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中國古代是這樣體現的


孔子,春秋末期山東曲阜人,祖籍河南夏邑,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招收平民的私人講學風氣,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此圖是北京孔廟的孔子塑像,後面是大成殿。

隨著孔子在中國地位的不斷提高,各地陸續建立了孔廟。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明永樂九年重建。為中國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場所,是中國四大文廟之一。

前圖是北京孔廟大成殿臺階上龍的雕塑。此圖是北京孔廟大成殿門窗上的龍形裝飾品,類似於北京故宮的門窗裝飾。龍在中國古代是皇家獨享,由此可以看出孔廟的地位堪比皇家。

此圖是北京孔廟主建築的屋脊獸,共有9個。屋脊獸是中國古建築的一大特點,屋脊獸的數量是地位的標誌。中國古建築的屋脊獸最多的是北京故宮太和殿,其屋脊獸有10個。因此,北京孔廟的地位僅次於故宮太和殿,再次彰顯其地位顯赫。

為了顯示皇帝對教育的重視,有些皇帝還親自講課,講課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顯示重視。此圖是北京孔廟隔壁國子監皇帝講課的地方。

另外,北京國子監立碑碑記載歷次科舉考試的中榜著,以示榮耀【《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原創作品,歡迎評論、收藏,歡迎轉載鏈接,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查看我的所有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