是這個學校畢業的,因此得以近距離貼身觀察該校優秀畢業生的思維方法和行為習慣,之後做獵頭我訪問的候選人,在中國華東地區,基本上只要是大點的集團企業中的CFO或者財務總監,基本也都是上海財經大學畢業的,甚至個別CEO也都是財大的校友。

上財畢業的男生,基本都有一種共同的氣質,那就是平衡取的非常好,既沒有江湖草莽的低俗氣息,也沒有外企裝逼的膚淺氣息,說話都是慢條斯理,四平八穩,斯斯文文,有理有據,淺白易懂,邏輯分明的,做任何事情也都是成竹在胸不慌不忙的,各種難事雜事在他們手裡都有條不紊,輕鬆寫意的辦完。

最讓我佩服的,是老闆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他剛畢業時候有一個進外企的機會,實習期三個月,三個月後不會英語不能溝通就走人,於是他日夜苦讀,硬生生撐過了三個月,最後成了金牌員工。

我曾經好奇問他,你英語完全不會,只是四級水平口語一塌糊塗,外企為啥邀請你。

他說因為當時上海外企急缺人,面試了好幾個都不滿意,好不容易到他了,覺得英語有點基礎,加上思維方式很適合,就要了。

之後他做獵頭十幾年,對各大行業,什麼重工物流,金融地產,快消市場,醫藥器械,生物診斷,等等無所不知,無一不精,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而張勇作為上財的優秀學子,在這方面的能力可能更進一步——他有個外號叫“逍遙子”,就是因為作風神秘,自己的私生活和工作完全割離,只要是工作場合,或者媒體採訪,他的身份永遠是阿里巴巴員工,而不是私人張勇,永遠只談工作,只討論業務,不代入任何感情和私人情緒。

這種氣質和能力,天生就是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我並不懂上財的具體情況,是老師們的刻意培養還是內部的氛圍影響,就類似北郵華工盛產優秀程序員那種傳統一樣,但不論如何,在90乃至00年代畢業的上財那批人,無疑已經成為了華東地區商業經濟的中流砥柱。

2


張勇畢業後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叫安達信,是做審計工作,他從95年一直工作到02年,如果沒有意外,想必會一直做下去,一直做到安達信的在華資深合夥人。

注意2002年這個時間節點。

一連工作了七年的資深忠誠員工,為什麼會離職,這本身就是件奇怪的事。

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其實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出答案。

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務公司之一,名列《財富》雜誌“美國500強”的第七名。

2001年10月2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瞄上安然,要求公司自動提交某些交易的細節內容。並最終於10月31日開始對安然及其合夥公司進行正式調查。

2001年11月8日,安然被迫承認做了假賬,虛報數字讓人瞠目結舌:自1997年以來,安然虛報盈利共計近6億美元。

安達信公司自1985年開始就為安然公司做審計,做了整整16年。除了單純的審計外,安達信還提供內部審計和諮詢服務——但整整16年,安達信都沒有發現安然公司做假賬。這其中具體貓膩你們自然也懂。

美國司法部正式提起了刑事訴訟,而安達信美國也是被集體訴訟的被告之一。

為逃避株連,安達信的海外公司紛紛自尋出路,脫離安達信的全球網絡,2002年3月21日安達信(香港)和安達信(中國)宣佈加盟普華永道,安達信被拆掉第一塊磚。

所以為什麼02年張勇進入普華永道,擔任高級經理,以及為什麼他此後的報道和自述基本都是說資深財務人士就職於普華永道,很少提及安達信,現在你明白了吧。

在1995年到2000年前後,外企尤其是四大寶潔,是全中國最吃香的黃金地盤,那時候日子過的太舒爽,每個月至少過萬,上海房價也就才六七千,還不限購,人生過的不要太美好——我之前認識的一個銷售總監洋洋得意的跟我說,他在上海買了十幾套房子,光收租就財富自由了,工作完全是為了自我滿足。

如果沒有安然事件,恐怕張勇這輩子都不會考慮跳槽,更不可能涉足互聯網行業。

所以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和大部分短淺自滿洋洋自得的外企人不同,張勇經過這個事,可以算是真正開眼看清了局勢,意識到外企也不一定可靠,不一定穩定。

