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买车时的激动,都在一天天使用中成为了摆设。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都有哪些配置是看上去觉得必不可少,但实用性其实不高的鸡肋呢?

随着消费升级,汽车产品在原先“能跑”的基本要求上增加了更多的使命,如更安全、更舒适、更炫酷甚至于是更好听。我们总能在各种新车广告中看到或者听到各种神乎其神的配置,令人向往。甚至在考虑到底该买哪辆车前,有些配置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配置,可真当我们拥有后才发现,那不过是食之无味弃之又很可惜的鸡肋罢了。那么今天,就由小编来帮大家盘点几个看起来花哨但实用性并不高的配置,看看都有哪些吧!

■互联网汽车

2016年,上汽荣威RX5头顶“全球首辆互联网SUV”的名头上市第三个月开始破万,此后虽然销量有所起伏,但都未跌出月销万辆的队列。荣威RX5的成功,却不能代表其所搭载的互联网系统。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众所周知,由上汽与阿里合作的斑马智行,一直以“互联网”为噱头,但真正落到实处、实用性最高的仍是GPS导航、AI语音系统、在线音乐功能以及远程车控系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分析项目,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到底有用户在乎?

在十几年前,智能手机还未普及前,想要找准路线除了查阅地图就只能通过车载导航仪。但由于研发费用的高昂,GPS卫星的费用不菲,一般只会在豪华车上才会装配。可问题在于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科技的高速发展,一众手机导航APP的兴起,车载导航更行麻烦、操作繁琐、实时性差变得越发鸡肋。

与导航不一样的AI语音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产品。号称可以识别九成以上方言的科大讯飞发布时可以说是一时风光无两,可真当投入车辆使用,却发现连普通话都变得识别困难,而斑马智行也是一样。甚至有车主嫌弃到,“什么时候超过Siri再说”。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因此,2014年北京车展上福特福瑞斯首发亮相时,抛弃了当时承载着高科技的车载系统SYNC,转而在中控台上增加了一个智能手机支架,被无数用户追捧至今。毕竟,明明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的事情,甚至操作更迅速,更新更快,准确度也更高,为何要为此付出更多预算呢?

当然,车载互联系统是未来智能驾驶甚至于是自动驾驶前进时的基础铺设,通过更多用户使用情况经过分析来总结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为以后打造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做好基础。但问题在于,真正的智能汽车前期更多的应该集中在安全保护、驾驶辅助等方面,而非我该怎么通过车机逛淘宝、操控家里的空调窗帘等。

■自动泊车

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自动泊车不断被下放,不再是高端车型上的选装配置,而是逐渐走入自主品牌的旗舰版标配队列。于是,成了各大车企宣传新品是的重要噱头,并将该技术描述成新手和女司机的福利。因此让无数新手司机和对倒车确实很没有把握的女司机抱有一线希望,买车一定要带自动泊车!可这项辅助驾驶功能真的就那么好用吗?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首先,问题在于自动泊车的车位识别准确性和识别速度是否过关。很多“老司机”抱怨,自动泊车的车位识别速度太慢或不准确,在车流量较大的城市公共停车场,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让系统反复识别尝试寻找车位。而有时候,非常规意义上的侧方车位和垂直车位、没有足够大小的车位空间,以及前后没有参照物的空车位,部分自动泊车系统也会识别不出来。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一女子喜提奔驰C级,但第一次使用自动泊车就损失了个后视镜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一女子喜提奔驰C级,但第一次使用自动泊车就损失了个后视镜

其次,并非开启自动泊车来停车就是安全的,因为各种自动泊车撞墙、刮蹭等新闻告诉我们,自动泊车真的只是奕歌辅助系统,周边的环境安全与否还是应该由驾驶员自己来确认,而非按下按键就放手自由。

正如前文所说,自动驾驶时代正在一点点到来,而自动泊车的技术也将越来越精准,现阶段仍有无数不好用的案例,但并不是概括所有车,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十几万的顶配与三、四十万级别的选装,该选谁一目了然。

