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座位与学习成绩大有关系!老师来说说关于“排座位”的大实话

一个小学老师来说说那些关于“排座位”的大实话!学生座位与成绩有直接关系!

最近被一则关于江西某市教育局发布的官方文件“惊艳”到了。

开学之际,学生的座位一般都会重新调整,新生当然更是面临如何排座位的问题。教育部门发布了一则《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生座位编排工作的通知》,我被“惊艳”到了——

首先,“排座位”这件小事首次被写入文件。此等不足挂齿的“区区小事”,竟然被堂而皇之写入公文,下发全市各校,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

可见,“排座位”这种事,已经不是什么“小事情”了,可能在家长心中,早已积怨颇深,只是敢怒不敢言;而贴心的教育部门深知民意,代为传达了心声。

我相信,官方的这一举措,绝大多数家长一定会拍手赞成。

学生座位与学习成绩大有关系!老师来说说关于“排座位”的大实话

其次,这是一次关于“排座位”的方法论。“要以学生身高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生性别因素、视听力状况等综合考量”“编排学生座位可采用经纬交替动态排序的办法”“每一列的学生个头基本保持一致,呈抛物线型列队”……

官方不惜长篇累牍,授予如何科学公正地排座位的方法。身高、性别、视听力各种因素均考虑其中,经纬交替、动态排序、抛物线型列队,各种精准的描述,颇具画面感,让人不禁赞叹,教育部门真的是动了脑子、花了心思去研究,才制定出这样的指导性文件。

有人议论,中小学生排座位这件事,是否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发文来指导值得商榷,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排座位”里有玄机。教育部门的重视并非空穴来风。

学生座位与学习成绩大有关系!老师来说说关于“排座位”的大实话

关于排座位,我是老师,我有话想说——

其一,“排座位”里有没有“人情”?必须有啊!

当了二十几年班主任,每学期排座位,我基本上是先让学生在教室外,按照个头高矮排成一队,然后小个子的坐第一排,呈流水线型分组入座。

第二步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微调,如视力不好还没来得及去配眼镜的稍微调前面一点,特别调皮需要在老师眼皮底下看着的尽量坐第一、二排。

这里面有没有偷偷摸摸存在的“人情”?肯定有。老师家的孩子,放在这个班,是同事对你的信任,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你能不照顾点同事家孩子?不可能啊!

这点小事你都不照顾,同事能不恨你吗?何况,对班主任老师来说,也不是难事。同事家孩子也不见得都是高个子必须坐最后,于是,在排座位的时候,悄咪咪地把同事孩子排在中间,神不知鬼不觉。

同事没话说,你也不用见人就躲了。

学生座位与学习成绩大有关系!老师来说说关于“排座位”的大实话

其二,“排座位”对学生成绩有没有影响?必须有啊!

如果没有,家长怎么会耿耿于怀?家长们又不是傻子。

一个班级里,一般第一、二排的学生,不会是成绩好的。老师会放一些“刺儿头”、“调皮蛋”在自己眼皮底下,这样方便自己管教啊!大实话吧!

老师甚至在自己的讲台边,专设“助教席”,让某个学生坐。不要以为这个学生受到特殊照顾,其实一般都是“问题学生”才会被这样对待,主要是让这个学生与其他学生隔离开,省得他影响别人。

中间几排,一般都是比较好的学生坐。为什么好学生要做中间?坐中间的位置,学生视线和老师的视线呈现最和谐的角度,也就是最佳视线。学生一抬头,目光自然与老师的目光交汇,听课自然专注。

你想,第一排要仰着头看老师、看黑板,能舒服吗?不舒服,还能好好听课吗?

后面几排,当然有劣势。老师的关注度够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如果不够洪亮,到了最后几排就跟微弱了,你说听课的效果能好吗?

所以,座位跟学习成绩,大有关系!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第一排就没有学霸吗?最后一排就不出人才吗?不是。

我以前的学生里,有坐在第一排的“数学小王子”,也有坐最后一排的“英语小博士”。我的初中同学,因为个子最高,初一到初三,无一例外坐在最后一排,但并不影响人家当了三年班长,后来走上社会成了企业老总。

我能告诉你我的学生每周组和组之间座位对调、前后两排之间座位对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