人生真正最好抗風險的武器不是鐵飯碗,而是不斷向上走求發展,成為這個社會的主人,而不是時時刻刻擔心抗風險。

於是2005年的張勇,作為普華永道的高級經理,橫跨審計和企業諮詢兩大領域,以這種資歷去任何一家集團實體大外企都綽綽有餘,年薪基本上大幾十萬不是問題。

但他卻令人大跌眼鏡的選擇了盛大這麼一家做屌絲遊戲,和高大上性冷淡的外企風完全不同的公司。

我想他當年的同事私下想起他的時候,肯定不會說什麼好詞,傻逼二字,是我能夠想到最靠近讚美的話了。

不要驚訝,不僅僅是在那個年頭,哪怕是現在,上海灘大外企的普通員工也是如此的狹隘膚淺短視,自視甚高的他們根本瞧不起所謂的local公司。

但我想,張勇那時候一定是聽到了時代的召喚。

3


2000年下半年,有一種叫做網吧的東西悄悄開遍了全國的大街小巷,陰暗潮溼,香菸嫋嫋,煙臭纏身,骯髒糟亂,混混成群是我對這種場所的第一印象。

畢竟那時候叫網吧,不叫網咖,而且它的出現本來就是為了取代更骯髒臭亂的遊戲廳和錄像廳的。

但這一切的髒亂差環境都不能阻止我和同齡人們爭先恐後的去消費,因為網吧裡有電腦,那是當時最新奇的玩具。

到了2001年初,有一款畫面粗糙,內容劣質的韓國垃圾網遊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縣城的網吧。

馬雲卸任,張勇接班,會計也能出任CEO?


我個人對傳奇的感情很複雜,至今我也很難清楚的講述出來,但在當時我身邊所有的男孩子都在玩,都在討論,甚至都在熬夜玩,偷摸出學校宿舍進網吧玩——後來我知道這一行為叫做肝。

這種感覺並不美好,因為我身邊打傳奇的人基本都有被家暴的經歷,甚至我親眼所見一位至交好友,被他的爸爸當著全班人的面一腳飛踢出去,然後把他的褲子扒了用皮帶抽。

從那天起,在我的腦中,他那白花花碩大無比的屁股,就和傳奇乃至整個盛大公司聯繫在了一起。

要說傳奇這款遊戲到底是不是電子鴉片網絡毒品,很難講,從我接觸它的第一天我就覺得極為劣質並且非常無聊,我本人也沒有打多少把,身邊的男孩子更是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成績下降,甚至有的人因為這款遊戲直接退學不念,去工地當小工去了。

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止一個男人的崛起。

2004年,我在學校外的書店裡的一本校園雜誌的封面,見到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胖子。


馬雲卸任,張勇接班,會計也能出任CEO?



陳天橋,以88億人民幣的身家,榮登首富!

那時候我才第一次知道,原來我們身邊無數人的學業荒廢,家暴悽慘,被家長揍,被老師打,被母親哭,深更半夜偷爸媽錢包去充點卡的荒誕鬧劇,都只不過是在促成這個人的首富登頂。

從那之後我就沒有再玩過一天網絡遊戲。

但不論如何,陳天橋獲得的巨大成功,都讓資本,讓商業市場,乃至讓求職市場都徹底改變了陳舊觀念,認識到IT並不是民工,更不是屌絲,而是一門超級賺的生意,甚至只需要通過賣個35塊錢的點卡這種簡陋粗糙的生意模式,都有可能登頂首富!

加上盛大2004年在納斯達克剛剛上市,且是上海少數幾家算得上規模的互聯網公司,張勇選擇了它,可以說是互相成就:一方面盛大需要成熟優秀的外企經理人來幫自己打理財務,另一方面張勇需要一個出頭的機會,讓自己瞭解發展型+科技型企業的流程,增加自己的甲方資歷和行業經驗。

即便如此,我仍然十分佩服他做決策時候的魄力和勇氣,那時候的他想必已經有家有室,哪怕盛大上市了,選擇這麼一家企業也仍然是充滿風險的。

盛大之後的衰敗其實說明了那年頭外企人對上海互聯網企業的看衰是有道理的,但是和這幫短視的傻瓜們不同,張勇看到的並不是為一家公司幹到死。

他感受到的,是整個時代和行業。

一個對技術一竅不通,一行代碼都不會寫,從未跑過互聯網公司業務的財務男,居然能在十幾年前的節點上,一眼看到現在,意識到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這已經足夠我稱其一聲大神。

沒有任何糾結,一切都是為了目標和服務,埋頭做事低調做人,不在乎無聊的面子和裝逼,在那一刻,他再一次發揮了上財校友的優良品質。

4


2007年張勇從自己老婆的上網習慣購物習慣中瞭解到了淘寶這個網站,認真分析了它的增長後,對阿里巴巴這家公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這個時候,馬雲他們正在認真考慮支付寶的未來和規劃,但是眾多高管中沒有一個是財務和金融出身的,感覺很多迷霧看不清,捉襟見肘,迫切需要一個外援。

如果代入獵頭視角,那麼阿里巴巴肯定是需要一個根正苗紅的財務經理人,來幫忙打理生意:

必須得是四大多年經驗,而且一定得是四大的中高層員工出身,保證其業務專精水平,必須有互聯網行業經驗,懂得互聯網產品和業務,有互聯網思維,最好能夠有參與公司上市項目的經驗。這樣的選人標準,杭州肯定是一個都沒有的,死心吧,只能去上海找,但是在上海找,必須得找個願意relocate到杭州的,這些人一般有家有室,上哪去找啊?在當時就算是翻遍了整個上海,符合類似條件的候選人,恐怕一隻手能數的出來。