■感应式后备箱开启

平时判断一台车后备箱的实用性,总是集中在容量大小、规整程度、取放物品是否方便这些地方,对于开启方式关注的却不多。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后备箱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出现了感应开启、脚踢开启、按压开启等等方式。虽然目的都是为了给车主提供方便,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有些不能尽如人意。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一直以来,抱着重物没有手来开启后备箱开始苦恼时,就会想如果我的车如果有后备箱感应式开启多好!只需带着智能感应的钥匙、手环或者用脚在车尾下方划拉一下,就能开启后备箱,想想就很方便。可这样的想法,在试驾多款配备感应式后备箱开启功能的新车后,彻底被打破,因为成功率低到让小编质疑一定是我的姿势不对。而这一想法,也被无数车主所认同。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感应式后备箱开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灵敏度的判断标准。首先,只需要带上感应式钥匙或者手环靠近后备箱就可以自动开启,那么难道只是看看后排气管或者仅仅是路过也要打开吗?其次,脚踢式传感器虽然比感应钥匙、手环开启选择余地更多,但灵敏度该如何设定成了难题。太灵敏,有可能风吹草动都会被误以为是想要开启后备箱。不灵敏的话,就会出现踢了许多脚,后备箱还是在那无动于衷的情况。

但不得不说,脚踢式感应开启仍是现在主流车企选择重点,实用性在灵敏度良好的情况下仍是很高的,可问题就在于,它灵敏吗?

■换挡拨片

提及换挡拨片,小编脑海中想到的第一款车便是我心目中的神车——日产GTR。可问题就在于,神车之所以是神车,那便是我买不起,那我能做的就是在我能力范围内无限与神车贴近,于是换挡拨片进入我们眼帘。甚至于,很多媒体在试驾新车时,换挡拨片也成了评价驾驶乐趣的重要考量标准,于是在选车时有没有换挡拨片也成了我们的标准之一。可问题来了,这个真的实用吗?

有哪些配置是你买车前觉得必不可少,用时却成摆设的鸡肋?

拨片换挡的发祥地,是在赛车的座舱,尤其是一级方程式赛车(F1)的座舱内。而它们的诞生不是为了装X,还是优化操作。但与此同时对于变速箱的要求十分的高,对于驾驶者也有一定要求。

对于换挡拨片,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驾驶者迅速自行选择挡位,而且比换挡杆的手动功能更易用,譬如在超车的时候,可以自行快速降挡,提升转速,压榨发动机的动力,更快地完成超车。因此,驾驶者就必须对挡位、动力输出和车速的关系有很好的理解,能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挡位。

同时,还要求发动机的马力足够,但是低转扭矩一般的运动化车型,这一类车型更为适合用拨片换挡压榨转速。而本身就是家用化取向的车型,追求平顺性远远多于动力性,换挡、接合的速度本身就偏慢,这样的车型配备拨片换挡根本意义不大,譬如一些美系车的双离合变速箱,或者一些日系的CVT变速箱。

此外,换挡拨片虽然可以简化操作,并能让驾驶者迅速自行选择挡位,但无法跳档让一众热爱手动挡的用户大呼崩溃。无论是升挡还是降挡,只能循序渐进,一挡一挡地攻克。而且由于每次换挡,从接受指令、到动作执行,都有至少0.2-0.4秒左右的时间差,如果真的需要跳挡的话,要么还是得使用D挡或者S挡,要么变速箱干脆做不到,除非是法拉利一般的超跑。

结语:以上,是小编总结的一部分实用性不是很高的配置,但这仅仅针对于大多数城市车主的需求考量。但毕竟任何东西,存在即合理,都有它的意义也有适合它的车主用户。买车,是一项精细活,选你喜欢的更要选择适合的,三思而后行,不为不必要的“摆设”而买单。

真会玩车/撰稿:Garc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