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别再苛责老大了,他(她)也只是个孩子|博士后谈育儿

二孩时代别再苛责老大了,他(她)也只是个孩子|博士后谈育儿

二孩时代别再苛责老大了,他(她)也只是个孩子|博士后谈育儿
二孩时代别再苛责老大了,他(她)也只是个孩子|博士后谈育儿

博士后谈育儿

8 September 2018

  • 独一无二的爱

  • 独特的生命没有可比性

  • 给每个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

Hi,你好,我是香玲。今天和你聊聊二孩时代的大宝。

我身边有打算要二宝、或者已经怀上二宝、或者已经生了二宝的朋友在和我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第一句话说的都是“请多多关注大宝,他(她)也还是个孩子”。

您家的大宝可能刚刚3、4岁,或者8、9岁,亦或者已经进入了13、14岁的青春期。二宝的到来,让大宝多了一重角色标签,他会听到很多诸如“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妹妹”“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的大道理。我想提醒的是,大宝是个“孩子”,请把这个角色放在第一位。是的,TA也还是一个孩子。所以,我们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接下来说三点:

第一点,给予孩子独一无二的爱

年龄稍大一些的大宝,TA们可能会直接问妈妈“妈妈,你更爱我还是更爱妹妹?”这时的你是不是张口就来”你们两个我都爱呀,都是我的宝贝,都是我的孩子,我对你们的爱是一样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你觉得孩子会有什么感受?会很满足了吗?其实,孩子不需要同等对待,他们需要的是得到独特的专属的爱。孩子的这个问题只是想在爸爸妈妈面前求证TA是否是独一无二的,是否在爸爸妈妈心目中是唯一的,那我们直接给到孩子这样的回答就好,可以直接和孩子说,

“你是妈妈心中独一无二的孩子,我给你的爱也是唯一的。”听到如此回答孩子内心是非常满足的。

请记住,爱是不可能均摊的,生命本来就是如此,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手机旁的先生们,在听到爱人问“我和你妈妈,你更爱谁?”这样的问题时,你知道该如何回答了吗?可以套用这个经典句式“茫茫人海中,你是我的唯一,你是我牵手共度余生的人,没人能够取代你的位置”。其实说的都是事实,不过爱人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对吧?

第二点,独特的生命没有可比性

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所以生命与生命之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多子女家庭经常听到的就是诸如“豆豆都会跑了,糖糖还不会呢”“糖糖都能叫爸爸妈妈了,豆豆嘴巴懒,还不会叫”等等。其实对于两个孩子来说,不管是被赞赏的或者是被批评的都没有任何好处,对于被赞赏的可能会自高自大,对于被批评的更是会感到严重的挫败,因为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也是自己的亲密手足。也许你会问,我说的都是事实呀?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说的是事实或者是评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收到的是什么?不是吗?如果我们这样来说“豆豆可以连续走10步了,糖糖可以连续走6步,一起加油”,这样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又是什么感受呢?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我知道,这不容易做到,不过值得我们去努力。

第三点,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

刚才聊了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那第三点,做智慧父母还需要每周和每个孩子有单独相处的时间,而且那段时间要用心地陪伴孩子,而不是在陪伴大宝的时候内心还记挂着二宝。有位朋友就曾经和我说,她带着大宝出去逛商场的时候,看到合适的童装,然后就把大宝招呼过去“来来,看看这件衣服给弟弟穿合适不?”结果发现大宝就是满满的不耐烦,在我和她说出大宝需要用心的、专注的、全心全意的陪伴的时候,这位朋友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情绪下面还隐藏了这么多的需求。是的,在孩子出现的所谓“问题行为”表象的下面,还隐藏着诸多的感受、需求、期待,他们更需要我们看见。

好的,总结一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也请给每个孩子单独的、用心的陪伴。感恩你的收听,我是香玲,我们下周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