可以說恰好是淘寶打了個瞌睡,張勇立刻就送了個枕頭過來。

不要小看這麼一件輕描淡寫的跳槽案例,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男人,居然要去杭州工作,身為全國經濟商業第一強城市的上海人居然要去外地當硬盤。莫說當時,哪怕現在,這也是一件奇聞怪事,是整個上海文化和氛圍所不能容忍的,不信你去問問你認識的上海男生,能夠接受去外地工作的恐怕一個都沒有。

(硬盤,網絡用語,是上海人對外地人的蔑稱)

張勇自己在湖畔大學講課時候都自嘲道,他那時候願意來杭州,很多人都不相信,第一反應就是你瓦特了吧,上海人都不願意離開上海的,你肯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什麼特別的原因,他說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我老婆喜歡淘寶,我覺得這玩意兒挺有意思的,應該是一個潮流、一個趨勢,包括跟Joe、跟馬總一見如故,聊得很順,所以就去了。

這麼風輕雲淡的一句話,反應出來這個外表看起來斯文低調的男子,骨子仍然是個冒險家和行動者。

去了阿里巴巴之後,他大刀闊斧的搞改革,先是把支付寶和淘寶拆分開,在當時是沒有淘寶就沒有支付寶,拆分後支付寶才做起了支付理財餘額寶等各種功能,才有了現在的螞蟻金服這麼大的公司。沒有那時候的大手筆,阿里巴巴集團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厲害的格局。

再之後他大搞雙十一,建設淘寶商城,繼而做起了天貓,每一次的手筆其實都是大冒險,但每次都成功的做起來,讓全國人民狂歡,讓競爭對手震驚。

正是在他的幫助下,阿里巴巴從當時的中大企業,變成了現在的超級巨無霸企業。可謂功不可沒。

從他早期的職業生涯和轉型過程來看,他在阿里的各種成就,反而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有著如此冒險精神和內斂的龐大能量,加上冷靜分析思維和精準目標定位的人才,做不出大成就才是奇怪。

5


從他身上,我們至少能學到這幾點:

1,進互聯網公司不一定需要高超的技術,有高超的商業技能同樣可以

張勇一行代碼沒寫過,只懂財務和運營管理,一樣成為了馬雲的接班人,這本身就足夠證明,不一定非得是程序員才能進互聯網公司。

2,職業規劃和發展要響應時代的號召

所謂人的成就主要還是靠歷史的進程,但歷史的進程可以選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時代發展的主要重點還是互聯網,很多人說互聯網吃青春飯,見不到什麼老人面孔,不要被這種愚蠢的言論矇騙。你看張勇從財務總監一路走來,現在46歲多,算老面孔了不?

3,發展是第一要務,不要有無謂無聊的心結

縱觀張勇的職業履歷,你會發現他是個完全沒有心結的人。

想好就幹,絕對不會為了外界無聊的評論或者框架束縛自己。

第一次跳槽到屌絲遊戲公司,不去外企,完全不在乎別人眼光和所謂的外企身份,

第二次跳槽從上海到杭州,完全不在乎上海人的傳統保守觀念,僅僅因為自己覺得有趣,有前景,有發展就去了。

你看他做決定永遠是發展優先,裡子優先,並不是怎麼太在乎所謂的光鮮,面子,榮譽,好看。

現在的他是阿里巴巴集團CEO,面子裡子頭銜發展什麼都有,但是在當時的環境氛圍裡,作出這樣的決定是需要極大的魄力和決心的。

4,人生和事業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你看了張勇的履歷,會發現很奇怪他沒有任何的商學院背景。

是的,牛叉的人生不需要商學院的鍍金。

自學就可以搞定。

從審計,到企業諮詢,到遊戲公司,到電商,到淘寶支付寶切割,打造雙十一,打造淘寶商城,打造天貓等等。

不論是從行業上講,還是從職位職責上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跨度。

對於剛畢業時只是拿個筆記本做做excel表格,搞搞審計的張同學來說,恐怕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要負責幾萬億生意的運營。

但不論是哪一次的轉型,他都成功的扛了下來,再一次把上財男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學習力強大的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而我這邊每天接到的諮詢郵件,仍然存在著大量類似以下的問題:

想復讀,但是怕風險大,想留下來讀大學,但是不甘心,

畢業想去大城市,怕太累,想留家鄉,但不甘心,

覺得自己專業不好,想考研跨專業,但是怕考不上,考本專業,怕出路不好,

畢業了想找工作,怕吃苦,想考研,怕考不上浪費錢浪費時間。

以上種種都是源自提問者本人思想負擔太重,忽略本質目標,虛榮又缺乏實幹精神。是學習能力低下,意志力薄弱的體現。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建議好好把這篇文章熟讀十遍,認真體會分析和指導價值,不時翻閱,以張勇為榜樣,說不定能開拓新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