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酷愛書法,3歲就喪父,後來風格自成一派,成爲大書法家

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書聖王羲之互相抗衡就是顏真卿了,他的書法以楷書為多又兼有行草,用楷書所寫之碑,端正勁美,氣勢雄厚。他生於楷書流行之際,與王羲之典型相對,開書法之新風。

顏真卿是中國唐代卓越的政治家和傑出的書法家,他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剛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的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宋代歐陽修評論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

從小酷愛書法,3歲就喪父,後來風格自成一派,成為大書法家

他家學淵博,五世祖顏師古是北齊著名的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3歲喪父,少年時受母親辛勤教養,學問淵博。顏真卿年幼時就酷愛書法,據傳說因家貧缺紙筆,他常用筆蘸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後來,受到了草聖張旭和大書法家徐浩的傳授,又結合隸書和北魏的筆意,開創了自己的風格,他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被後人尊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美譽。

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硬瘦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兒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法端莊渾厚,特別適作於榜書和摩崖書。今人用正楷寫匾額時,都用顏體和魏碑體,原因即在於此。

從小酷愛書法,3歲就喪父,後來風格自成一派,成為大書法家

《宣和書譜》說他的字是“點如墜石,畫如煙雲,勾如屈鐵,戈如發弩,千變萬化,各具一體”。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以後很多名家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驗。尤其是行草,唐代以後一些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之上,再學習顏真卿而建樹起了自己的風格。

從小酷愛書法,3歲就喪父,後來風格自成一派,成為大書法家

顏真卿是進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時聞名於世的,安祿山起兵范陽時,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顏真卿固守平原城,為義軍盟主,為唐朝盡力。最後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將李希烈處勸降,不幸遇害,終年77歲。顏真卿死後,三軍慟哭,皇帝廢朝五日,贈司徒,諡文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